宏观经济趋势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_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趋势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_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走势与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经济论文,取向论文,宏观调控论文,走势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X(2006)02—0005—07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保持既快又稳的好势头。特别是2005年物价水平持续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低于2%,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低于1%,经济增长呈现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局面。对此,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看法趋于一致,认为当前经济形势是这三年来最好的,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但是,对于今后宏观经济走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各方面的意见和分歧仍然比较大。本文着重就下一步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等重大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怎样看待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

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财政收入增收5000多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低于2%,呈现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2005年我国现价GDP总量将达18万亿元左右,按现行汇率折算约为2.2万多亿美元,在世界各国位次将继续发生变化,有可能接近或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五位或第四位。问题在于,对2006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走势,整个经济是向过热的方向发展,还是向偏冷的方向发展?整个经济是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是面临通货紧缩的影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仍有较大的分歧。[1] 概言之,主要表现在“过热反弹”与“经济下滑”之争上。

(一)关于“过热反弹”与“经济下滑”的争论

“过热反弹”的观点认为,下一步经济走势仍然面临过热反弹和通货膨胀的危险。主要理由是:(1)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比较大。2005年1—11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其中11月增长29.0%,投资增幅较高,全年投资增幅呈持续回升态势,说明投资反弹压力很大,强烈预示着经济有过热反弹的危险。因为我国历次经济过热,都与投资需求膨胀紧密相关。(2)一些重要能源资源供给总体上仍处于偏紧状态。2005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煤、电供应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油、气、运供应比较紧张。一些重要能源资源的生产、进口幅度都比较大,但供应偏紧,说明社会总需求依然比较旺盛。如果经济没有过热倾向,谈何能源资源供应紧张?(3)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2005年居民消费物价回落是暂时性的,主要是粮食价格下跌带动食品价格走低,而粮食价格带有季节性因素,粮食供需总量仍然偏紧。总的来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没有完全反映市场因素,在居民消费价格构成中,服务类和资源类商品所占的权重过低,而国家对公共服务和能源价格实施管制也使得其短缺程度未能反映在价格中,这些产品价格上调压力没有全面释放,如果释放,就不是现在这样低的水平。[2] 从中长期来看,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比较大。

“经济下滑”的观点则认为,下一步经济走势有可能出现下滑和通货紧缩的趋势。[3] 主要理由是:(1)东部地区的投资势头正在减弱。2005年1—11月,东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27.8%)。东部发达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重要导向,东部地区投资势头减弱,预示着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缺少动力支撑,经济下滑在所难免。(2)工业品供大于求的矛盾逐渐突出。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应收账款增长较快,2005年10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12392亿元,同比增长19.3%;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26551亿元,增长15.5%。由于多数产品卖不出去,工业利润受到挤压,亏损额明显增加,2005年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725亿元,同比增长62.6%。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等基础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愈益严重。(3)物价逐渐走低。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1%~2%,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低于1%,接近通货紧缩的警戒线。①

上述两种观点最终演化为通货膨胀论与通货紧缩论之争,因为过热反弹导致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而经济下滑导致的后果就是通货紧缩。两种观点争论的实质,反映在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上,就是下一步宏观调控力度究竟是要收紧还是要放松?“过热反弹”观点无疑要继续收紧调控力度,“经济下滑”观点则主张适时放松调控力度,两者政策建议针锋相对。

(二)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

笔者认为,2006年经济形势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从经济上行的趋向来看,投资需求膨胀的危险依然存在。目前投资有三个特点:一是投资规模大,在建投资总规模已达20多万亿元,需要三年时间予以消化;二是投资增幅畸高,在2004年投资高增长基数的基础上,2005年投资依然保持较高的增幅;三是新开工项目多,2005年1—11月,城镇累计施工50万元以上的项目23024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5733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5425亿元,同比增长28.2%,整个投资摊子铺开了,预示着今后一段时期投资势头减不下来。2005年以来,我国东部一些地方投资增幅减慢,成因比较复杂,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对土地闸门没有放松,各地上项目、征用土地的呼声依然很高,加上2006年地方政府纷纷换届,大干快上、投资冲动的机制仍比较强烈。我国投资率较高,在社会总需求中占有较大比重,在消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投资旺反映出社会总需求比较旺,② 由此拉动了能源资源需求,使能源资源供应出现偏紧状况。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重要能源资源价格一直由国家来控制,处于偏低水平,随着能源资源需求转旺,价格矛盾日益凸显,改革和完善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势在必行,价格上涨压力将逐步释放。特别是一些重要能源资源价格,不仅与生产密切相关,而且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些产品价格的上调最终会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上来,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

