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边缘地区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思考

郊区边缘地区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思考

一、关于城郊结合部农村城市化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彭蕊[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研究 ——以蚌埠市T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有着重要的固本作用。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要求,而基层又是社会治理较为薄弱的环节,农村社区的治理改革要继续向纵深推进。农村回迁社区是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出现的一种过渡型社区类型,虽拥有现代化城市社区的外观,但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村民就业能力、村民自治等方面发展较为滞后,在与城市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有着诸多不和谐,矛盾冲突较为复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解决乡村系列发展问题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城郊农村回迁社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农村社区形式,其良好治理必然会更加丰富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治理有效的内涵和意义,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度、形成良好互动的城乡关系,并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进而提升回迁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促进农村回迁社区的持久健康发展。本研究将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置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中,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蚌埠市T社区为调查样本,对其治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结合理论分析,探究T社区现存治理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已有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可能的创新点和文章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概念阐释及理论依据。核心概念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回迁社区和社区治理;理论依据有协同治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及城乡融合理论。第三部分为农村回迁社区治理概论,主要阐述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的特点,总结农村回迁社区现有的主要治理模式,梳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回迁社区的关系。第四部分是以蚌埠市T社区为案例,系统介绍T社区的治理现状,采用观察、个别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回迁村民对T社区治理的满意度。第五部分是关于T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探析。根据调研结果,T社区目前存在村级党组织领导力不强、回迁村民自治参与率低、物业管理与回迁村民需求矛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几方面的问题。以上问题的产生,与党建工作未能适应乡村治理变化、回迁社区物质和精神资源匮乏、基层政府权责定位模糊、多元主体协商机制不畅以及相关制度保障力度不足有密切关系。第六部分是将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中,为实现农村回迁社区“治理有效”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涉及到加强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提升回迁社区物业服务质量、畅通回迁社区协商治理机制、健全回迁社区治理制度及监督保障体系等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之下,“治理有效”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对蚌埠市T社区治理情况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农村回迁社区这一特殊社区类型的发展现状,总结更多关于农村回迁社区的治理经验,或可对同类型的社区治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种传刚[2](2021)在《城郊村的空间变迁研究 ——以枣庄市匡山腰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建筑从未像今天这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目前,处于城市近郊的乡村正被城市化这个庞然大物“吞噬”,一方面,城市化确实带给了人们更美好生活、更好发展,以及更多人生无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伴随着的是乡村的价值观念的庸俗、身份观念的模糊、乡村记忆的消除、人际关系的冷漠、民俗文化的消亡更是令人痛心。本研究从符号互动论视野切入,以城郊乡村空间变迁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分析社会形态,探讨建筑背后的驱动因素如何促使其进行转向与更新;另一方面分析乡村的空间形态,通过研究总结乡村空间形态的深层规律。在乡村综合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乡村的发展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涉及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物质空间更替、生活方式转变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演进,乡村在当代的空间诉求和社会组织已与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时期大不相同,其空间形态也在激烈地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本文的最后一章,通过对积极的自适应城乡发展——边界模糊、多主体互动参与——个体互动并构成“社会”、动态的均衡发展——社会经验中的自我、闭环的纠正机制——明确参照群体四个角度尝试探讨城郊村的空间发展。

