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考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美国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考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付灿华[1]2007年在《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城市污染及其治理》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后期,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猛加快,这种形势下,在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大批新型工业城市。这些城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环境则急剧恶化,这成为该时期各工业城市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即是对这些工业城市环境污染状况及其治理和改革作出一番考察。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组成,共四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写作的理论现实意义,并对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时限、环境污染的概念等作出了限定和说明。第一章介绍了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城市发展的大致状况。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加剧,这也构成工业城市快速形成和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二章主要描述了这些工业城市污染状况,并对污染原因作出了具体分析。文章从四个方面体现出工业城市污染的严重性,进一步揭示出城市环境的恶化正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所造成的系列城市问题和城市职能不健全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必然结果。第叁章重点分析了治理和改革的动力及治理的具体措施。总结出城市治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市环境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污染情况仍然严重。第四章结语部分简要总结全文。并总结出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城市污染和治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系列理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得出了某些有益的启示。

姜立杰[2]2002年在《美国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考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美国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活动的一个较为全面的历史考察。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 引言高度概括美国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发生发展的一般状况,指出本研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参考意义,并概要介绍了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 第一章探讨了美国工业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工业城市环境污染的原因。指出美国工业城市在所研究时段经历了空前迅速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从社会价值观、发展观、工业与人口的集中、能源和城市管理等多方面分析了工业城市环境污染的原因。 第二章分析了工业城市治理污染活动的社会背景,说明环境污染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使人们加深了对污染及其危害性的认识,是治理活动的根本动因,城市政治改革运动为治理活动提供了政治上的渠道,要求治理环境的各种社会力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叁章重点分析了治理活动的过程和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城市政府对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空气污染分别采取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管理、和加强立法执法的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留下了没有解决的问题和隐患。 第四章侧重剖析了工业城市卫星城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大企业在卫星城的绝对主导地位导致其环境治理上的困难,并对卫星城发生的一起重大环境公害事件既多诺拉烟雾事件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第五章对工业城市匹兹堡治理烟雾污染的历程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匹兹堡模式的启示意义。 结论部分对工业城市污染及其治理活动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治理活动在解决这一时期城市居民最感忧虑的饮用水卫生、垃圾处理和烟雾污染问题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是,城市环境污染在生态意义上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理。工业城市的经历说明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以城市生态系统观为基础的城市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理念和措施。

