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

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

马其南[1]2016年在《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在全球化、现代性、科学技术相互交织的当代语境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政治民主化的挑战和机遇,面临着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还面临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深刻变革带来的诸多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实现创新与发展。全球化成为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一个更宏大、更广泛的时空境域,教育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教育形态由现实走向现实与虚拟的共在,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与拓展,方法体系和话语构建逐渐成熟。交往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是人的生存和社会化的根源和动力所在,体现人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是处于现实社会交往关系中进行交往活动的人。人在交往中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交往式存在。可见,交往就成为实现时代精神、哲学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关键要素,也将是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困境和难题的新视角。交往视域涵义丰富,是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基础,借鉴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多学科交往理论,建构起来的一个包含交往活动、交往关系、交往形态、交往境域的多元范畴。把交往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视野,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从建构交往理论维度、关注大学生的交往世界、关注虚拟交往、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拓宽视野,开阔思想,提出新的发展理路,以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常态中获得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回应时代进步、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诉求中显露勃勃生机,彰显迷人魅力。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虚拟与现实共在的整体性形态特征,具有关系性、开放性、生成性、共在性的思维特征,在实践向度上体现交互主体性、根植于生活世界、彰显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教育内容的发展,在精神层面上丰富了中国精神教育,在素养层面上拓展了虚拟交往中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教育的内容。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单向灌输与对话教育相融合、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融合、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方法,体现方式方法的创新。在话语构建方面提出四个方面的新要求:营造双声语境、实现主体话语平等、满足大学生对话语的期待、发挥情感话语的疏导作用。交往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一个与诸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密切相关的共同课题。把交往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将有效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交往缺失”的现实问题,回应全球化时代背景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诉求。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通过对话与沟通进行精神交流,在有关人生目的和意义等价值观问题上达成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并将这种共识内化为各自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积极关照,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张璐[2]2012年在《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意义重大的一种教育形式,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其积极作用发挥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和成效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交往理论重点在研究交往的意义、交往实现的基础、交往实现更有利的形式等,它的引入,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成效的提高提供有益的指导。人是社会的人,交往是人们之间发生各种社会关系的中介,是人类特有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彼此的交往。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一种社会实践,从属于教育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行为。用马克思交往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样一种特殊的教育交往活动具有可行性;用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科学性;用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交往的方式方法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马克思交往理论建立在前人交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强调交往实践观,并将交往分为两种最基本的类型: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具有实践性、目的性、互为主体性、客体中介性等特征。本文分析得出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四项有效交往影响因素,即实践、生产力、以人为本和社会生活,这四项要素是马克思交往理论中能够加强交往效果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理念以及新的内涵,本文立足于当今社会交往及高校中交往现状,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方式和载体现状,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模式,即在马克思交往理论指导下,吸收各交往模式精华,根据教学目标、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选用科学的教学内容匹配社会现实问题,对应学生实际需求,保证教学的实效性。论文的最后以四项马克思有效交往影响因素对应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是为了加强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姜丽丽[3]2008年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极其复杂的,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又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面临着如何回应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可以说,网络不仅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而且日益被作为重要阵地加强建设。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但研究和探讨大多侧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方式方法和技术层面,对加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依据,继而对大学生网络信息使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劣势以及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跟挑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高认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加强校园网建设,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整合教育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完善网络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胡凡刚[4]2006年在《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信息化背景、学习理论背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背景下,人们追求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效果的最大化,基于网络的教育虚拟社区这一全新的教育时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总体而言,教育虚拟社区还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教育虚拟社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产生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规律的正确认识,缺乏对教育虚拟社区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策略和方法,这呼唤着揭示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规律的理论和方法的出现。本课题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本研究将有利于利用教育虚拟社区实践平等、协作、共享的新型教学与学习新模式,为教育虚拟社区建设提供可操作的原理、策略与方法。 在自己教学科研一线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认知科学、教育技术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教育虚拟社区这一具有技术特征和社会人文特征的人机共生系统。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社区概念内涵之影响因素的考察,提出了从社区到教育虚拟社区演变的内在逻辑是人的本性需求:追求建立美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满足需要,促进发展。 通过考察国内外教育虚拟社区的典型个案,揭示了教育虚拟社区是否具有生命活力的关键是“交往”。论文对“交往”进行了理论与历史考察,并以此为指导,系统阐述了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要素、过程、动因机制、基本原则与规律,并提出了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的框架和层级塔,认为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不是传统课本和课常教育的网络搬家和网上移植,而是社区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虚拟文化环境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认识有利于学习与交往、认知与情感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实现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真、善、美有机统一的价值诉求,我们应该从更高层级上揭示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过程和规律,完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虚拟社区建设实践。