任传建[3](2020)在《重构和整合:城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成兴兴[4](2020)在《农村社区能力、社区结构与动员能力的关系分析 ——一种社会空间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社区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它是一方小型的社会,将社会成员、国家和社会联系起来。自2006年起,我国就已启动了农村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中,农村社区动员能力的大小直观地反映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情况,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社区能力的大小以及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状况。但是,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当前农村社区的动员能力不能满足其建设要求,政府对农村社区的动员能力在下降甚至失效。因此,本研究将研究主题聚焦在农村社区的动员能力上,从社会空间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讨论农村社区内部的社区结构和社区能力与动员能力的关系来回答当前农村社区动员能力下降的问题,进而为我国农村社区动员能力的提升提供思路。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具有不同的动员能力,其中集镇型农村社区的动员能力最强,传统型农村社区的动员能力最弱。与此同时,不同农村社区内部的社区能力和社区结构也不同,其中集镇型农村社区的社区能力最强,传统型农村社区的最弱。进一步分析发现,社区内部的社区能力和社区结构对动员能力产生影响,其中,社区能力对动员能力的影响力大于社区结构对其产生的影响,且两者之间是正向的线性关系,即社区能力越强,动员能力则越强,因而导致社区能力最强的集镇型农村社区的动员能力也最强,而传统型农村社区与之相反。针对上述研究发现,要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社区社会动员能力,关键要从社区的内部着手,增强其内部的社区能力和社区结构,根据不同的社区内部资源和结构关系进行量体裁衣,运用不同手段开展动员,使动员效果达到最大化。

赵明明[5](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现状及其治理研究 ——以G街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关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优先支持城郊农村区域实现振兴。最早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也是多基于对城郊农村区域的观察,体现出城郊农村区域振兴的先行性。本文以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的现状及其治理为研究主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入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具体要求。“生态宜居”包含“生态”和“宜居”两个层面的要求,其中“生态”主要涉及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宜居”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在此基础上,对城郊涉农街道——G街道生态宜居现状及其治理进行具体案例分析。通过实地调研法,半结构化访谈法,真实了解G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现状,并从多主体治理角度出发,发掘其实现生态宜居的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成因分析。针对以上生态宜居的治理问题,借鉴国内优秀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城郊涉农街道实现生态宜居的多元化治理路径。首先,涉农基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基层政府行政人员学习和树立治理观念;建立健全街道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公私合作完善优质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涉农街道相关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投入资金参与生产生活污染整治工作。再次,涉农街道社会组织发挥基层服务作用: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提升社工的专业服务能力。最后,涉农街道居民发挥主体作用:提升街道居民思想文化素养;积极参与涉农街道公共事务;加大乡土文化宣传保护力度。

孙旭[6](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大都市城郊结合部空间发展的土地约束及其整治 ——以上海市三林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旺盛,使得城区空间格局不断向外围延伸,原本属于乡村的地区随着新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城市化的推进逐渐变为市区的范围。在这个空间格局演变的过程中,耕地不断被征用为建设用地,而处于边缘地带的城乡过渡区,大量村民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通过出租各类厂房、房屋、仓库等牟取经济利益,因此,在上海的城郊结合部,违法建筑、违法用地大量涌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极不合理与浪费。作为城市化进程中长期被忽视的边缘地带,开展对城郊结合部的土地整治显得尤为重要。2019年是十三五的末期,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土地整治更注重全域性,笔者根据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重点以及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选取了城郊结合部的三林镇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的三林镇是上海城郊结合部的典型地区,由于镇域空间格局的演变以及城市化的进程,城乡空间格局离散以及城郊结合地带各种违法现象的滋生,该地区土地约束问题及环境问题颇具典型。本文对三林镇区域发展各个方面的特征加以梳理,选取了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项目进行分析,通过对恒大综合市场、南阜商业大厦、L村三个代表性整治案例进行论证,分别分析各重点整治项目的土地约束与土地整治问题,整治成效以及整治后期土地利用规划,并从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出发总结了三林镇此次土地整治的预期成效。通过实践证明,三林镇的土地整治作为大都市城郊结合部相关地区整治的缩影,其在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土地整治技术运用缺失、城市建成区与乡村整治不同步、项目实施管理制度不完善、公众参与度低,值得其他背景类似的城镇借鉴。最后,本文针对现阶段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创新土地整治的技术管理方式;健全土地整治利用与规划协调发展;完善土地项目实施管理制度;构建共享及公众参与的土地整治机制。土地整治虽然是始于城市发展的需求,但它实现了资源与生态的双向运作,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必然选择,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项晓华[7](2018)在《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建设研究 ——以Y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Y区处在城镇化特征较明显的城郊结合部,既保留了农村的属性,又有城市的特征。