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_姜春茁

浅谈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_姜春茁

山东省青岛市必维国际检验集团266100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呈现高速发展的速度,有效的推动了国民生活水平。同时促使人们不断加强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程度。伴随着人们对生活用品的生态要求不断提高,促进了生态纺织品的快速发展。据此,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也在随之得到提高。本文阐述了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就当前常见的检测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 检测; 问题;

前言:

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出台了最新的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并在三个月过渡期之后正式生效。这项新标准对于纺织品当中的使用量进行全面、严格的控制,避免在生产生态纺织品的时候残留有害物质。同时,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科学理念,更好的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这也体现了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一、常用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

1.1 色谱分析技术

色素分析技术属于较早的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属于较为传统的检测方法,能够从少量样品当中提升分离效能,快速、灵敏的得出结果。可是又因为检测仪器较为昂贵,管理和维护成本较高,花费的时间也较长。另外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法。这种检测技术能够拥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在各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比如能够拥有较快的分析速度、灵敏度高以及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可是在关于结果的时候,无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伴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对鉴定和分离方面进行完善,使其能够满足对数据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促使其能够为更多的生态纺织品所应用。

1.2 原子光谱分析技术

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属于当前较为常见的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通过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方法结合而成。其中,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过等离子体放电式对生态纺织品当中含有的主要元素以及微量无素进行全面的检测,这样的检测技术用时较短,拥有较高的检测效率。不过无法精准的检测得出结构和形态。其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即主要在检测生态纺织品的时候定量分析重金属离子。

1.3 分子光谱技术

分子光谱技术出现时间较早,从而随着时间的增长,推动该技术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当前分子光谱技术在生态纺织品检测时主要检测六价铬与游离甲醛等含量。分子光谱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为红外光谱法,其操作较为方便快捷,能够提供较高的分辨率,扫描速度较快,并且能够应用于多个方面的领域。不过,有利必有弊。也是在关于定量分析方面,无法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除此之外,在解析图谱的时候也容易出现误差。

二、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依旧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改进。比如,需要对生态标准进行明确规定、生态纺织品毒性检测以及环保污染方面等等。首先,缺乏完善的生态标准体系。我国在生态纺织品方面并没有和国际相连接,从而对于检测内容和要求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除此之外,我国在生态纺织品检测方面存在的差距,比如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落后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都无法对生态纺织品进行完全的检测,从而得出较为完全的结果。

三、针对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完善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体系

当前,国际上纺织行业具有权威的标准为“Oeko-Tex”,基本上只要通过该标准的认证多有让人放心的纺织品之名。但是我国当前多数地区依旧沿用传统的纺织技术,从而纺织品等级较低,多为中低端的主打产品,缺乏对生态纺织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除此之外,还需要健全相关的标准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具有权威的通用标准体系。依靠相关且强有力的技术给予相应的支持,并且加大资金的投入,避免因为个人的疏忽从而导致知识产权受到一定的威胁和侵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对于国际上先进的生态纺织品标准采取学习和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自身进行改进和完善。其次,还需要对区域性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和完善。我国在麻织物、羊绒制品等资源都有着大量的种类,但是对于这个方面却没有相应的使用标准,从而无法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出现了混用的情况,导致生态纺织品检测无法达到标准。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标准的完善。从而可以有效的增加生产链,从而有效的提高经济利益。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检测标准和相关规定。

3.2 明确规定我国对于生态纺织品检测内容

在当前国际最新出台的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当中,对以往的规定和要求有了一定的变化。其中,对于短链氯化石蜡 (SCCP) 和邻苯基苯酚 (OPP) 限量值有着更高的要求,最高的时候需要使其降低达到五倍之多。其次,对于苯酚、双酚A以及其他的限量值有了更为全面的规定和要求。而对于新发现的物质喹啉物质,将其列为“受监测”行列,但是却没有对其的使用限量有明确的规定。接着,对于常见的酚,拥有着更为广泛的类型,增加了庚基苯酚、支链以及直链和戊基苯酚。同样备受关注的“致癌”染剂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种类也在受到完善。除此之外,容易使人过敏的染料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这方面的类型也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其中关于不同类型的耐水色牢度的要求也有所变化,总体而言,则是在不断的增加要求。如今的要求已经和我国对于婴幼儿的纺织品检测要求相同,从而可见要求和规定是越来越严格。最后,对于有机棉产品进行相应的转基因生物测试。并且有机棉较于其他棉花类型则是需要更高的花费,因为有机棉是不通过转基因种子,据此,需要针对有机棉增加相应的工作环节,对其进行更为精确的检测工作,有效的对检测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

3.3 对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流程进行科学的规范

首先,需要对检测样品的选取方式和流程进行明确的规范。在进行生态纺织品检测的时候,不仅对数量有一定的要求,还需要对样品选择的时候,还需要达到均匀程度,选择出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样品,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反映出生态纺织品的质量。其次,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明确的规范,参与检测的工作人员拥有的操作技术以及是否能否规范的进行操作,都会使生态纺织品检测的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检测人员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以及较高的操作水平。并且谨慎的对待检测工作,结合先进的检测设备进行有效的使用,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3.4 做好相应的宣传, 加强与国际进行合作

目前,我国在生态纺织品的要求和标准,都和国际上最新出台的标准有着较大的差距性。这样的结果,则会导致国外的买家无法对我国生产的纺织品进行认可。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需要对生态纺织品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提高,并且对于宣传工作进行推广。除此之外, 我国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主要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外检验机构想要进军我国,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对此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且支持我国检验机构和国外机构进行学习和合作,从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综合能力,从而使得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工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结语

当前,生态纺织品检测工作对于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当前生态纺织品检测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技术设备过于落后等情形,需要结合国际的先进标准,从而有效的提升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和标准。

参考文献:

[1]吴清凌,饶剑辉,盖国平,潘悦星,何超英,孟婕. 浅谈生态纺织品服装安全质量要求及对策[J]. 中国纤检,2016(04):27-29.

[2]段杏元. 浅谈我国生态纺织品发展中的有关问题[J]. 国际纺织导报,2015(07):4-7.

[3]熊德鑫. 浅谈功能性纺织品与人体皮肤微生态平衡[A].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第五届中国抗菌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2016:8.

邮寄地址:重庆市巫溪县镇泉杨河小区1单元603

收件人:田飞向

收件人手机:13452712389

论文作者:姜春茁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浅谈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_姜春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