孙兵[3]2010年在《试论美国的女性环保主义》文中提出环境保护的思想在美国早已有之,早期的印第安人就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到了19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开创了政府管理和控制资源的先例,对日后促进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环境保护运动的前奏。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已经非常的严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一系列因素促使环境保护意识最终形成和普及,其中蕾切尔·卡森的开创作用毋庸置疑,随后环境保护成为了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并提上了关系全人类发展的高度。在美国环境意识萌发到崛起的过程中,女性起到了特殊而又重要的的作用,给环境保护的历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本文要描述的就是美国女性环保主义发展的全过程。文章的一开始,主要阐述选择这一课题理论及现实意义。无论美国还是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研究都是注重环保行动,轻视环保思想,注重某一阶段的环境保护政策,忽视整体性的研究。这也是本文要突破的一个方向;其次环境保护没有国界,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需要所有人参与,妇女的作用不可低估。紧接着文章阐述了美国女性环保的历史发展过程。首先讲述了美国印第安人生态传统与印第安女性的生态作用,集中论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以及女性生育选择对于环境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是美国女性环保主义的发展时期,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女性环保,自然资源保存运动以及这一时期妇女参与环保的复杂的社会原因,出现了以里卡德为代表的的环保组织和代表人物;最后介绍了20世纪60至70年代女性环保主义的成熟,主要讲述的是蕾切尔卡森及其引领的女性生态主义,打开了美国现代环保的大门。最后是小结,总结了美国女性环保参与范围小,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一系列局限性。了解美国社会治理环境问题所走过的这段路程,对于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徐常萍[4]2016年在《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消耗速度过快、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凸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环境,国家加强了环境规制强度。但是,环境规制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必然会对制造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就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环境规制对制造业"FDI"、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还不多。环境规制直接和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技术创新、FDI等要素及其组合,影响并最终形成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机制。首先,环境规制的实施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负担,从而可能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消极的"资源挤占"效应或者积极的"创新补偿"效应,产生对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方向不定的影响。其次,理论上环境规制会促使清洁产业逐步取代污染密集型产业,促进制造业的"清洁化"发展,直接对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施加积极影响。另外,环境规制的实施还会通过对制造业的FDI、出口等施加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构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对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结构高度和产业内结构高度进行测算。并利用中国制造业1996-2013年的数据以及制造业2009-2013年的分行业数据,分别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Panal Data模型,并得到结论:环境规制在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间结构升级的同时,约束着制造业的产业内结构升级。鉴于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区域差异,基于2009-2013年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对叁大区域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结论:环境规制是东中部地区制造业产业内结构升级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但中部地区的环境规制体系无法对其产业间结构升级形成有效影响。利用灰色预测法,构建GM(1,1)模型对东中部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结构高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内结构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但制造业产业间结构高度的差距将逐步缩小。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表明,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污染密集度也会呈现出污染密集型产业、清洁产业的演进规律。通过计算2009-2013年制造业行业的污染治理强度,将制造业行业划分为污染密集型制造业和清洁产业,构建制造业的"清洁化"高度。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的"清洁化"高度整体上呈现比较明显的提高趋势,即中国的制造业更趋清洁化。利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的"清洁化"高度与环境规制强度呈现"剪刀差"现象。从传导机制上看,一国的FDI、出口和技术创新都会对其产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利用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Panal Data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制造业FDI、出口和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显着性约束了制造业的FDI、出口和技术创新,从而必然对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在总结中国环境规制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美、英、日、德制造业环境规制的经验,并结合论文中实证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提出了中国优化环境规制、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陈明珠[5]2016年在《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6.1%,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从农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型。按照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处于城镇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的“城市中国”,一方面取得了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另外一个方面也面临着“城市病”高发的问题。因此,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上来看,下一步如何实现城市转型,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众所周知,城镇化发轫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且呈现出相对良好的城市意象。但是如果翻阅发达国家的城市史也会发现,当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处于与当前中国城镇化率接近的中期快速发展阶段时,其城市发展也呈现出繁荣与问题共存的局面,甚至其“城市病”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可以思考,从繁荣与问题共存的“城市病”多发阶段到当前呈现出相对较好的城市状态,发达国家整个城镇化中后期阶段经历的城市转型是否有其规律可以探寻?是否有一些成功转型的经验值得中国的城市来借鉴?