从经济下行的趋向来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逐渐显露,并由工业消费品向基础产品扩张。目前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铁合金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以钢铁为例:2004年全国粗钢生产能力3.6亿吨,钢材生产能力4.7亿吨,生产能力利用率分别为77.9%和66.6%;随着在建产能陆续投产,2005年和2006年全国粗钢产能将分别达到4.3亿吨和5亿吨,生产能力利用率分别下降到70%和60%以下,钢铁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全行业正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的后果,将会使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导致企业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利润减少,亏损增加,进而导致银行风险加大,失业人员增多,最终表现为通货紧缩的特征。

总的看,虽然上述两种趋向同时并存,但两者对经济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近期过热反弹的影响要大一些,经济下滑的影响稍远一些,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对经济过热趋向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大起之后必然是大落,经济发展就会付出较大的代价;但如果措施过急过快,容易导致“硬着陆”,造成经济下滑。所以,在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并存的情况下,如果对形势判断不准确,宏观调控稍有疏忽,调控政策的时机和力度把握失当,形势随时有可能发生逆转。

二、宏观调控政策以“稳”为主

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宏观经济政策应采取以“稳”为主的方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6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是突出了“稳”字。[4] 实施“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意味着在总体上既不盲目放松调控力度,也不轻易紧缩调控力度。“稳健”的政策含义,就是在总量调控上,做到不松不紧,注意松紧适度;在结构性调控上,采取区别对待,注重分类指导;在经济上行和经济下行的天平秤上,可以左右逢源,保持基本平衡。“稳健”不等于不采取措施,要密切观察经济走势,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增幅应适当减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由于“十五”时期GDP平均增长8.8%,2010年人口达到13.7亿,提出人均GDP翻一番,意味着“十一五”时期GDP平均增长7.4%即可实现。但笔者认为,7.4%可看做是“十一五”时期经济平均增长的底线,从我国经济增长的潜能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来看,经济平均增长应为8%左右。考虑到2005年GDP增长9.4%(预计数),速度比较高,2006年不要低太多,增长8%~9%比较适宜。《建议》首次把降低能耗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目标提出来,2006年的经济增长,必须同时考虑降低能耗的要求,这是硬指标。中央决定,从2006年开始,每年6月底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各地区万元GDP能耗及其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力消耗量等三项指标。

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要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尽管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呈回落趋势,但从2006年的情况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可能呈一定回升的态势。这是因为:2006年粮食增产的难度加大了,粮食价格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对居民消费价格下行的压力会减轻;此外,一些重要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步伐要适当加快,一些服务性产品价格要适当上调,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仍在高位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物价问题关系全局,涉及民生,必须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3%。

3.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总量矛盾。“十一五”中期将是劳动力增长的峰值期,预计“十一五”时期城镇新增劳动力超过4200万人,劳动力供给将达5700万人,平均缺口1500万人,峰值年将达1700万人。二是结构性矛盾。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技能低,就业难度较大;大学生就业更加艰难,预计“十一五”时期高校毕业生达2570多万人,是“十五”时期的两倍多。推进结构调整和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一些人的就业。所以,要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继续给予扶持政策。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就业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5] 2006年至少要保持住这一调控目标。

4.保持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05年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矛盾较为突出,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将达1000亿美元左右。贸易顺差过大,将导致国际社会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加剧,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2006年外贸进出口增速过低或过高都不好,关键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我国应鼓励高技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自有品牌产品、农产品、服务产品的出口,限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抑制低价竞销;适当扩大进口,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增加重要资源性产品进口,加强大宗资源性产品进口协调。合理缩小贸易顺差,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三、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一般来说,宏观调控有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之分。货币政策擅长于总量调控,因为货币政策工具如利率、汇率等,不能分解,主要是对经济总量进行调控;财税政策擅长于结构性调控,如通过财政支出、税收政策的调整,有针对性地对国民经济某些领域、行业、地区,甚至某种产品进行调控。鉴于2006年宏观经济走势处于上行和下行之间,所以,宏观调控重点应以结构性调控为主。总的要求是,合理调控总量,着力调整结构,更加重视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宏观调控不仅要协调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还要协调好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

