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载体夯扩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芳芳

复合载体夯扩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芳芳

大兴安岭兴隆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兴的工程技术正在不断的被人们所采纳,并在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复合载体夯扩桩也是一种新兴的桩体,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呈现出诸多有利因素,如节能环保、工期短等。本文通过介绍复合载体夯扩桩在工程中的应用,以供相关的工作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工程施工;复合载体夯扩桩;施工工艺;应用

复合载体夯扩桩,顾名思义就是属于一种新型的复合桩体,它主要是由硬化混凝土和其他施工材料经过夯扩形成的复合载体与钢筋混凝土桩组合而成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运用这种技术,不但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在运用此技术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环境和土质,施工工程应该加大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力度,给工程施工带来方便。

1.工程施工的条件

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之前都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了施工环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具体的施工建设。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土质和水文情况。接下来就以具体的一个工程为例,简要的分析一下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应用情况。

(1)在对此项工程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工程中的混合土质较多,包括杂土和碎石等,据测量,这种土质密度较大,所以压缩性较好。

(2)通过对施工土质的调查可知,分布较为均匀的是粉质粘土,且分布形式以层状为主。其强度和韧性都为中等,在基础地层中其厚度主要在1.4m左右。

(3)调查显示,在此工程施工土质中,分布较为广泛的还有砾砂。通常砾砂是灰白色,有着较差的级配,由石英岩组成,密度不大,厚度在9.00m左右。

(4)除了上述几种物质之外,还有细砂岩,其主要成分和砾砂相同,都是由石英岩构成,砂岩结构强度受到风化的影响,明显较低。同时,水文地质的存在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其中,精致水位在2.00m左右。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取样可知,此项工程的难度较大,因为在此工程中不仅地质环境较恶劣而且还存在着地下水的隐患。如果施工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不仅影响施工的进度,同时也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所以,人们考虑在这项工程中应用复合载体夯扩桩。

2.复合载体夯扩桩的组成

复合载体夯扩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上面的部分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下面的部分就是复合载体材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结构才能使此项施工技术得以在各大工程中应用,并且做到安全和节能环保。

3.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

以施工前对工程现场进行调查的情况为基础,进行施工前对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更能对整个工程的全局性有一定的把握。使相关的施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1)对这项工程进行设计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施工人员根据相应的地质情况采用了合适的夯扩桩,为了保证其稳定性和韧性,工作人员要对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材料进行细致的选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能被轻视,因为这是做好施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2)施工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要严格做到两点要求,首先,对于打桩的手法要明确,为了避免影响到相邻的桩体,要采取从中间到四周的顺序,同时要运用隔跳打桩的方法;另外要重视的就是对于投料的控制,防止投料过多也要避免过少。

(3)机械准备:施工机械采用ZTZJ-4步履式夯扩桩机3台。桩机护筒采用无缝钢管,锤重3.5t。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施工工艺

4.1 施工流程

准备工作(设备维护、试车→测量放线、定位→挖桩位孔→移动桩机定位→安装穿心锤、护筒→提升锤、空击、带护筒至设计标高→填料进行夯击→控制填料及空打三击贯入度至合格→提出细长锤→填干硬性混凝土→轻锤回击→放置钢筋笼叶浇筑混凝土→拔出护筒→用振捣器将混凝土振密。

4.2 操作要点

4.2.1 移桩机就位

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之前要将桩机移至相应的位置,在此之前,工作人员要进行找点,测量桩位。为确保桩位准确,要进行人工挖孔,一般在100-150mm之间不等,直径为400mm。然后要将护筒平稳地放到孔内,再进行调整,最后标记深度,将相关的数据保存起来,以供参考。这是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工作,只有工作人员能够认真仔细的做好此项工作,才能为接下来的各项工作打好基础。

4.2.2 锤击成孔

卷扬机提升细长锤,先用重锤低落距轻夯地面,使护筒准确定位于桩位.并用检查尺复核护筒垂直度。然后再提高重锤进行夯击成孔。同时启动振机在振动作用下将护筒下沉,边夯击边沉护筒,当接近桩底标高时控制重锤落距,准确地将护筒沉至设计要求的深度。

4.2.3 填料夯击

进入设计深度后,继续夯击使锤出护简300~500mm,提升夯锤高出填料口进行填料,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夯击填料。填料大致分三个阶段:填料下降、填料持平、填料上升。分次填料量以每次重锤冲击超出筒底深度的等量体积,即每10cm 深度填料量为0.01m3 为标准。

5.施工质量标准与控制措施

(1)填料成分,采用含泥量不大于10%,有机物含量不大于3%的碎砖、碎混凝土块等。对每次填料量进行累计.累计填料量宜在0.5~1.8m3之间。对夯扩体内填料成分、每次填料量累计、干硬性混凝土量由专人进行检查并作记录。填料时细长锤击出护筒深度40-60cm.夯填0.3~0.5m3的C15干硬性混凝土,锤击干硬性混凝土出护筒2~5cm。

(2)在确定夯扩投料量下,夯击后的地面隆起不大于50mm,(用水准仪观测),且相邻桩受新成桩的影响竖向位移值不大于20cm。

(3)严格控制三击贯入度,测三击贯入度及每击贯入度值由专人负责记录,控制三击贯入度值≤10cm。

(4)质量检验标准:如桩孔的垂直度偏差≤桩长的l%;桩位允许偏差为承台中心桩≤150mm,边桩≤70ram:桩径允许偏差-20mm;钢筋笼安装深度为±100mm:桩顶标高为+30mm,-50mm;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允许偏差为±20mm;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为±100mm。

(5)桩身混凝土配合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有关规定,坍落度14~16 cm,原材料投量允许偏差,水泥±2%、砂石±3%、水±2%,灌注混凝土充盈系数>1.0。

(6)试桩桩头加放钢筋圈,避免桩头破裂。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复合载体夯扩桩技术如果能在工程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能保证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工程的工程质量。通过本文对复合载体夯扩桩技术的介绍,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对此项技术的要点进行了解,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有效地注意,这样才能为建筑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瑞平,白朝阳,魏宪征.复合载体夯扩桩在施工中的应用[J]. 中州煤炭,2006(02).

[2]王罗春,周飞梅.建筑垃圾作复合载体夯扩桩填料加固软土地基的工艺[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6(01).

论文作者:王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复合载体夯扩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