蔡逢茜[5]2017年在《基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观视域下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文中提出在社会与文化深层转型的今天,多元文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交往中不断交换和改善自身的价值观,和谐、以人为本的交往理性观念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普遍认同。当前,在我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产生紧张、不和谐、甚至冲突等异化现象,影响到学校的育人环境和正常师生关系,颠覆了传统的尊师重道的观念,而且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实效性都带来了不可低估阻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成为众多学者,尤其是教育一线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教育诉求。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师生和谐关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平等、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所营造出爱的教育氛围会产生超越教育本身的良好效果。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时代发展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课题研究选取了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观为观察、分析问题的视角,在阐述了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观主要内容和思想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师生关系存在的各种异化状态,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认为主体间性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价值追求,对话性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交往方式,生活性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现实基础。遵循以人为本、主体间性、对话理性、互惠共享的原则,注重师生交往的话语转向、方式改进、情感构建和环境营造,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符合现时代需求的和谐师生关系。

杨美新[6]2015年在《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重要任务。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高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然而,在传统、现代集于同一时空的复杂境遇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创新,创新要从转变思维开始。以经典科学为基础的简单性思维,追求还原性、实体性、封闭性、程序性、精确性,而20世纪兴起的复杂性科学及蕴于其中的复杂性思维,则更加关注事物与系统的非线性、整体性、开放性、过程性、模糊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引入足够强的负熵流,实现系统从混沌有序到新的混沌新的有序循环发展。在封闭权威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客观历史原因,简单性思维主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然而,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简单性思维的过度运用,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主体迷失、教育内容抽象、教育方式僵化、教育评价单一、教育过程机械等问题凸显,本应鲜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它本真的绚丽色彩。人的复杂性的发现,环境复杂性的升级以及价值多元时代的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走向复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在其内部表现为主体、过程以及结果的复杂性,在其外部表现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的复杂性,在其系统运行方面表现为组分、结构以及功能的复杂性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整体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开放性、自组织性、生成性等复杂性特点。基于此,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用复杂性思维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显得尤为重要。复杂性思维的引入,促使人们把目光从摒弃偶然与混沌等“例外的东西”的理想状态,转向更为真实、丰富、可亲可感的真实图景,人们开始采用一种整体性的、包容了简单性与复杂性的复杂思维方式重新解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世界和教育实践。首先,从宏观方面上来说,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张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为前提基础,又要充分激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促使其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自身对自身的教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其次,从微观方面来说,正是由于教育主体的非理性因素、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育意义的潜在多变性等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因此,可以通过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完善运行策略,综合教育方法、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共进以及转换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回归。最后,从技术实现方面来说,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媒体、MOOC为代表的复杂性思维的技术手段,以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及技术做支撑,既可以为教师提供更高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又可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破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巨系统难题,实现简单经验型向系统科学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路径。

林辉春[7]2012年在《交往视域中的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教学实践智慧是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日常教学实践活动的支撑与保障。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与教学素养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程度和交往的深度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素养高低的核心和关键,决定着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和语文教师教学素养的不断提高。本研究全力关注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交往性发展问题,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究:为什么要探讨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哪些?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内容主要有哪些?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如何实现交往性发展?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前提性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理论基础问题,第叁个问题是本体性问题,第四个问题是策略性问题。本研究主要使用文献分析、调研以及比较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本文主要包括导论、四章正文和结论。导论主要阐述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并对论题的主要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第一章对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审视与反思。本章主要从“人的失落”与范式转换视角探讨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问题,提出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在发展上由对象性走向交往性。我们认为,从人的发展视角看,通过现实与理性审视,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存在封闭、被动与肤浅问题,这些问题源于认识论哲学;从交往性发展视角看,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预示了教学实践范式从对象性向主体性转换,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研究了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从实践视角对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基点进行论述,然后借助“马克思交往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以及“巴赫金与马丁·布伯对话理论”对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根本进行阐释,最后基于发展视角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体间性理论”以及“生命哲学理论”等方面对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诉求进行探讨。第叁章对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本体进行探析。本章主要探讨了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内涵、本质、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本体问题的探讨,力求深入发展内部,为进一步找准发展路径与策略提供坚实的理论性支撑与认识论基础。第四章寻求与思索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未来路径。本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从教学反思、同伴合作、优秀课例以及师生交往等方面深入探讨发展的路径,并提出具体的策略。结论简要阐述了交往视域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研究的必要性,陈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岳伟[8]2002年在《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文中提出本文从分析教育世界中人的失落入手,认为现实教育的弊端是其工具化。文章并不否认把教育当作工具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但用工具性的操作方式把受教育者塑造为工具,这是本文所反对的。因此,本文所说的工具主义教育一方面是指教育把培养塑造工具作为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是指教育用主体改造客体、人对物的操作方式来塑造人,从而使教育成了与生产性、工具性毫无差别的技术操作行为。工具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是近代的认识论哲学,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哲学关注的是主体是怎样认识、改造客体的,以认识论哲学为指导,教育便把培养人对外部世界的占有能力作为目标,用训练、灌输等“高效率”的技术手段使工具化的人速成,从而偏离了对人的完整性进行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从关注主体是怎样认识客体到关注一个主体是怎样与作为另一个主体的他者想接触的,这是当代哲学的转向。交往理论预示着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向,以哲学为路标的教育也应把握这一哲学走向。 交往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教育及教育世界中的人带来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教育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开展的,因此,教育属于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而不是人与物、主体与客体间的工具性行为;教育应遵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伦理规范,而不是人与物之间的技术规则。为适应共生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交往内在本质的规定,教育交往不是为了塑造单子化的个体主体性,而是生成一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在师生交往中生成的,是在知识对话与情感沟通中实现的。由于教育交往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为了使交往行为的发生,必须创设有效的教育言说语境;由于交往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的,因此必须改变教育者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的物化思维方式,让他们用一种生成性的人学思维来看待受教育者。这样,教育交往理论使可以在教育实践中扎下根基。 以上是本文的写作思路,文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教育中人的缺失进行现象分析根源探索;第二部分探讨交往理论与教育的重新理解问题。把教育归属于交往行为并进行理论论证;第叁部分论述了教育交往的一个核心命题——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中交往行为的意义就在于此;第四部分是对主体间性生成的具体途径——知识对话与情感沟通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是基于知识观的变革把知识灌输变为知识对话,另外,针对教育中情感的缺失,提倡加强情感沟通。第五部分是教育交往理论如何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对策探讨,针对交往本身,文章提出了创设有效的教育言说语境,针对交往的主体,文章提出教育实践者要具备生成性的人学思维。

