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考能力考试的认识与实践探索_高考论文

加强高考能力考试的认识与实践探索_高考论文

对高考加强能力考查的认识和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考承担着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的任务,其价值取向必然反映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20世纪90年代末,高考内容改革逐渐成为高考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命题以能力立意,高考加强能力考查日益显露出其重要性。

      一、英语学科能力要求及认识

      高考英语学科《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提出了高考英语所要考查的各种能力。其中,在语言运用部分,分别对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的能力目标作出要求。

      听力,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判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能记录要点。

      阅读,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写作,要求考生能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清楚、连贯地传达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湖南卷考试说明根据写作的考核目标要求将该部分直接用“书面表达”来表示,要求考生应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准确使用英语语法和词汇;使用一定词汇和句型,清楚连贯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据所读短文进行转述或摘要;用英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口语,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询问或传达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做到语言运用得体;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可见,无论是《考试大纲》还是《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能力的要求都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技能。这种要求是由英语学科本身作为语言科学的性质来决定的。从心理学、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思维过程)的相互转换,听和读是由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说和写是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从而听说读写构成了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可调控系统。从认知角度来看,语言的运用首先是对信息的输入和理解,其次是在输入和理解基础上的表达(信息输出),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和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和表达思想的技能,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完成语言交际任务的重要手段。

      《考试大纲》对英语学科能力分听说读写进行了能力构建,各种题型对完成不同能力的考查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在高考英语命题中,需以能力评价为目的,不断优化题型和加强题型功能,以综合考查考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

      二、高考加强能力考查的实践和创新

      高考内容需通过命题来实现,因此,高考命题成为高考内容改革的关键,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指向对试卷内容要求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需充分体现高等学校对新生选拔的要求,以满足高校需要;另一方面需贴近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贴近中学教学的实际,以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以能力立意,加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此目标多大程度上在高考命题中得以实现,是衡量和显现高考内容改革成败的关键。

      在命题实践中,为了规范命题行为,以及完成命题过程中对试卷进行的审查和命题后对试卷质量的评价等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的能力考查标准至为重要。能力考查是通过测试来完成的,测试的形式有多种,但对高考这种大规模高利害的选拔考试来说,目前只有笔试才是最具操作性而又能更好体现公平的考试形式。在笔试中,题目的呈现形式不同,会引发考生不同程度和差异的心理反应,因此题目的呈现形式即题型的选择是影响能力考查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命题设计过程中,需多方位分析各种题型对能力考查目标可能实现的程度,达到题型的不断优化和合理创新,注重考查考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的深层次理解、应用能力和其他高层次的能力,且配套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和办法,以保证科学客观地评价不同学习程度考生的学科能力。

      (一)能力考查的标准设计

      能力考查的标准设计是从能力考查策略方面来考虑如何提高测试效度的,目的是从多个环节来保证实现能力考查的目标。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无论是命题设计还是具体命制过程,都应将考查考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与考查考生能力有机结合,通过设置一定情境和问题,引导或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情境,通过获取和整理信息,对问题进行有效分析,综合与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积极思考和探索问题,直至最后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高考命题对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目标设计、情境设置、设问和评分标准的制定等环节得以实现。

      (二)题型创新

      题型是试题的外在形式,同一考试内容通过表现形式的适度变化可能达到不同的测试效果。试题由客观型(选择性)试题向主观型(非选择性)试题的转变是题型创新的主要形式之一。

      主观型试题与客观型试题担负不同的测试功能,相对客观型试题来说,主观型试题更能测出较为复杂的行为目标,更能体现思维的过程和品质,适合测量考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英语学科为例,客观型试题通常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观型试题是以非选择题出现,选择题相对非选择题来说,具有保证足够题量又方便用机器进行客观评分的特点,对保证考试的信度有一定贡献,但其局限是很难排除猜测的答题因素,考生听取信息或阅读获取信息后做出的选择不一定很真实,有专家指出,现行题型尤其是多项选择题无法测量所指能力,“尽管听、阅读是非常真实的能力,但是在真实生活中,我们听完他人谈话或阅读文章后,不可能去做多项选择试题,因此,这一题型不具备真实能力的指向。”[1]尽管是专家的个人观点,但并不是没有道理,语言运用能力是抽象的,不易直接观察,非选择题较选择题而言,更贴近真实交际情景,更能测试考生较为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且可留给考生较大作答空间,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同时在形式上没有选项的干扰,可降低考生猜测答案的概率,增加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以湖南省高考英语卷为例,从2010年起,在保留原有阅读填空基础上增加了完形填空(二)这一非选择题新题型,原有听力填空和阅读回答问题等非选择题也增加了分值。

      听力填空题是听力理解测试中的一个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一段材料,将试题中的信息补充完整(每小题不超过3个单词)。此题型符合《课程标准》中“能听懂有关熟悉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能抓住简单语段中的观点”和“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要求,考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根据所听内容捕捉关键信息及做简短听力笔记的能力,符合日常生活中听取、概括、转换信息和记录要点的实际。在完成填空题时,考生需要对材料重新组合,并考虑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实际上是英语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体现。

      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第三节完形填空(二)通常是一篇150词左右的短文,设空8个,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在每个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单词(无备选择项),以使短文通顺,语意连贯。衔接手段可以看作一篇文章从结构到内容连贯与发展的“路标”,主要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它们被看作“语篇”的谋篇构架,有助于清晰连贯地展开语篇并阐述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本节旨在考查考生是否准确理解并运用必要的衔接手段,侧重考查考生语言的衔接、连贯等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此外,阅读填空符合人们阅读获取信息后梳理归纳要点这一真实过程,阅读回答问题和写作更是生活中常见的沟通交流信息的方式,所以,这种非选择题的设计可以加强考查学生的较为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注重高层次能力的考查

      高层次能力通常是指应用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反思和评价以及创造,如批判思维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应用能力、鉴赏和评价以及表达能力等。

      (四)评分标准创新

      制定评价标准是实现对考生评价的重要步骤。要真正实现评价标准对能力评价的客观性,必须变革旧的评价理念,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的结果,也要重视考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的合理理解和思考。

      湖南高考英语卷自2010年以来增加了非选择性的新题型,非选择题留给了考生较大的作答空间,为了使评价更有效度,需改进评分办法,制定更为详细和可操作性的评分参考。以湖南高考书面表达部分的“阅读回答问题”为例,考虑到考生的回答多样性,不是要求评卷人员记住所有答案,而是要求理解试题设问切入点,领会评分原则,根据考生作答分层次给分。如2013年“回答问题”第81题,满分2分,评分细则对2分、1.5分、1分和0分的各种赋分情况都有原则性的描述和举例。

      (2013年第81题)In what way was Podell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 in the park?

      1.信息完整,表述正确,词数符合要求,计2分。

      例如:She was giving free advice.

      She gave free advice.

      2.信息完整,表述正确,词数符合要求,但无法与提问承接,计1.5分。

      例如:By giving free advice in the park.

      3.信息完整,无明显错误,词数基本符合要求,但无法与提问承接,计1分。

      例如:Doing something different—giving free advice.

      Giving free advice.

      4.信息不正确,单词无序堆砌,句子无可读性,计0分。

      例如:Read “Free Advice” to reach out to people.

      近年来,SOLO分类评价方法常被用于考试中的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该分类法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前结构、单一结构、多元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其优点是既保留了原有得分点,又使答案有伸缩度,既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也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还能够改善教学,提升考试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符合新课改发展性评价的理念[2]。

标签:;  ;  ;  ;  ;  

加强高考能力考试的认识与实践探索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