(一)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要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财政赤字和建设国债,中央财政赤字可比上年3000亿元赤字水平略有减少,赤字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③ 继续发行一定数量的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要比上年800亿元有所减少,同时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大力调整财政预算内投资结构和国债资金使用结构,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三农”、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经过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发行大量的长期建设国债,目前我国国债余额已超过3万亿元。而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一直采取逐年审批年度发行额的方式管理国债,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控制年度发行额的方式已无法适应科学管理国债规模的需要,必须参照国际惯例,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实行国债余额管理,有利于发挥国债市场作用,提高国债管理效率和防范财政风险,同时能更好地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为目前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已从直接调控转向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手段来完成,需要吞吐大量的中短期国债,而实行国债余额管理便于中央财政在余额限额内,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发行大量的中短期国债,其流动性比长期国债强,发行利率和交易价格容易确定,既能够稳定金融市场基准利率水平,又便于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立足点是,既要支持经济增长,又要防止发生通货膨胀和防范金融风险。要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M2,M1的增长和新增贷款要适度。大力调整信贷结构,适当控制中长期贷款,增加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着力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

2005年,货币总量与信贷总量增速的差距不断扩大。截至11月末,M2余额为29.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增幅提高4.3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9.34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幅提高0.6个百分点。两者增速的差距扩大到4.2个百分点,表明在贷款总量正常平稳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外汇占款增加过快,在货币供应格局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货币总量增长加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要么紧缩信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这样有可能抑制经济增长;要么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而放松货币供应总量,这样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对此,2006年中央银行会进一步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加大汇率的灵活性,探索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浮动汇率机制的操作规律,转变中央银行市场干预方式,增强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而减少被动购汇。同时,还要继续加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因增加外汇储备而向市场投放过多的人民币,减轻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三)发挥价格调控作用,逐步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调控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价格改革和调整,不仅涉及各方利益关系的调整,十分敏感,需要谨慎推进;而且还涉及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问题关联密切,是国家宏观调控监测的一个重要目标。据有关统计,在目前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实行市场调节价商品的比重达到95%左右,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商品的比重仅为5%左右。但是,这5%的商品价格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价格和资源价格中,其中资源价格问题较为突出。例如,政府长期对资源性商品实行低价政策,加剧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长期实行的低水价政策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土地无偿划拨造成了大量土地被占用和消费;等等。资源价格的构成不合理,许多资源性商品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环境损失难以从资源商品的销售中得到补偿。资源性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也不合理,在原油、天然气、发电用煤之间,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2005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适当提高天然气价格,工业和城市燃气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元~150元,化肥生产用天然气提高50元~100元。[6]

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将愈益突出。因为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石油资源不到世界水平的1/5,铜为1/4,铝为1/10等;但我国又是世界上能源资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之一,2003年我国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左右。因此,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势在必行,必须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损失成本的定价机制。

改革资源价格要与改革和完善资源税制结合起来。现行资源税制很不完善,主要是征收范围狭窄,仅对部分主要矿藏资源征税;计税依据不合理,税负明显偏低;内外税制不统一,对外资企业不征资源税。为此,必须加快资源税制的改革步伐。一是适当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逐步对水、森林、草原、山岭、滩涂等重要资源征收资源税;二是改变计税方式,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遏制滥采乱挖;三是择机统一内外税制,对外资企业开征资源税,实行内外资企业税负公平。

(四)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有效发挥汇率调控作用

汇率、利率、税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对经济运行调节面大、市场反应灵敏、效果显著,其中汇率调控的影响面最大,可发生国际影响作用。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很高,2004年达到59.8%;④ 因此,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外贸的影响最大。

