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对肥胖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李莉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长沙市糖尿病研究所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对肥胖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12日~2018年1月1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肥胖症患者分为两组:给予4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联合应用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痊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护理有效率90.91%;对照组中,痊愈5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0例,总护理有效率54.5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42/44),明显高于对照组70.45%(31/44)(P<0.05)。结论:对肥胖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减重效果理想,可予以推广。

【关键词】肥胖症;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如今,人们的物质水平越来越高,饮食越来越丰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很容易诱发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肺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生殖-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2],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损害。我院从饮食、运动、心理、健康宣教四个方面对肥胖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12日~2018年1月1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肥胖症患者,经实验室各项检查,包括血尿素氮、尿酮、血电解质、酸解平衡、尿糖、白细胞、尿白蛋白、肌酐与空腹血糖等,并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肥胖症的诊断标准[2]。根据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3.68±1.57)岁。观察组44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4.16±2.14)岁。综合比较两组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如用药指导、告知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观察组联合应用系统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①心理干预:肥胖症患者体态臃肿、行动不便,很容易产生自卑、消极、焦虑、孤单等负性情绪,甚至自暴自弃[3],对临床治疗失去信心,生活懈怠,毫无朝气,很难听从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建议。鉴于肥胖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及时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在交流中引导、启发患者倾诉内心的烦闷,让不健康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缓解焦虑感;定期组织病友会,介绍减重成功的案例,用最真实的案例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重新恢复对生活的希望。②饮食护理: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制订健康的饮食方案,叮嘱患者每餐不宜过饱,应做到少食多餐;早、中、晚一日三餐与点心的能量摄入比例是1:3:3:3[4];禁止食用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戒烟戒酒;叮嘱患者多吃维生素丰富的新鲜瓜果,同样要注意一次不能食用过多。③运动干预: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以往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制订合理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强度,以有氧运动为主,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④健康宣教:将健康教育内容印制成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包括预防护理、饮食保健、病因病理、治疗方案、治疗目的、症状体征、并发症、注意事项等,保证患者人手一册,以便其随时阅读肥胖症的相关知识,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护理人员耐心为患者讲解健康教育内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专业回答,帮助患者树立自我护理意识,使之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

1.3观察评定标准[5]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痊愈:患者的BMI完全正常,无任何肥胖症的相关症状;显效:患者的BMI下降≥4kg/m2,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有效:患者的BMI下降2kg/m2~4kg/m2,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患者的BMI无任何下降甚至上升,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于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问卷调查满意度,每项调查内容有四个选项: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相比正常群体,肥胖症患者更高的风险罹患糖尿和心脑血管疾病。肥胖让患者产生自卑感,往往生活态度消极。临床对肥胖症患者实施护理,不仅要降低患者的BMI,更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之重拾生活信心,融入到正常的工作与社交当中。

肥胖症与饮食、生活方式的关联十分密切,临床护理应从这两方面着手,调控患者的身体代谢,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观念,使其自觉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坚持运动,最终达到降低BMI,改善预后的效果。护理干预(nursing intervention)是以科学理论和护理诊断为依据,制订科学、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6]。心理护理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和释放;健康宣教让患者对肥胖症有客观、详细的了解,更能够意识到自身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主动纠正,提高治疗依从性;饮食和运动护理进一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执行科学的健康行为,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有效改善肥胖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0.91%、护理满意度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54.55%与70.45%(P<0.05),由此表明: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对肥胖症患者是有效的,有助于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刀艳萍.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4):102-103.

[2]李东彩,赖锦兰,陈瑞珠,黄容.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对肥胖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164-165.

[3]张丽琴.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实施饮食连续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8):263-264.

[4]李霞,乔兴莲,钟雪琳.整体护理用于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02):189-190+193.

[5]严爱芳.探讨腹腔镜下胃减容减重术治疗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68+71.

[6]赵莲花.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9):235-236.

论文作者:李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对肥胖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李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