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论文_苏文敏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论文_苏文敏

贵州省开阳县人民医院 550300

【摘 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护理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 以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患者的心理及其生理特征实施术后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治疗成效。结果 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为了避免以上并发症的发生,对48例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和伤残,并且在预后和康复效果上显著,治愈率达到100%(48/48)。结论 临床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降低了伤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并发症

前言

目前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几率较高,尤其好发于老年患者,这主要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的。因此,有效的提升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成了当下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目前在治疗手段上具有多样性,如动力髋螺钉治疗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手段,都必须重视和加强术后的护理,这是促进患者治疗和治愈,降低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下面我们将以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术后护理对治疗的促进作用,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以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的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3.5)岁,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致伤原因主要包括了摔伤和撞伤,手术方案主要包括了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其经皮外固定架固定术。并且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2.方法

(1)观察病情 加强患者的术后巡视,对患者的心电监护、神志变化、呼吸、体位、脉搏、血压、表情以及面色等情况密切观察,在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头晕、头痛、心口疼痛、健肢活动障碍、表情痛苦和四肢麻木的情况下,则应及时的告知主治医师,并对原因查找实施针对性处理[1]。并且还要对患者的患肢血液循环密切观察,并且还包括了观察患肢的感觉、肿胀、温度和颜色。对引流管通畅度、手术切口渗血、敷料脱落等情况密切观察,同时了解疼痛程度、引流液和渗血的量、颜色和性质,对患者的体位适时调整。

(2)基础护理 将患肢外展30度,并取中立位,做好下肢皮肤牵引,防止移位旋转。于术后两天取斜坡卧位,进食少量纤维素丰富、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并且摄入大量含钙物质,如海产品和骨头汤等。固定引流管,并且保持通畅性,对引流袋定时更换,并且加强引流管的保护,并对引流液的量和性质详细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疼痛护理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难受能力较差,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要给予患者止痛药物,但是要慎用哌替啶,避免抑制患者的呼吸,为了保证止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以止痛泵为主[2]。

(4)并发症的护理 一是预防褥疮,具体的方法是动作轻柔的使用便盆,或将布垫和柔软的纸铺设于便盆沿上,防止皮肤擦伤,对受压部位和腰背部采用酒精和红花油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向患者讲解配合的方法,即将双手放置于牵引架拉手上,并且用健侧下肢蹬床面,抬起臀部和上升,促进呼吸量和血液循环的改善。将体位逐渐由平卧位向坐立位改变,排除尿沉渣。保持皮肤和床铺的干燥和清洁,对患者定时的变换肢体位置和翻身,同时直到患者进行足趾活动、踝关节活动。二是预防深静脉血栓,一般术后4天内是高发期,而预防方法则是对患者的浅静脉充盈、肿胀、感觉、颜色和温度进行密切观察,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和下肢肌肉长收缩锻炼,将患肢抬高20°~25°,增强静脉回流[3]。对于行DHS手术的患者,锻炼的时间开始于麻醉消失之后,并且保证每小时十次,推行主动活动,不给予按摩,主要包括了主动髋、膝关节屈伸和小腿肌肉长收缩。并且停用低分子肝素和右旋糖酐,达到抑制静脉血栓形成和扩容的作用。在此后过程中,加强滴速的控制,避免发生肺水肿。三是预防坠积性肺炎,一般情况下,老年患者存在咳痰障碍,进而导致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故而必须保证病房的湿度和温度适宜,并且加强振臂练习,对咳痰效率较低者进行翻身叩背,保证2~3小时一次,或者是进行雾化吸入处理,保证痰液的稀释和咳出。四是护理消化和泌尿系统,主要是受患者肠蠕动缓慢和长期卧床因素的影响,使得便秘的发生几率较高,因此必须加强饮食指导,如多进食水果蔬菜、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日按摩腹部3次左右,促进肠蠕动,对便秘严重的患者给予开塞露等,建议患者多饮水,保证衣物和皮肤的清洁。指导患者练习排尿,对膀胱反射定时夹管训练,防止尿潴留产生。

(5)康复训练 使患者逐渐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度,术后前两天分别行股四头肌静止性收缩和关节、肌肉活动训练,3~7天行关节活动和腿部肌肉锻炼。一周左右开始行膝关节屈曲,两周行离床功能锻炼,并且保证运动量。4周之后行X线检查,对骨痂生长情况予以了解,进而掌握下地负重时间。

(6)出院指导 主要包括了合理饮食和预防再次损伤,并且做好定期的复查,并且保证髋部位置正确,并让患者加强出院后的康复练习。

二、结果

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为了避免以上并发症的发生,对48例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和伤残,并且在预后和康复效果上显著,治愈率达到100%(48/48)。

三、结论

临床上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必须在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和致残率,提升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郝耀,向川.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9:2406-2412.

[2]苏媚菊.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07:24-25+32.

[3]陶仕坤.不同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1,04:87-88.

论文作者:苏文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论文_苏文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