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归马克思人文关怀和对人的解放的诉求论文_吕媛

复归马克思人文关怀和对人的解放的诉求论文_吕媛

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91

摘要: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他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在西方传统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形成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其与人道主义的关系至今都具有较大的争议,争议点在于马克思是否是人道主义者,是否存在“人学的空场”,本文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集中讨论,探寻其人文关怀思想和对人的解放的诉求的真实面目。

关键词:马克思;人文关怀;人的解放;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和人类解放诉求的起源

(一)从人文关怀到追求人类解放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来看,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道主义的口号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以人道主义为口号,人道主义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使得工人农民这些占大多数的劳动者陷入了非常艰难的境地。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中人道主义的衰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创造的动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性的智慧,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马克思关注个人存在发展的同时,肯定人的尊严即一切符合人性的探索。对西方传统人道主义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是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基石,其人文关怀思想具有唯物史观创立前后的跨越性,唯物史观创立前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具有强烈的西方人道主义传统。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为全人类的幸福献身的崇高志向,马克思在少年时期就深深受到普罗米修斯情节的影响,并不断地在为之努力亲身实践着。他在中学毕业时的作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职业选择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了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死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中文1版,第7页。]马克思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人的自由解放、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而这些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集中体现为革命、批判、科学、奉献、自由等内在精神,其在本质上是无产阶级的价值观。随着马克思的大学学习以及在报社工作期间,其思想不仅受到黑格尔的影响而且也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随着认识的深入,马克思对人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他的思想开始转向唯物主义。

(二)从“人的异化”到“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还没有找到人文关怀和全人类解放的彻底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之前,其思想仍然局限于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潮。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前,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集中体现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这部著作开始对异化理论进行了突破性的解释,不再是传统哲学式的异化理论,而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确立的开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进一步认识和分析后,他提出了一个有力的“社会生产”概念。人的存在必须以社会为依托,这一观点较之前纯自然意义上对人的理解有了基本的突破。一方面他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页。]另一方面,他又表明:“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活动。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3版,第57页。]他在肯定自然界的同时进一步强调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预设了劳动是人的类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把人的劳动性以及社会性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现实进行了四个异化层面的剖析,人丧失了自己的本质,是因为人在四个方面被异化了。(1)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的相异化;(2)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3)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4)人与人的异化。由此,事物变成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

马克思的思想聚焦于人,人文关怀思想合乎人性合乎理性,诉诸于共产主义社会,最终是要消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生产、劳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人的异化理论,并且涉及“私有制”,鲜明地提出了对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让社会得以解放,让工人得以解放,让全人类得以自由解放。这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前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和对人类解放诉求思想的发展,是马克思对找到人的自由解放道路的开始,虽然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还没有真正地完全认识,但已然超越了传统的西方人道主义思想,也为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人”的思想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二.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人文关怀和人的解放诉求

(一)“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

马克思真正找到实现人类解放道路是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的,他跳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思想枷锁,把其人文关怀和对人的解放诉求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把人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篇就开宗明义:“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3页。] 这是马克思对新唯物主义的理解与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对人的理解有了视角上的变化,其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无视人性的思想和做法,其中这样说:“在已经形成的无产阶级身上实际上已完全丧失了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甚至完全丧失了合乎人性的外观。”[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5页。]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下处于非人的状态,早已不能称为人,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非人的状况提出了抗议,马克思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追求人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复归人的本质,让人获得自由,从而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把西方的人道主义加以继承,并做了根本性的改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2页。]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马克思就就明确地表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并且区分了马克思自己的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区别,马克思致力于改变世界,他认为这样的改变必须去不断地实践,并且实践需要大众的力量。

(二)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

马克思始终关注的一个点就是“人”,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还局限于“抽象的人”之中,此外,也受到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影响以及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虽然已开始转向唯物主义,但还没有彻底的认识。在1845年以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从“抽象的人”转向与社会历史活动息息相关的“现实的人”。

首先,从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步入唯物史观大门的开始,这时的马克思不再拘泥于费尔巴哈纯自然的“人的本质”观念,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新的“人的本质”观,他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归结于人的本质。其次,在实践中考察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0页。]。表明了马克思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形成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新世界观的核心就是实践,解释世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即人的活动。最后,从历史发展中考察人的本质。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而已”[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马克思从社会关系以及实践的基础上来考察人的本质,最终看到人的历史生成性,在历史进程中考察人,才能认识到人的存在以及人的真正本质。

三.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和对人的解放诉求的功能

(一)关于新中国的建立与改革开放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以及人的自由解放理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曙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谋求解放、谋求自由。1978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以及马克思主义原理,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此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与现实要求出发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至今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和对人的解放诉求的指导,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地位和尊严,这些诉求都是为了人民大众,最终让“人性”得以复归,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和对人的解放诉求是建立在对人类命运充满真挚关切的仁爱基础之上。其为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献身。“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人的解放、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主题和重点,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的继承者和践行者,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正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得以彰显、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蒙古日报》http://www.nmg

.xinhuanet.com/xwzx/jrjj/2015-07/20/c_1115975943.htm]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页。]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和对人的解放的诉求的指导,改善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让生产力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协同一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论文作者:吕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  ;  ;  ;  ;  ;  ;  ;  

复归马克思人文关怀和对人的解放的诉求论文_吕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