其管理困境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痛点,所以能否管理好城郊结合部意义重大。因此本文探讨的问题是:通过将其社区化,并以广泛运用于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来解决城郊结合部的管理问题是否具有可行性?其运行的逻辑如何?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境,以及治理的路径何在?通过对Y区实地调研与研究发现,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逻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对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实践;是以社区单元网格为载体,以网络信息技术为管理手段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基于此Y区社区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二是,由于网格化的社区管理是在没有改变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仍未能避免对传统的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所以存在着“威权体制”下的政权结构和行政化倾向的社会管理特性;以及“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管控性质的隐性内在运行逻辑。这种科层制下重管制、轻服务的社会管理模式有悖于民主制下社区自治的本质要求,从而阻碍社区的发展。要使社区网格化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城郊结合部建设,则要以社区自治为目标,进一步基于再造理论对社区管理从体制、机制;社区组织架构;社区业务流程及社区人、财、物等各要素进行深度再造优化。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服务的效能。

吴越菲[8](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张成章[9](2017)在《浙江兰溪黄湓村更新 ——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在乡村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之下。传统村落不仅仅是一种空间结构和物质形态,同时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在传统村落的生活中,亲切的邻里关系、丰富的公共活动也同样描绘了理想生活图景的一个片段。在新时代下,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实现村落城镇化转型的同时,找到一种可行的方式,保留和延续传统村落中的物质和文化内核,实现村落的有机更新,这便是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在广大的传统村落中,本文选取了靠近城市的城郊村落作为研究的对象。城郊村落除了具有传统村落的特征之外,还由于靠近城市边缘而存在城市扩张挤压、人员和能量被迫流失等问题。本文探索了一种适合于城郊村落聚落更新的更新模式,并以黄湓村有机更新的项目为例,具体阐释这种更新模式的内涵。经过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借鉴,并针对中国当下条件下的城郊村落现状,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应运而生。“宜居”呼唤了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的提升,“田园”则要求保持村落最宝贵的聚落特征。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包含四个策略,即点位带动、社区营造、设施提升、环境提升。点位带动即在更新项目启动之初,充分挖掘村落资源,吸引潜在的村内村外人群,为村落的更新带来更多能量,包含点位选取、点位策划、动线组织三项内容。社区营造策略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建筑师和规划师的视角来研究社区营造的空间基础,包含组团形成、组团演变、空间塑造三项内容。设施提升关注传统村落的交通、居住、配套服务设施,探索如何在更新的过程中完善村落的新陈代谢和养分补给,包含路径重组、功能植入、房屋更新三项内容。环境提升主要针对村落的物质环境,探索如何通过建筑和规划的手段提升环境的舒适度,包含绿化梳理和风貌协调两项内容。本文通过黄湓村的村落更新项目具体阐述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黄湓村位于浙江兰溪,既具有传统村落的聚落资源,又位于城区边缘,面临多项发展难题。在应用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时,进一步探索了模式中各项策略和内容的内涵,检验了其可行性,并完善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

陆传英[10](2017)在《城乡结合部分类治理研究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区域,其良好治理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目前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治理对策的“同一化”与多样化的城乡结合部不相适应,亟需对城乡结合部进行分类治理。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城乡结合部的分类为前提,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的原则,以北京市朝阳区的城乡结合部为例,探讨了城乡结合部问题发展的规律和分类治理框架,并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分类治理的路径和对策。论文在城乡结合部最终会发展为城区的基本假设基础上,首先明确了城乡结合部的治理目标,即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其次,依据城乡结合部梯度发展的特征,以“非农用地”、“非农产业”、“非农人口”和“非农管理”等四个指标,将城乡结合部分为城市化城乡结合部、典型城乡结合部和城区化城乡结合部,并分析了每类城乡结合部的基本特征。再次,通过对城乡结合部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与归纳,从中筛选出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治理对象这三个主要的治理要素并据此建立分类治理的基本架构;复次,以朝阳区城乡结合部为例进行分类并以其中一个乡来分析每一类型治理路径和治理模式;最后,对城乡结合部分类治理在其他城市的运用进行展望及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其他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的有效治理提供思路。

二、关于城郊结合部农村城市化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城郊结合部农村城市化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研究 ——以蚌埠市T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综合评述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二、文章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阐释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概念阐释