城市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转型理论为始点,以城市转型的目标导向是实现城市发展的以人为本为基础,本文对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转型路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并得出了一些规律性启示。本文认为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其最基本的子系统包括城市的经济系统、空间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而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转型本就是城市各个子系统转型以实现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目标的过程。即通过经济系统的转型保持城市持续增长,空间系统转型实现城市空间扩容和功能优化,通过社会系统转型缓和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通过生态系统转型提升城市人居水平等等。但与其他叁个基本子系统不同的是,城市生态的系统的转型一个目标导向的转型过程,是通过城市经济转型、城市空间转型、城市社会系统的复合推动而实现的一种转型。所以从城市转型的路径上来看,城市经济系统转型、城市空间系统转型和城市的社会系统转型对于城市转型的决定性最强。如果从经济系统、空间系统和社会系统来考察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转型过程也可以发现:利用技术革命、制度配套和产业区域转移,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产业结构在实现了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基础上,避免了城市衰退并保持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从城市空间系统上来看,在逐渐把握城镇化中后期城市空间增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城市规划的基准方向,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实现空间形态发展网络化的同时,城市的功能逐步优化,并实现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协调发展;通过建立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社会治理体制,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城镇化的中后期阶段逐渐解决了城市资源分配效率与公平失衡的问题,在实现了赋权和自治的同时,缓和了城市社会矛盾,提高了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维护了城市社会的基本稳定。所以,正是通过产业结构、空间规划和社会治理叁个领域的转型,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城镇化的中后期才逐渐解决了“城市病”,并使得城市系统得以在新的状态下有序运转。而如果再深入的剖析发达国家城市成功转型的影响因素还会发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兴业态和发达国家不断的调整城市管理制度对于其城市成功转型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应该特别重视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的过程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着力提升创新驱动的功能能级和形成有利于城市要素发挥积极作用的制度政策。从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对未来中国城市转型的镜鉴和启示上来看,中国的城市转型是在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和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发展过程,工业化后发优势、中国国情和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中国的城市发展道路带有了中国特色的多元复合性,中国城市转型面临的机遇较多但转型任务也更加艰巨。因此,城镇化中后期的中国城市转型应该是在立足我国具体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转型的有益经验,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向,通过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夯实中国城市转型的基础。同时要认识到中国城市转型的全面性系统性,注重新的时代形势对中国城市转型的现实要求,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统筹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以宜居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高标准转型,实现城市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让未来的中国城市真正成为一个生产富裕、功能协调、社会和谐稳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尚宇晨[6]2007年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水污染与联邦政府的治理》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大规模介入环境问题的10年,联邦政府从此承担主要的环境治理职责。水污染,特别是城市的水污染问题,一直以来是城市面临的难题,为什么到了20世纪70年代联邦政府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其进行治理?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第一,战后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给环境和资源带来重负;第二,大都市区化进程造成中心城市的衰败和郊区的发展,引起基础设施老化和供应不足的问题,是城市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但各城市政府因为财政危机而无力解决,需要联邦政府的介入;第叁,1970年以前国会通过的治理水污染法案,为联邦政府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介入水污染的治理奠定了基础;第四,人们的环境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要求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60、70年代美国出现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成为联邦参与水污染治理的直接原因。1970年尼克松政府成立环境保护署,1972年通过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成为治理水污染最重要的法案,也是本文考察的重点。本文正文分为四章,分析了促成联邦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治理水污染问题的原因并对治理进行评价。第一章为战后美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产业结构和区域间经济重心的转变,给美国人民带来富裕的生活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重负。战后美国的城市化在战后主要体现为大都市区化,大都市区范围内的郊区发展和中心城市的衰败,中心城市需要联邦政府的扶持,污染治理是其中一个方面。19世纪以来到二战后,美国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统已经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但是城市本身仍然一个重要的污染源。第二章为城市的发展造成的水污染。美国大都市区内中心城市的衰败,给城市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问题,供水排污系统的经费受到随之削减,使之成为城市的污染源,需要联邦政府的扶持。大都市区内郊区的发展,郊区的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将环境污染的范围扩大。20世纪70年代之前,联邦政府试图通过一系列法案,辅助各州和地方政府治理,虽然力度不够,但为70年代的治理奠定基础。第叁章为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联邦政府的治理。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根植于战后美国社会的变化,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时间的增多,引起环境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不仅将自然环境视为经济发展的必要资源,也是高质量生活的一部分。这推动了联邦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尼克松政府成立了独立负责环境问题的环境保护署,并在1972年通过了治理水污染最重要的《清洁水法》。第四章评价治理的效果。美国各级政府和工业部门为污水排放和处理投入大量的资金,极大的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但是水质并没有达到《清洁水法》预定的目标。因为治理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上,而忽视其他污染源。美国的环境问题是与城市密切联系在一起,城市起着破坏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