1.人民币汇率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2005年7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交易的中间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企业普遍反映,7月21日推出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人民币升值2%,充分考虑了大多数企业的承受能力,企业普遍表示理解和支持。一是企业利润增幅虽然明显减缓,但还有一定的空间。2005年上半年工业利润6266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回落22.5个百分点。但企业利润是在连续10个季度高增长后出现回落,有其必然性,基本上属于高位上的合理回归。从总量上看,人民币升值挤压企业利润,还有一定的空间。二是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暂不考虑调整出口退税率,为人民币升值留下减压空间。2005年国务院出台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方案,决定不动出口退税率,其中一个重要考虑是,为人民币升值留下减压空间。

2.要充分吸取“广场协议”的经验教训。

2005年,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原因是美国认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急剧扩大,严重影响到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制造业就业。2005年1—11月,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908亿美元,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1037亿美元。⑤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看法一直存在两种声音。如格林斯潘就认为,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就业问题,因为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大多数是美国不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不可替代的产品,美国减少从中国进口,也要从其他国家增加进口来弥补。由于其他国家的生产成本比中国要高一些,所以,人民币升值的后果,只会增加美国老百姓的消费负担。[7]

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我国要吸取日本“广场协议”的教训。“广场协议”的核心是促使日元升值。日元升值使日本经济地位和日元国际地位上升;但总体上看,日元升值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使日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抑制经济发展。日元升值后,日本出口产品价格上升,沉重打击了出口业,使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开始减速。(2)恶化投资环境。日元升值导致国内成本大幅上升,外资流入减少,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日本制造业纷纷向外转移,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生产减少,失业增加。(3)酿成泡沫经济。为减轻日元升值压力,日本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1986年贴现率连续4次下调,到1987年2月已降至2.5%,导致贷款流向发生逆转,金融机构将大量资金投入国内证券和房地产市场,企业也大量购买股票,引发虚拟资产价格膨胀,“泡沫经济”持续形成。1989年3月以后,日本银行不得不连续5次提高贴现率,从2.5%一下提高到1990年8月的6%,加速了资产泡沫的破灭。1991年泡沫破灭后,1992年股票和土地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0%,导致巨额的呆坏账,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前车之鉴,值得记取。

3.注意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在总体上要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即使有些升值,也要充分考虑国内企业和经济的承受能力,不可采取过急过快的升值措施。

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温家宝总理2005年6月26日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重申了“三性”原则。所谓主动性,就是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汇率改革要充分考虑对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考虑金融体系状况和金融监管水平,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对外贸易等因素,还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所谓可控性,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大的波动。所谓渐进性,就是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远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9]

4.研究开征托宾税[10],抵御“热钱”流入。托宾税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1978年提出的、针对国际货币交易征收的一种税,旨在增加投机者交易成本,控制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主要不是贸易顺差引起的。以广东省为例,2005年上半年,广东省外贸顺差为175亿美元,但全省银行结售汇顺差达433亿美元。除贸易顺差外,还有不少“热钱”为豪赌人民币升值,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绕过资本项目管制而流入境内。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人民币升值来抵御“热钱”流入是不够的。从国际经验来看,智利曾在1991年对进入智利进行有价证券投资的外国资本征收30%的税,有效遏制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稳定了国内经济。因此,在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热钱”不断涌入的情况下,我国应考虑研究开征托宾税,有针对性地抵御“热钱”流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收稿日期]2005—12—20

注释:

① 经济理论界流行一种看法,当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持续低于1%或为负增长时,可视为通货紧缩。

② 学术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大多数工业产品供大于求,就断定我国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观点把物质商品供求关系与社会总供需关系混淆了。经济学讲的社会总供需概念涵盖的范围远比物质商品大。众所周知,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其中比较稳定的是消费需求,最难把握的是投资需求,一旦投资需求膨胀,即使在多数工业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也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衡量经济“冷”、“热”程度的尺度,主要是看社会总供需关系。

③ 按照新的GDP统计修正数,我国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预计2005年为1.7%,2006年下降到1.5%。

④ 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GDP统计修正数来计算的,若按原口径计算,外贸依存度会更高。

⑤ 这是中国的统计数,如果按美国的统计口径,比我们的统计数往往要大1倍,美国预计200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将达2000亿美元。

标签:;  ;  ;  ;  ;  ;  ;  ;  ;  ;  ;  ;  ;  ;  ;  

宏观经济趋势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