        一、乡村振兴战略
        二、农村回迁社区
        三、社区治理
    第二节 理论来源
        一、协同治理理论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三、城乡融合理论
        四、社区社会资本理论
第三章 农村回迁社区治理概论
    第一节 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的特点
        一、治理主体方面
        二、治理内容方面
        三、治理对象方面
        四、治理制度方面
    第二节 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的主要模式
        一、“撤村建居”模式
        二、“镇管社区”模式
        三、“物业+村治”模式
    第三节 乡村振兴与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的关系
        一、乡村振兴是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的重要战略背景
        二、农村回迁社区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三、良性互动:优化治理,建设和谐基层社会
第四章 蚌埠市T社区治理现状分析
    第一节 T社区概况
        一、T社区的形成机制
        二、T社区的主要特点
        三、T社区的治理效果
    第二节 T社区治理村民满意度调查
        一、调查问卷及访谈设计
        二、T社区治理村民满意度分析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蚌埠市T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探析
    第一节 蚌埠市T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村级党组织领导力不强
        二、回迁村民自治参与率低
        三、物业服务与村民需求存在矛盾
        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第二节 蚌埠市T社区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党建工作未能适应乡村治理变化
        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不畅
        三、回迁社区治理资源支撑不足
        四、基层政府权责定位模糊
        五、回迁社区治理的制度保障力度不足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纾困途径
    第一节 加强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
        一、以政治引领坚定乡村振兴正确方向
        二、以服务理念提升回迁社区治理能力
    第二节 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多渠道增强回迁村民公共意识
        二、健全基层政府政策执行机制
        三、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四、壮大回迁社区治理人才队伍
    第三节 提升农村回迁社区物业服务质量
        一、转变工作理念,改善工作方法
        二、加强信息公开,拓宽意见反馈渠道
    第四节 畅通农村回迁社区协同治理机制
        一、理顺农村回迁社区治理主体关系
        二、规范农村回迁社区协同治理程序
    第五节 健全农村回迁社区治理制度及监督保障体系
        一、精细化农村回迁社区治理制度
        二、健全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监督保障体系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T社区治理村民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2)城郊村的空间变迁研究 ——以枣庄市匡山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城市郊区
        1.5.2 城郊乡村
    1.6 研究现状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和城郊乡村空间变迁的研究与发展
    2.1 符号互动论的研究与发展
        2.1.1 心灵、自我和社会
        2.1.2 情境定义
        2.1.3 符号互动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2 参照群体理论
        2.2.1 参照群体的内涵
        2.2.2 参照群体的两个基本维度
        2.2.3 参照群体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乡村变迁的现状和问题
        2.3.1 便利性提高——物质生活
        2.3.2 核心性解体——价值转换
        2.3.3 粗暴式消除——记忆抹平
        2.3.4 断裂式生长——推倒重建
    本章小结
第3章 符号互动论下的城郊乡村空间变迁解析
    3.1 建筑表象下的变迁
        3.1.1 城郊乡村社会结构变迁
        3.1.2 城郊乡村价值观念变迁
    3.2 建筑过程的动态变迁
        3.2.1 互动下的整体形态
        3.2.2 整体形态下的个体空间
        3.2.3 互动割裂的两个阶段
    3.3 建筑参与群体的扩大
        3.3.1 建筑类型的多样化
        3.3.2 个体类别的扩大
        3.3.3 参照群体的变迁
    3.4 变迁下的具体空间——以人居空间为例
    本章小结
第4章 符号互动论下的城郊乡村空间建设营造策略
    4.1 积极的自适应城乡发展——边界模糊
        4.1.1 自然边界
        4.1.2 社会边界
        4.1.3 文化边界
        4.1.4 边界发展
    4.2 多主体互动参与——个体互动并构成“社会”
        4.2.1 乡村自发性建造体系
        4.2.2 外组织下的建造体系
        4.2.3 互动参与下的建造体系
    4.3 动态的均衡发展——社会经验中的自我
        4.3.1 各建筑类型的记忆时效性
        4.3.2 各年龄人群的记忆时效性
    4.4 闭环的纠正机制——明确参照群体
        4.4.1 提取精神依托载体
        4.4.2 适应当下形势发展需要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毕业设计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4)农村社区能力、社区结构与动员能力的关系分析 ——一种社会空间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社会动员理论的研究现状
        1.2.2 我国农村社区动员能力的现状
        1.2.3 我国农村社区动员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社会空间理论
        2.1.2 社区社会资本理论
    2.2 核心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2.2.1 概念界定及操作化
