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工作的实验_工作选择论文

浅谈档案工作的实验_工作选择论文

论档案工作试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档案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中国的档案工作正处于转型期。目前,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调整、改革的对象,并与之相联系的工作模式、管理机制及管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相应的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工作试验,用实践验证政策制度的可行性,修正、完善已有的政策、制度,并为政策、制度尤其是管理方法的最终普遍实施划定有针对性的区域,以此确保档案工作改革得以顺利、稳步地进行。

一、档案工作试验的理性认识

工作试验是联络现实与未来的桥梁,档案工作试验基于现有档案工作基础与经验,在特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实地操作来验证某一政策、制度乃至方法的实践效果,为改革方案与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最终选定提供相应的实践依据。

发展道路的选择固然需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但只有理论还远远不够。理论所提供的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结论,直接出自于某一理论的政策、制度及管理方法,具有明显的一般社会适应性,而现实中的档案工作具有很多特殊性。不试验,很难发现在一般理论指导下所产生的政策、制度及管理方法在实践中的局限性,也就难以为特殊问题的解决找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况且政策、制度自身正确与否,最终必须由实践检验,而试验则是典型的、小范围的实践。一个政策、制度,尤其是带有全局性、改革性的政策、制度,在普遍实施前进行必要的试验是业务工作顺利发展所要求的,也是决策科学所确定的决策程序之一。

我国档案工作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客观上对档案工作试验寄予厚望。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部情况差别也很明显,既有档案工作部门间所处类别、级别的差异,也有所处经济环境的差异。同时还应看到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还很不规范,存在着不少特殊情况。在此情形下,一种管理模式或工作模式实难适应各方面工作的需要,为此开展档案工作试验便显得尤其重要。通过试验,为特殊部门工作的开展寻求特殊的管理模式与对策。如此,高度统一管理模式的优越性才会得到应有的体现,否则,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将因管理模式的单一化而表露无遗。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档案工作试验相对落后与档案工作发

展速度相对迟缓的矛盾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尽管档案工作领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面对内外现实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所取得的改革成就比预期的要小,与社会其他部门相比,档案工作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套完整的试验机制。试作扼要分析:

一方面,经过各方档案人士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西北、华北个别省搞了文件中心(在我国一般称为联合档案室)的试验,从近年来自不同方面的情况报道看,此种试验在当地的确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程度不同地改变了参与试验单位的工作条件,推动了业务工作的发展。遗憾的是,该试验至今在全国仍处于试验阶段,未见更高管理层对此做出相应的决策。

从另一方面看,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档案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有不少创新实践,如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历史研究,开展广义的信息加工工作,建立档案事务所,面向社会开展档案技术咨询及相应具体业务工作,开展政策咨询活动,科技档案部门介入技术市场等。这些活动在局部出现并对外报道后,往往缺乏进一步的有计划的试验。对类似上述的实践行为,人们从书面上论证的多,而感性体验则比较缺乏。不少做法因缺乏有组织的典型试验与系统的经验总结,长期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导致一些应该推广的做法得不到推广,档案工作改革进展缓慢,其结果必然导致自身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综观近十几年来档案工作发展,我们会发现一些矛盾现象的存在:一是从宏观上看,档案工作领域长期存在着一些棘手问题,而个别地区或部门曾经合理地处理了其中的个别问题,有过好的经验;二是档案工作中一些普遍推广的做法,如档案著录与标引,现代化设备应用于档案工作领域等,在现实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阻碍普及工作发展的因素;三是一些有争议的、甚至被否定的东西,在实践中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实践结果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四是档案部门无论是人员能力的发挥,还是档案资源的开发,均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但实际上大部分档案部门的处境却十分窘迫。这些矛盾的存在,与缺乏必要的有组织的档案工作试验及相关的配套措施有直接的关系。

旁观社会其它行业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这些年来不少新的政策或措施在普遍实施前均进行过试验。如国家公务员制度,在中直、计划单列市及省级单位搞过试点后才在全国实施。档案部门也应学会试验的手段,在政策、制度实施过程中坚持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用统一的标准指导工作,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档案工作试验对象与试验管理策略的选择

档案工作试验服务于档案工作管理,档案工作管理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不同任务,客观地决定了档案工作试验对象的选择。基于现阶段我国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出于宏观管理的考虑,应选择下列内容作为档案工作试验对象:

1.管理体制与制度方而:档案工作领导体制问题,局馆关系问题,档案工作目标管理问题,档案有偿服务问题等。

2.档案业务工作管理方面:档案执法监督权界定问题,档案工作宏观与微观管理手段的确定问题,档案馆藏分工问题,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定性问题,档案业务工作管理规范化问题等。

3.档案业务工作方面:档案收集工作定量考核标准的确定,档案服务工作内容与范围的界定,档案开放范围的清晰界定,不同类型档案部门档案检索工具体系建设的标准问题,计算机管理档案软件开发等。

档案工作试验的目的是为档案工作改革与发展提供依据,所以必须对试验工作进行相应的管理,否则,试验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作为一项特殊性活动,档案工作试验在管理策略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争议的冷处理。工作试验带有探索性,成功与失败兼具。改革中的试验,尤其是涉及档案工作核心的问题,如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等问题的改革试验,往往容易引起争议。在争议面前是搁置试验统一认识,还是试验与理论探索同时进行,用试验结果来印证认识的合理性,这反映出思想认识与行为模式的差异。我认为对待有争议的问题应当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使理论探讨与工作试验在一段时间内同步进行。这样可以创造一个小环境,使各种思想、方法得以展现,以便人们充分、全面地观察问题,从而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2.合理选择试验点。试验点选择的合理性程度直接关系着试验工作成果的价值,只有选择典型试验区,才能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档案工作试验点的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档案部门所处的经济、文化背景;行政级别特征,档案馆类型特征,馆藏档案特征,档案部门服务对象特征,档案人员素质等。只有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才可能选择真正符合需要的试验区。

3.对试验经验及时汇总分析,对试验工作加以必要的引导。既然是试验,必然会出现正反两方面经验,理智的做法是收集材料、认真分析,提供确定未来试验计划,引导试点工作向既定方向发展参考。在此应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主观意志性,对试验中的经验只取符合本人思想、观点的部分,其余部分舍弃;二是放纵,任其发展,管理者做纯粹旁观者。两种做法都会扼杀试验。理想的试验管理应建筑在辩证法思想指导之下,产生于实事求是的试验分析之中。

4.试验成果的分类整理与推广。试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试验工作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时,应及时汇总,形成直接服务于决策或技术管理的综合性咨询报告,供决策者或有关专家参考。这既是试验工作目的性所要求的,也是试验工作完成或取得成果的标志。

标签:;  ;  

浅谈档案工作的实验_工作选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