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级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加强电力配电网路的运行管理,提高点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及配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和服务质量迫在眉睫。本文针对配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配电运行;管理;问题;措施
1配电运行管理的意义
电力资源是老百姓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资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民生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电成了家家户户重要的能源。电的发现和应用,结束了人们在黑暗中摸索的时代,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使得众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得以正常而有序地发展,最终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有效、安全地管理好配电的运行问题,不仅是方便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繁荣国家的需要,也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用电消耗的需要。
2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2.1缺乏健全的制度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相关的电力企业只能从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存在管理漏洞与片面性,并且大部分企业在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方面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模式过于单一化。同时电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明确定位工作的目的及内容,片面认为线路的运行管理是维护和检查线路、定期清理和巡检线路通道,难以及时记录电力设备的故障,不能有效分析故障原因,导致线路与设备的巡查检查管理、维护管理、故障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性。
2.2管理系统信息化滞后
对目前的配电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配电运行系统信息化程度低,相比其他的国家而言,很多方面都比较落后。大体表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①对于信息化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许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浪费了人力物力,合理的规划对于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②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有的方面看似信息化程度很高,但是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壳,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作用。目前电力系统中许多的子系统之间不能得到很好的兼容,如配电调度系统,停电系统等,这些系统只能单独发挥作用,在涉及到交叉问题的处理上,完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原因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化系统的标准不统一,导致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数据格式,各系统之间无法通用。
2.3结构不合理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突然爆发给各国的领导人敲响了一个警钟,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国不约而同的开始节能减排,以保证能源的存储量,而电作为消耗能源的主力,同样成为了关注重点,但是由于配电网络的结构不合理,不仅导致电网所承受的负荷加重,加快了能源的消耗率速率,更会因为未能考虑全面,导致配电网络不稳定,而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投资浪费的现象,还限制了我国相关电力行业的配电运行管理,从而导致我国电力行业出现缺陷。
2.4配电设备的落后
由于当前的配电线路越来越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所以配电线路也处于不断的建设过程中,但还在很大一部分配电设备仍处于过期服役状态,这些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所以其较为陈旧和落后,对于社会上不断增加的电能的需求,根本无法满足,同时对所供应的电能的质量也无法得以保证,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主要体现在传统配电线路中所使用的绝缘材料,由于在使用中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较多,所以极易发生绝缘性能下降的情况,甚至发生漏电的可能,从而使财产和人身受到较大的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配电运行管理人员素质低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配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违法劳动纪律、违章指挥以及违规操作等管理问题,同时相关的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对这些违法或者违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影响了配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主要是由于配电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无法胜任相关的配电运行管理工作,比如在配电维修的过程中常常存在无票操作问题等。
3配电运行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健全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居民的日常用电,以及科研的用电,必须保证电力的分配合理,因此必须完善配电运行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这就需要电力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管理规程,分工合作,同时对配电运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务必令配电运行管理人员能熟练的掌握相关的电子技术,并能实际应用。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巡视,定期的检查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的检修,避免由于配电设备损坏从而影响居民的正常用电。因此,健全配电运行的管理体系能极大程度的提高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
3.2构建信息化平台
对于目前运行的配电系统,各系统的数据格式不统一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建立高效统一的信心管理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平台的建立首先离不开高新技术的运用,对于整个电力行业而言,应统一每一个系统的参数设置,使得系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和交流,这样可将各个系统连成一个整体,实现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是将各个技术进行集成而形成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以及控制技术,还包括了现代化的设备和管理技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电力的使用效率,降低配电运行费用和工作人员的强度。
3.3规划配电体系
由于当前的配电体系结构不合理,导致大量的能源与财力被无形的浪费掉,因此规划合理、科学的配电体系能极大程度的提高我国配电运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在进行配电工程建设时考察好建设地点的环境,最大程度的配合城市规划,尽量匹配当地城市的整体建设,在铺设电缆等配电器件时要与道路等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配电过程中配电设备所承受的负荷,更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电网的稳定度,从而保证电力能正常、合理、科学的进行分配,从而保证配电运行管理更加有效。
3.4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
可以定期派遣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实际操作经验,积累相关经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建设设备和检修设备,可以及时的查找出出现故障的线路,缩短维修时间。对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配电线路的材料设备要及时更换,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问题。
3.5提升配电运行管理人员素质
配电运行管理人员作为电力系统配电运行管理工作的主体,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关乎配电运行管理质量和效率。为了可以更好地胜任新时期配电运行管理工作需求,必须要注意提升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定期组织相关配电运行管理人员开展有关配电管理技术、方式和方法等相关教育培训工作,或者开展有关配电运行管理的相关技术经验交流活动,以便可以全面提升配电运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他们可以胜任新时期我国配电运行管理需求。另外,要注意加强人员考核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通过将配电运行管理人员工作绩效和工资挂钩来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开展配电运行管理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资源是目前不可缺乏的资源之一,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于配电运行的管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电力企业应针对目前配电运行中出现诸多问题,不断改进和发展,实现配电运行管理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丁文学,赵云龙.浅议电力系统配电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23).
[2]张云帆.电力系统中配电管理问题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
论文作者:刘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系统论文; 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