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癌痛患者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论文_贺静,王淑妙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癌痛患者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论文_贺静,王淑妙

贺静 王淑妙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 陕西 宝鸡 721008)

【摘 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对肿瘤癌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癌痛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药物均采用规范化药物镇痛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比较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癌痛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癌痛控制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癌痛;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813-01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癌痛是癌症晚期患者发生率比较高的临床症状之一[1],由于疼痛感较强因此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就目前的临床实践来看针对癌痛这一项的治疗,还属于临床上比较薄弱的环节;基于此,我院将从护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性探讨,分析将综合护理干预作用于癌痛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取得一定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癌痛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癌症患者且均伴有中、重度疼痛评分在4~10分;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平均年龄(60.2±5.9)岁,主要包括:宫颈癌4例,乳腺癌6例,肝癌12例,胃癌14例,肺癌24例;中度疼痛患者39例,重度疼痛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具备正常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且对我院的研究目的及过程知情并签署同意书;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症类型和疼痛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1)保证病房的清洁、安静和良好的通风条件,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2)以热情、真切的态度对待患者,对患者的情况给予最大的理解和包容;(3)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想法,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解决困难。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1)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疼痛专项护理小组,并组织小组内的成员进行系统的专项培训,普及癌痛规范化诊疗知识,建立疼痛管理制度和质控体系[2],对护理的全过程实施科学的监管,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所反馈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处理;(2)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全面的评估,每天固定一时间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以评估的内容作为第五生命体征绘制在体温单[3]上,如果患者在某一时间点出现疼痛明显增大的情况,护理人员应首先将患者的实际情况报告给主治医师,同时填写好疼痛护理单,待到医生给予患者针对性处理后再行疼痛评估;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每天护理人员交接班时应明确标注患者的疼痛分值,以免在护理中出现偏差;(3)心理疏导,由于疼痛感过于明显因此绝大多数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情绪,而通过研究发现,这些负面心理情绪的存在又会不同程度的降低患者的疼痛耐受力,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当疼痛明显时不要一味的进行忍耐,应该发泄出来或者将情况告知家属或医护人员,这样会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并不孤独,有一定的缓解疼痛的作用,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等内容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也能够有效稳定其心理情绪;(4)认识干预,健康教育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非常明显,但同时也是常规护理中比较忽略的一个环节,通过健康宣教让癌痛有一个比较基础的认识,有助于患者通过自身的判断确定疼痛的类型[4],最大程度的消除由于对疼痛的陌生和未知产生的心理恐惧;(5)持续质量改进干预,通过上述护理内容进行系统的护理,如果患者癌痛控制效果依旧不理想,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内讨论对护理的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在对护理的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直到护理体现效果。

1.3疗效评定标准

(1)疼痛缓解评定

本次研究采用0~10数字评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其具体分为4个级别;(1)无痛,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患者评分为0分;(2)轻度疼痛,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患者评分为1~3分;(3)中度疼痛,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的评分为4~6分;(4)重度疼痛,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的评分为7~10分。

(2)治疗依从性评定

研究中将患者治疗依从性具体的分为三个级别:(1)差,疼痛加重时服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服药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无法理解,不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2)良,接受医生制定的部分治疗方案,能够主动配合大部分护理措施;(3)优,完全接受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和各项护理措施。

其中优和良视为依从,差为不依从。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均>3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参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

组别 无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观察组(n=30)7(23.33%)18(60.00%)3(10.00%) 2(6.67%)

对照组(n=30)2(6.67%) 10(33.33%)10(33.33%)8(26.67%)

X210.884514.289316.035614.3977

P0.00090.00010.00000.0001

2.2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比较

经过资料整合,两组患者治疗后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参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组别 优 良 差 总优良率

观察组(n=30)19(63.33%)9(30.00%) 2(6.67%) 93.33%

对照组(n=30)11(36.67%)12(40.00%)7(23.33%)76.67%

X214.21512.197810.884510.8845

P0.00010.13820.00090.0009

3 讨论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来看,疼痛对于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针对此世界卫生组织也就癌痛制定了专门的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患者的疼痛感,效果始终不理想,当患者的疼痛感无法有效的控制时,其疼痛耐受力和治疗依从性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5],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理情绪都会受到波及,并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可以说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感,已成为了界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次研究以综合护理干预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护理涵盖了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和不同的方面,从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和治疗依从性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系统的护理后,两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和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研究结论在肿瘤癌痛患者的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该方法经过临床试验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霞,马丽梅. 综合护理干预在癌症患者疼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西部医学,2014,1(12):116-118.

[2]顾晓凤. 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2014,3(10):113-114.

[3]林晓珊. 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癌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1(02):111-112+116.

[4]宋伟伟,杨秀芹,惠静,左成红. 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5(12):174-175.

[5]何虹,胡晓莹,熊建球,李爱云,刘安文. 护理干预在癌症疼痛患者医嘱依从性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2(5):120-121.

论文作者:贺静,王淑妙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3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癌痛患者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论文_贺静,王淑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