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应用及成效论文_刘洋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先理后实的教学模式,在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本文结合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实践,共同参与到“东盟创意馆”建设中,简析在本课程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如何来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应用后所产生如种成效。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基础工程施工;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提出,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来等方式可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旨在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种种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且对现在高职院校教育具有有效教学特征的一种新模式。理实一体化可以理解为把课程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两者教学融合,形成一个整体,有效地将理论内容讲述和实践技能整为一体一种超前教学理念的模式。此模式重点是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好地处理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理论难题。《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是高职相关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理论内容和实践紧密联系。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及理实一体化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的应用及成效进行了简述。

1 传统教学模式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存在问题

1.1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缺乏兴趣

由于高职院校招进来的生源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在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自主性不高,特别是基础工程施工课程需要更多实践训练。以沉井施工为例,多数同学不明白沉井结构是怎样的,导致多数学生学习此项目内容觉的很难,时间长了造成学习动力不足与学习兴趣下降。理论教学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以后有实践课由于未明白理论知识,实践只会一些基本技能,其中的原因与达到何种效果均是不明白。周而复始,学生兴趣得不到提升,还有甚者产生厌学,这些都会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理论和实践脱节

高职院校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拥有一项高技能,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是投身于基础工程建设中,更加需要将教学重点放于实践训练。而在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过程通常是先理论后实践,且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是分开教学。因此,在这种模式下存在理论和实践不连接现象,其中还会存在理论知识多次讲述。以《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有关土方工程施工为例,在理论课程中有一节内容为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其涉及土方计算实践。在实践时,学生早忘记了土方计算公式,需要再次讲解,占用实践课了多数实践,造成学生实际训练时间较短,产生效果不佳。

2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应用的优势

2.1提高教学效率

在《基础工程施工》实践于东盟创意馆过程中,把理论教学场地与实训教学场地放置于一处,为实践教学给予更多方便。以石砌体基础施工一节为例。第一步是在讲述理论过程中凭借多媒体课件直观性,将石砌体基础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的脑海中有种认识;又由于将此运用于东盟创意馆的建设,因此教师能够当场一边讲解一边进行实践,给学生实际认识,如图1所示。教师完成实践之后,学生马上在东盟创意馆项目建设中进行实践,如图2所示。一节课融合了理论与实践,就能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的更深刻,也使课堂效果更佳,教学效率大幅提升。

2.2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效率以及达到教学制定的目标具有深远意义。因为高职院校生源基础较差,多数学生非理科生。所以多数学生读此专业是就感到吃力,特别是学习基础工程施工这门专业基础课。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之后,教师可借助学生对新鲜物好奇性,积极指导学生实践,运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将知识具体化。通过东盟创意馆项目中的钢筋基础施工为例,学生只知道钢筋能承载上层建筑的重量,但不清楚不同型号钢筋具体能承载多重,而现场钢筋施工实践便可清晰将不同钢筋效果展示给同学们。因此,学生会有很大好奇性动手布置钢筋,来弄清不同型号钢筋的效果,这样就实现制定的教学目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有用武之地,而将学生变成主角,将被动转化主动,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实践,把学习的理论知识立刻应用于实践或者借助实践进一步理解理论内容,理论与实践在同一节课开展,直观性与抽象性得到很好地转化,理实相接,如图3所示。

2.3使教师具备更强实际操作能力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机会,不断提高自己“双师素质”;与此同时,还需要教师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给自己知识与技能库充电,以此来满足教学所需,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为了使教师能清楚基础工程施工的情况,学校通常会派老师去有关基础工程的建筑业进行锻炼。以我院为例,有教师参与“东盟创意馆”建设,了解其馆基础工程建设与施工。教师将自身在一线学习与实践经验展开交流,提升教师自身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传授更好实际经验与技能,从而达到高职院校教育目标。

2.4学生成绩的考核有着更新的方式

传统考核方式是直接看期末考试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该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样没有一定过程性考核,造成学生只需考好一张试卷即可。如果在教学上应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就能了解学生日常上课的实践部分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多少,以将全班学生的学习程度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也加大了日常考核的比例,从而在考核中加入了过程性的考核。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会更加重视平时学习,使得最后考核结果更加科学性,也更加实际客观性,体现出职业教育最终目标。具体考核内容如表1所示。

3建议

3.1开发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现状尚未发现很符合基础工程施工这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因此存在课程标准及教学设计与教材内容不匹配的问题。 虽然教师在做PPT课件时已尽量改善,但是效果不太好。 所以,由校内专业教师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不失为好的解决办法。由于教师都在一线锻炼过,编写教材时可以围绕实际重点开发技能训练,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使理论知识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要求所编写的理论知识浅显易懂,简洁明了,使教材成为实践性、实用性教材,学生可以自己学习。编写时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现有教材为基础,同时考虑教学设计、校内外实际教学条件和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匹配,开发“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模块化教材。

3.2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关键在于如何“一体化”。前面已经提到了教师一体化即“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学场所一体化即理论教学的教室和实践教学的教室合二为一;教材的一体化。最重要的是教学大纲的一体化,即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法。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穿插、融合。在基础工程施工教学中理论部分一般应以设问和引导为主;实践部分以典型的、有针对性的、与日常生活方面有关联的作为实践内容,并与理论部分相辅相促。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来备课、准备,对课程内容的安排进行精心的设计,如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的明确、教学设备及工具的准备、教学过程的编排(先讲解后操作,还是先操作后讲解)等都要提前准备。所以更需要教学团队的成员相互合作,一起做好这项工作。我院基础工程施工有专门的QQ教师交流群,可以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交流和探讨。

4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其既能够将一体化教学展现于学生们,就是教师一体化、教学大纲一体化、教材一体化以及教学场所一体化,使得理论和实践可以更加融合与更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实现了该模式时效性,完美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符合的难题,降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者间存在的知识重复度,以便加强教学形象性,极大地反映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进一步表现出职业教育的实质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在实践期间主要是参与到“东盟创意馆”的建设,通过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这符合高职教育特征,是真正的职业化教育,在此期间也加大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乐趣,极大地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为日后学生学习后面的专业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丽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

2刘力.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

3 对高职《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开发的思考[J]. 袁慧子.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6)

4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程瑞芳,宁亚锋,张成.现代企业教育.2014(14)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9

标签:;  ;  ;  ;  ;  ;  ;  ;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应用及成效论文_刘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