刘冬梅[9]2012年在《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困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关系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布鲁姆提出“人人都能学习”的观点,学生个体的差异是由于该学生所需的学习时间量与实际耗费的学习时间量的差异所致;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等方面都将变得十分相近。这就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了可能。从哲学的角度看,教育属于交往行为范式,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为一种交往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交往理论指出,交往双方要以平等的主体地位进行沟通交流,以“主—客—主”师生交往关系模式取代传统师生交往中的“主—客”二元模式,进而改进双方的行为,这就为转变“学困生”提供了一个研究视角。以马克思、雅斯贝尔斯、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代表,论文试图在交往理论框架中探讨“学困生”转化问题。基于叁个代表性交往理论的概括,论文探讨了交往理论的教育学意义,指出了教师与“学困生”交往的本质与意义、要素与类型、特征与过程,并据此构建了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理想模式。教师与“学困生”的有效交往以“学困生”积极情感的培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优势智力的开发、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为目标,以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为基础,以对话为形式,以师生间的理解为核心,以教师的赏识为关键,以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为媒介,包含叁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与改进阶段。准备阶段是实现有效交往的第一步;实施阶段是教师与“学困生”进行对话与互动阶段;评价与改进阶段是对师生交往效益的总结与检查,发现与“转化目标”的差距,并加以改进。叁个阶段详细阐述了教师与“学困生”交往的全过程。论文在建构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实证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案例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与“学困生”交往的现状,描述了教师与“学困生”对“交往行为”的态度、课堂交往行为和课堂外交往行为;同时以有效交往的模式为导向,诊断现实中教师与“学困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基于有效交往模式及现实中师生交往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教师层面、“学困生”层面、班级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孙小梅[10]2006年在《交往道德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在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在回顾前人关于中小学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新型道德教育模式——交往道德教育模式。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交往理论和交往伦理思想对于中小学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但是,人们较多地关注交往教育和交往教学,尚未对交往德育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在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交往伦理思想为指导,同时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和交往伦理思想,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交往道德教育问题,建构了交往道德教育模式,重点分析了交往道德教育模式的概念和价值,提出了交往道德教育模式的实施过程、实施原则、主要实施方法和实施的保障条件。 本文将“交往道德教育”的概念界定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共同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及有效性的德育规范,并主要借助于语言媒介,通过主体间精神层面上的交往,达到相互理解和一致,从而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道德的共同提升。交往道德教育模式就是在交往道德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据道德教育过程的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德育程序及其方法体系。 交往道德教育模式的实施过程包括构建道德交往情境、进行道德论证、开展以交往活动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活动、实现师生道德的共同发展;其实施原则主要有平等性原则、真诚性原则、语言中介性原则、交互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理解性原则;实施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辩论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这四种方法应相互补充、配合使用;交往道德教育模式的实施需要以下条件作为保障: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营造宽松的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氛围、促进师生主体问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相互理解、回归真实的社会生活。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充实和丰富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尤其在道德教育模式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个新的交往道德教育模式,具有明显的创新特色。该模式的提出,对于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现状,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有积极的启迪和借鉴。但是,本文主要则重于从理论层面上建构交往道德教育模式,其效果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在具体的实施方法、途径等方面也还有挖掘和拓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马其南. 辽宁大学. 2016

[2]. 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张璐. 南京农业大学. 2012

[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姜丽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4]. 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 胡凡刚. 华南师范大学. 2006

[5].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观视域下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D]. 蔡逢茜. 闽南师范大学. 2017

[6]. 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杨美新. 湖南大学. 2015

[7]. 交往视域中的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研究[D]. 林辉春. 西南大学. 2012

[8]. 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 岳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9].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策略研究[D]. 刘冬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10]. 交往道德教育模式研究[D]. 孙小梅. 广州大学. 2006

标签:;  ;  ;  ;  ;  

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