周陶洪[7]2005年在《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城市更新满足了对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长的需求,城市中的旧工业区成了更新的首选目标。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退二进叁战略的实施,大量工业企业搬迁后带来的工业用地更新正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不同的城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而一些老工业城市却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困扰着,城市的旧工业区都面临着主动或被动的更新。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工业区普遍衰退,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实践,以促进旧工业区的复兴。虽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国外有关的更新发展策略却同样可以指导我国实践,促进旧工业区的成功更新。国内外对于旧工业区更新案例的研究很多,但很少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对象加以系统研究。论文首先通过对旧工业区概念、分类和国内外发展进程的回顾,提出了我国旧工业区更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问题。其次,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归纳了旧工业区的发展策略,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侧重,提出了运用综合发展策略更新旧工业区的观点。接着,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研究了工业用地调整的可能途径,包括维持工业用途,更新为居住、公共设施、绿地等,在工业区更新中引入了混合利用的观念。然后,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旧工业区更新的相关机制,包括政策制定、合作组织、公众参与、效率公平及资金组织等不同方面。最后以北京为例探讨了我国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策略。

刘宇[8]2015年在《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属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领域中以建筑类型为核心的专题研究,研究的主体是城市发展更新过程中大量出现的旧工业建筑,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寻找出适应中国国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与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语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途径,系统分析保护与改造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目前,我国城市的整体状态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城市在城市更新进程的冲击下,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已逐步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如何使更多的工业建筑遗产得到妥善的保护与再利用、保留城市发展的印迹、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这已成为我国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研究课题。特别是伴随着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与价值尚未形成普遍的共识,虽然已进行了大量的实践项目和操作经验的积累,但仍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其进行指导。论文在对国外的相关经验进行数据统计和系统比对研究的基础上,以后工业时代发展为背景、建筑、环境和文化的综合理论作为支撑,从工业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体系为切入点展开系统的分析,通过国内外理论发展与实际项目的比较与研究,探讨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现实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同时,从城市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建筑功能的调整与置换、综合利益因素的参与与平衡等方面阐述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基本原则,同时构建完整的可实施性的工业遗产评估体系以及普查、定位和管理的相关机制。文章针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模式展开探讨,从工业建筑自身的特点和建筑的内外部空间以及旧工业构件的艺术再造和再利用中的情感补偿五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再利用的实施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手段,以实际改造案例为支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去构筑全面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法。文章立足于后工业时代的属性,从工业建筑遗产不同的核心价值和再利用导向为切入点,以实际案例的形式阐述了不同导向因素对改造方向及结果的影响。文章最后以天津和台北两个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背景的城市为研究目标,分别以城市中河道和铁路沿线两种不同的工业遗产廊道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城市形态下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经验与问题,探讨对工业遗产廊道进行“活化”利用的不同路径,为未来中国主要城市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更具操作性和推广性的经验。

王越[9]2018年在《英国空气污染防治演变研究(1921~199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近乎一百年的时间里,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实力显着增强,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然而英国享受了工业革命创造辉煌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其酿成的苦果——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众所周知,人可以在没有水和食物的状况下生存几天,然而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中只能生存几分钟,由此可见,清洁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英国自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责任以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逐渐实现了空气洁净的目标,作为英国标志的“伦敦雾”也消失不见。本文以研究英国空气污染防治演变为线索,一方面系统的阐述了英国空气污染出现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前空气污染防治初期颁布的政策法令,以及两战期间空气污染防治进程被打断后,英国政府在有志之士和社会组织的努力下进行的“再次尝试”,并探究空气污染防治进程在这一阶段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重点阐述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空气污染防治“全面启动”阶段政府、社会舆论、公众各自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全面启动”阶段英国取得的成果和遗留问题,以及70年代英国在来自国内民众和国外欧共体的双重压力下,对空气污染防治模式和风格做出的转变。再此基础上,最后试图总结英国空气污染防治的成果和特点,并从法律法规、管理机制、科研投入和公众参与等方面阐述其对我国空气污染治理提供的经验和启示。本文共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英国空气污染防治的背景以及初期阶段采取的治理措施。从分析英国空气污染治理原因入手,进一步阐述自19世纪中期至两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政府在政策、法律方面做出的努力。接下来论述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空气污染治理进程的阻断和影响,以及政府、有志之士、社会组织在艰难的战争期间和战后重建工作中再一次进行空气污染治理。最后分析了英国空气污染防治初期阶段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这些遗留问题为二战后英国空气污染再次严重埋下伏笔。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英国空气污染防治发展阶段的治理措施以及成效评析。从分析1952年伦敦“大烟雾”爆发的表现和原因入手,分别阐述了英国政府、媒体舆论、社会组织以及民众在这一时期的态度和行为。英国政府虽然还存在应对烟雾不及时等问题,但还是做出了值得肯定的成果,例如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空气法律——1956年《清洁空气法》,并采取了一系列较第一阶段更加深入的治理措施。媒体舆论和社会组织积极宣传并采取相关行动。民众在这一时期认识到空气污染与生命健康之间存在联系,但是因各自利益的影响对空气污染防治的态度也有所不同。第叁部分:主要论述英国空气污染防治成熟阶段的管控模式和叁大新特点。20世纪70、80年代英国的烟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由于移动污染源、二次污染等新空气污染问题的出现,以及英国在上一阶段治理过程中遗留的问题等因素促使英国采取“综合管控”的新方法。接着分析了这一阶段的新特点:中央政府和地方当局逐渐从冲突走向合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民众在环境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英国与欧共体之间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国际摩擦也日益严重。最后论述了英国空气污染防治政策和风格在国内民众和国外欧共体的双重压力下发生的转变。第四部分:主要论述英国空气污染防治的成果、特点以及对中国的启示。首先总结英国在空气污染防治进程中取得的成就,接着分析英国治理空气污染的叁大特点,最后从法律体系、管理机制、科研投入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论述英国对中国空气污染治理提供的经验和启示。