        2.2.2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第3章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1 数据来源
    3.2 变量选取与测量
        3.2.1 变量的选取
        3.2.2 变量的测量
    3.3 样本描述
        3.3.1 被访样本简介
        3.3.2 被访对象基本特征分析
        3.3.3 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分析
第4章 农村社区动员能力的实践特征及差异分析
    4.1 农村社区动员能力的实践特征
        4.1.1 动员主体多元化
        4.1.2 动员媒介网络化
        4.1.3 动员方式多样化
    4.2 不同农村社区动员能力的差异分析
        4.2.1 动员参与维度的差异
        4.2.2 社区建设效果维度的差异
        4.2.3 社区类型的动员能力差异
第5章 社区能力、社区结构与社区类型的关联分析
    5.1 农村社区的社区能力分析
        5.1.1 农村社区能力的总体状况
        5.1.2 不同类型社区的社区能力状况
        5.1.3 不同类型社区的社区能力比较
    5.2 农村社区的社区结构分析
        5.2.1 农村社区结构的总体状况
        5.2.2 不同类型社区的社区结构状况
        5.2.3 不同类型社区的社区结构比较
    5.3 三种类型农村社区能力与社区结构的差异分析
        5.3.1 社区能力的差异分析
        5.3.2 社区结构的差异分析
第6章 社区能力、社区结构和社区类型与动员能力的关系分析
    6.1 社区能力与动员能力的关系分析
    6.2 社区结构与动员能力的关系分析
    6.3 社区能力、社区结构和社区类型与动员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7章 研究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7.3.1 创新之处
        7.3.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现状及其治理研究 ——以G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1.5.1 研究方法
        1.5.2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郊涉农街道的概念及特征
        2.1.2 治理的概念及特征
        2.1.3 生态宜居的概念及内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应用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应用
第三章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现状与要求
    3.1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现状
        3.1.1 农村整体上生态宜居治理的基本情况
        3.1.2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先行性
    3.2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要求
        3.2.1 生态宜居的要求
        3.2.2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需求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实证分析——以G街道为例
    4.1 G街道简介
    4.2 G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现状分析
        4.2.1 街道人居环境现状
        4.2.2 街道人文环境现状
        4.2.3 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4.2.4 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4.3 G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问题分析
        4.3.1 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
        4.3.1.1 行政人员治理观念尚不深入
        4.3.1.2 人居环境污染整治力度不足
        4.3.1.3 优质基础设施供给较为缺乏
        4.3.2 企业治理存在的问题
        4.3.2.1 企业违规违法排污情况尚存
        4.3.2.2 参与污染整治工作相对较少
        4.3.3 社会组织治理存在的问题
        4.3.3.1 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不能满足
        4.3.3.2 社工服务的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4.3.4 街道居民治理存在的问题
        4.3.4.1 参与街道治理积极性不高
        4.3.4.2 服务类活动的参与度较低
        4.3.4.3 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不足
    4.4 G街道生态宜居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4.4.1 政府因素: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不充分
        4.4.2 企业因素:规范化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
        4.4.3 社会组织因素:参与公共服务力量较弱
        4.4.4 街道居民因素:思想文化素养相对较低
第五章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借鉴
    5.1 洪塘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5.1.1 洪塘街道概况
        5.1.2 洪塘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5.2 大面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5.2.1 大面街道概况
        5.2.2 大面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5.3 汤山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5.3.1 汤山街道概况
        5.3.2 汤山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第六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的多元化治理路径探析
    6.1 涉农基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6.1.1 行政人员学习和树立治理观念
        6.1.2 建立健全街道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
        6.1.3 公私合作完善街道优质基础设施建设
    6.2 涉农街道相关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6.2.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6.2.2 投入资金参与生产生活污染整治工作
