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生态思想论文

浅析马克思生态思想论文

浅析马克思生态思想

吉木色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 马克思生态思想重点内容是人与自然间关系研究,有机结合了方法论与科学生态观,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使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正确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我国生态问题现状,阐述马克思生态思想基本观点,强调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挥预见性作用、生态技术创新发展的当代价值,以此期望推动我国生态实现和谐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思想;当代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科技不断进步,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开始显现,并且呈现增长趋势。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需要应对经济改革新挑战,因此,我国需要以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的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速度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我国生态问题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水污染问题、温室效应问题与雾霾问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资源,我国水资源在世界平均水平中,虽然占有量仅占五分之一,但是也表现出严重污染情况。我国水资源质量正在不断下降,在水环境不停恶化的形势下,我国多地人口难以喝到纯净的水,甚至部分地区严重缺水。在全球水污染排名中,中国排名第十位,地表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资源污染也正在不断扩张,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生活。温室效应问题是全球都在关注的重点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温室效应威胁,受到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关注。温室效应问题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问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水资源短缺、干旱面积增大、海平面上升等,对于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都属于严重威胁。近几年,我国雾霾问题凸显,经常出现的雾霾天气,在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同时,对人们的健康也造成了一定威胁。雾霾在中国广大地区出现且大多会持续多日,其问题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我国中国梦实现提供严重阻碍,因此,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以马克思生态思想,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基本观点

1.主体生态观点

主体生态观点是马克思生态思想主要观点之一,主要指批判继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观与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观,重视人类与自然的主体客体关系,在分析两种生态观的过程中,吸收其中的合理因素,批判不合理因素,从而使新型科学生态观得以建立,即主体生态观。马克思认为人类在生态世界中占据主体地位,而生态环境应当处于客体地位,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大体上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人类,主要是指参与实践活动的那些人,而并非抽象意义层面的人类。在马克思生态思想中,研究生态问题,需要将生命个体的存在作为重要前提,没有人类主体,生态问题研究将失去实际意义。这种思想体现了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在马克思生态哲学中,属于重要出发点。

2.辩证生态观点

我国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但是,人们一直以来在人与自然对立错误观点的影响下,具有强烈的征服与改造自然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加剧,引发生态危机,使我国生产发展与科技进步受到严重影响。在我国现代工业文明中,强化人与自然对立发展观,也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和谐生态观中的和谐,主要指生态世界中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在马克思生态问题研究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基本要求,保证和谐统一的前提条件,才能使人类生存得到保障,才具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人类在自然中产生,在自然中成长,并且最后也会在自然中消逝,因此,人与自然具有和谐共生的关系。在人类发展历史与自然环境发展历史中,人类实践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一致,因此,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将和谐生态观念作为重要指导方向,开展人类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马克思在研究生态问题的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利用该方法辩证阐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关系,使辩证生态观得以形成。在马克思研究生态问题相关思想中,可以发现生态世界具有持续发展、普遍联系的特点,生态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在生成与消逝,并且持续运动变化。在马克思生态思想中,重视利用辩证生态观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实践活动能够改变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也会对应的改变人类,这种辩证的关系是生态问题研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人类实践活动在本质上与生态环境改变,具有高度一致共性。马克思考察自然发展历史与人类历史,发现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趋向于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性,预见人类与自然由统一到分化再到新统一的发展历程。

由于一个单元内容较多,这次预习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并针对第一次课预习单词和文章大意。以后每次课前都要求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预习,把学习任务从整体落实到每一具体层面。该步骤由学生课后完成。

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生态思想使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目标得以确立,并且为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提供方向,在具备前瞻性与科学性的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化中充当重要组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生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协调,使当代人类清楚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生态环境基础。因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人类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客观发展规律进行尊重,基于自然法则对自然环境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改造,以马克思生态思想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改革开放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引发人与自然间的发展矛盾。

现阶段,冬储局势尚不明朗,经销商拿不准终端市场对于复合肥价格的接受程度,担心有价无市的局面愈演愈烈。据心连心规划发展与营销策划中心品牌策划经理张洁介绍:“目前企业以发前期订单为主,出货量尚可,但受到近期整体市场行情明显上涨的影响,新单情况一般。预计在11月磷复肥产销会后,原料行情逐渐明朗,冬储市场才会全面启动。受原料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年的冬储形势与往年略有不同,大多数经销商都显现出明显的信心不足,冬储市场整体运行得较为迟缓。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部分中小型农资经销商多处于持币观望状态,还有一部分冬储意愿很强烈的经销商也仅仅是小幅试水。”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当代价值

3.和谐生态观点

你在填任何调查问卷时,都可以把收入与头衔往小了写,但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不至受到冷遇,在幼儿园的那份上得朝大了写。

2.发挥预见性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生态思想体现出预见性价值。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相互制约与依存的关系进行了揭示,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剖析,使实践认知改造自然方法得以提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体现其前瞻性与预见性作用。马克思生态思想预见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关系,以生态社会系统研究,提出保持人口动态平衡的策略,使现代社会人类产生爱护自然意识,指导现代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证子孙后代可以进行持续发展。在马克思生态思想中,预见作用体现在,马克思生态思想阐述了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理论中,资本生产力包括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主要表现是人类劳动活动。当代人类需要根据马克思生态思想这部分内容的指导,对自然进行充分的认识、尊重与适应,在征服与改在自然的同时,需要结合自身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物质资源作用与本质进行关注,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根据自然规律推动生产力发展。

另外将日本的全部最终外需向量记为y1w=(P°Q)·S,其中P(943╳1)为对日本各行业外部需求的产品结构列向量;Q(943╳1)为外部需求来源的地区分布列向量,是由41个不同的向量 ηr堆叠而成;而标量S反映的则是日本的全部外需规模,即y1w向量中所有元素的总和。

三、结语

马克思生态思想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价值作用。研究分析马克思生态思想,是我国发展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以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合理把握,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科学改造,从而保证我国经济与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威旭.浅析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当代启示[J].学理论,2016(5).

[2]景轲. 浅析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J]. 学理论,2017(7).

[3]李小红. 浅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J]. 晋中学院学报,2011,28(6).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052(2019)06-0006-02

收稿日期: 2019-4-28

基金项目: 内蒙古师范大学立项课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的生态批判研究”(CXJJS18042)

作者简介: 吉木色(1994—),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  ;  ;  ;  

浅析马克思生态思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