卢圣[10]2010年在《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威胁,为追求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今人类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是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隅。该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居住区园林设计方法,提出将“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作为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方法。在重新审视国内外近现代城市居住区从单纯的居住区设计到社区设计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纵向理解人类居住区发展趋向,同时从横向的角度分析现有的居住区的设计问题。对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居住区可持续设计的评价框架体系及评价内容。目的在于结合中国当前居住区建设和开发的实际,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区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围绕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1)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是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基于风景园林的使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及环境变化趋势,寻找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法,而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内核的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契合了这种变化。作者认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形成是园林设计方法的范式进步。(2)通过回溯近现代国内外的城市规划发展及居住区园林的嬗变,该文认为无论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规划还是当代理性的城市规划,人们都是在沿着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物质规划为主、精英式规划、居住区与城市关系分离等,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失衡和人本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的问题。正因为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受认识的深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影响,所以城市和居住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并依赖于可持续设计技术。(3)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定义:“综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知识,统筹平衡环境、经济、社会叁个维度的因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应用景观材料、保护和构建代际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尊重自然遗产和传统文化并重视设计管理的一种园林设计的方法。”并就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做了探索和总结,即:①融入生态关怀的整体性关注;②尊重自然;③尊重地域文化;④人性化设计;⑤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⑥公众参与设计;⑦节约化设计。(4)针对现代城市发展状况,就居住区园林设计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原则:主要方法如下:①结合自然环境的设计方式;②注重居住区园林中的交流空间的创造;③应用可持续性技术方式营建节约型园林;④注重居住文化精神的传承;⑤注重创造心理愉悦的环境设计。主要原则:①全过程原则;②最低能耗原则;③自然-社会-经济均衡可持续原则;④技术可持续性原则;⑤管理可持续性原则;⑥公众参与性原则。(5)在研究对比相关评价方法后,该文建立了可持续园林可持续性评价框架体系。在分析建筑及相关居住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园林可持续评价指标的四大类分类方法,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促进评价、人工环境质量的评价、文化传承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同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初步的设定。作者认为,在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可持续设计的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人工与自然环境中寻找和平共处之路。在园林可持续设计思想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园林,为人居环境作出贡献是风景园林专业应当有的历史眼光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城市污染及其治理[D]. 付灿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07

[2]. 美国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考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D]. 姜立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3]. 试论美国的女性环保主义[D]. 孙兵.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4].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徐常萍. 东南大学. 2016

[5]. 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及其启示[D]. 陈明珠. 中共中央党校. 2016

[6]. 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水污染与联邦政府的治理[D]. 尚宇晨.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7]. 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D]. 周陶洪. 清华大学. 2005

[8]. 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 刘宇. 天津大学. 2015

[9]. 英国空气污染防治演变研究(1921~1997)[D]. 王越.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10].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 卢圣.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美国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考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