    6.3 涉农社会组织发挥基层服务作用
        6.3.1 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
        6.3.2 提升社工的专业服务能力
    6.4 涉农街道居民发挥主体作用
        6.4.1 提升街道居民思想文化素养
        6.4.2 积极参与涉农街道公共事务
        6.4.3 加大乡土文化宣传保护力度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 G 街道生态宜居情况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6)新时代背景下大都市城郊结合部空间发展的土地约束及其整治 ——以上海市三林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土地约束研究梳理
        1.2.2 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梳理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郊结合部
        2.1.2 土地约束
        2.1.3 土地整治
        2.1.4 环境整治
        2.1.5 拆违
        2.1.6 土地整治与环境整治概念辨析
    2.2 理论基础
        2.2.1 新时代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城市更新理论
第3章 空间演变:三林镇城郊结合部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发展过程
    3.1 三林镇行政区划演变
    3.2 三林镇城市化的演变过程
        3.2.1 中心城市化阶段
        3.2.2 郊区城市化阶段
        3.2.3 城乡空间融合阶段
    3.3 三林镇土地利用演变历程
        3.3.1 耕地数量
        3.3.2 土地用途
        3.3.3 空间结构
第4章 土地约束:三林镇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
    4.1 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
        4.1.1 人口发展进入平稳期
        4.1.2 经济发展增速减缓
        4.1.3 第三产业强劲支撑
        4.1.4 城市发展向农村蔓延
    4.2 空间发展的困境
        4.2.1 城乡融合空间结构离散
        4.2.2 城乡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差异性大
    4.3 土地约束问题
        4.3.1 违法、违章建筑束缚土地空间
        4.3.2 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4.3.3 土地污染问题严重
第5章 土地整治: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腾笼换鸟”
    5.1 三林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概况
        5.1.1 整治渊源与历程
        5.1.2 整治理念的转变
    5.2 三林镇土地整治的重点项目
        5.2.1 恒大市场:从建材市场到综合用地
        5.2.2 南阜大厦:从低端商业到生态用地
        5.2.3 L村:从违法建筑到美丽庭院
    5.3 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土地整治的预期成效
        5.3.1 城乡空间融合发展
        5.3.2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5.3.3 生态环境优化
第6章 继往开来:三林镇土地整治过程中的不足
    6.1 创新发展瓶颈:整治技术运用缺失
    6.2 统筹协调短板:城乡整治不同步
    6.3 可持续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噬需优化
    6.4 共建共治共享不足:公众参与度低
第7章 新时代大都市城郊结合部土地整治的建议
    7.1 创新土地整治的技术管理方式
    7.2 健全整治的利用与规划协调发展
    7.3 完善项目的实施管理制度
    7.4 构建共享的公众参与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建设研究 ——以Y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
        1.2.2 国外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区网格化管理:基于再造理论之分析框架
    2.1 社区与网格化
    2.2 再造理论与社区网格化管理
        2.2.1 再造理论的源起
        2.2.2 社区网格化管理
第3章 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Y区的实践分析
    3.1 Y区的基本概况
    3.2 Y区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源起
    3.3 Y区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
    3.4 Y区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成效
第4章 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逻辑
    4.1 国家治理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实践
    4.2 以社区单元网格为载体,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管理模式
    4.3 威权体制下的政治结构与行政化倾向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4.4 “稳定压倒一切”的社会维稳管控模式
第5章 社区自治:城郊结合部社区建设与治理路径
    5.1 再造社区
        5.1.1 转变社区管理理念
        5.1.2 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
        5.1.3 完善社区组织架构
        5.1.4 再造社区业务流程
        5.1.5 引入多元社区参与主体
        5.1.6 优化配置社区资本
        5.1.7 改善社区环境
    5.2 以社区自治为目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三) 研究意义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业转移人口
        (二) 市民化
        (三) 选择性市民化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三、未尽的探索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附录三: 访谈大纲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后记

(9)浙江兰溪黄湓村更新 ——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新时代下的村落更新问题
        1.1.1 村落的意义
        1.1.2 中国的乡村建设
        1.1.3 以旅游为导向的村落开发
        1.1.4 以风貌为导向的村落修缮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村落更新问题的发展趋势
    2.1 聚落更新的意义
    2.2 城郊村落的独特性
        2.2.1 城郊村落的演进和更替
        2.2.2 城郊村落带来的发展机会
    2.3 相关理论借鉴
        2.3.1 有机更新理论
        2.3.2 自组织理论
        2.3.3 协同进化模型
        2.3.4 社区营造理论
        2.3.5 理论借鉴总结
    2.4 相关案例综述
        2.4.1 德国巴伐利亚州村落更新
        2.4.2 束河传统村落更新
    2.5 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的提出
        2.5.1 定义
        2.5.2 点位带动
        2.5.3 社区营造
        2.5.4 设施提升
        2.5.5 环境提升
        2.5.6 聚落更新模式的执行方式
第3章 黄湓村的现状与问题
    3.1 黄湓村概述
    3.2 黄湓村的特征
        3.2.1 资源
        3.2.2 挑战
    3.3 黄湓村的问题
        3.3.1 城市发展带来的空间割裂
        3.3.2 物质环境条件无法满足当代生活要求
        3.3.3 村落特色挖掘不足导致活力缺乏
        3.3.4 问题之间的联系
    3.4 公房——黄湓村更新的切入点
        3.4.1 黄湓村现状公房分布
        3.4.2 房票——私房改造的可能性
第4章 黄湓村聚落更新内容
    4.1 黄湓村聚落更新概述
        4.1.1 聚落更新的操作范围与更新内容
        4.1.2 总体规划与区块分划
    4.2 村落尺度下的聚落更新规划
        4.2.1 点位选取
        4.2.2 点位策划
        4.2.3 动线组织
        4.2.4 路径重组
        4.2.5 功能植入
        4.2.6 绿化梳理
    4.3 组团尺度下的聚落更新设计
        4.3.1 组团形成
        4.3.2 组团演进
        4.3.3 房屋更新
        4.3.4 空间塑造
        4.3.5 风貌协调
    4.4 黄湓村聚落更新的可操作性和潜在问题
        4.4.1 可操作性论证
        4.4.2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5 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中内容的关联性
        4.5.1 更新模式中各项内容在设计流程中的相对位置
        4.5.2 更新模式中内容之间的影响与联动
        4.5.3 更新模式中的资金流动
第5章 城郊村落聚落更新的再思考
    5.1 城郊村落的未来
    5.2 对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的思考
    5.3 建筑师的介入在聚落更新中的意义
    5.4 传统村落聚落更新的愿景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设计图纸
附录 B黄湓村规划范围及重点建筑测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城乡结合部分类治理研究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乡结合部演变机理与发展进程
    2.1 城市化及其发展进程
    2.2 城市化推进与城乡结合部的形成
    2.3 城乡结合部发展进程
第三章 城乡结合部的分类标准与类型分析
    3.1 城乡结合部的分类标准与类型划分
    3.2 朝阳区城乡结合部的类型分析
        3.2.1 朝阳区城乡结合部的现状
        3.2.2 朝阳区城乡结合部的基本类型
        3.2.3 朝阳区城乡结合部的类型分布及其契合度
第四章 治理与城乡结合部治理的应然分析
    4.1 治理与治理架构分析
        4.1.1 治理与治理架构
        4.1.2 城乡结合部的治理要素与治理架构
    4.2 城乡结合部发展定位与治理目标
        4.2.1 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定位:城区VS新农村
        4.2.2 治理目标
    4.3 城乡结合部分类治理的基本架构
        4.3.1 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4.3.2 城乡结合部分类治理的基本架构
第五章 朝阳区城乡结合部的分类治理
    5.1 朝阳区各类型城乡结合部的治理现状
        5.1.1 城市化城乡结合部治理: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
        5.1.2 典型城乡结合部治理:经济转型与城市化改造
        5.1.3 城区化城乡结合部治理:公共服务与多元合作治理
    5.2 朝阳区城乡结合部治理变迁的基本逻辑
        5.2.1 治理问题的梯度发展
        5.2.2 治理主体的梯度发展
        5.2.3 治理工具的梯度发展
    5.3 朝阳区城乡结合部各类型的治理路径分析
        5.3.1 城市化城乡结合部的治理路径
        5.3.2 典型城乡结合部的治理路径
        5.3.3 城区化型城乡结合部的治理路径
第六章 城乡结合部分类治理的前景与挑战
    6.1 分类治理在其他城市的运用前景
    6.2 分类治理面临的挑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关于城郊结合部农村城市化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研究 ——以蚌埠市T社区为例[D]. 彭蕊.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1)
  • [2]城郊村的空间变迁研究 ——以枣庄市匡山腰村为例[D]. 种传刚.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重构和整合:城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策略研究[D]. 任传建.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4]农村社区能力、社区结构与动员能力的关系分析 ——一种社会空间的分析视角[D]. 成兴兴. 南昌大学, 2020(01)
  • [5]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现状及其治理研究 ——以G街道为例[D]. 赵明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新时代背景下大都市城郊结合部空间发展的土地约束及其整治 ——以上海市三林镇为例[D]. 孙旭.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建设研究 ——以Y区为例[D]. 项晓华. 南昌大学, 2018(12)
  • [8]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9]浙江兰溪黄湓村更新 ——以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D]. 张成章. 清华大学, 2017(04)
  • [10]城乡结合部分类治理研究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D]. 陆传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郊区边缘地区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