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探讨论文_陈可夏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探讨论文_陈可夏

铜陵方正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铜陵 244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速食、半成品食物开始流行起来,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因为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各种添加剂,例如着色剂、润滑剂等,这些添加剂或具有一定毒性,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塑料包装袋上的毒性迁移造成食物污染,而此时人们并没有对此有所察觉,食用食物后就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毒素长期积累影响人类健康水平,这也是近几年疾病种类增多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安全性

导言: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食品的生产销售离不开包装,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在食品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包装样式,对于食品包装行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个有效的产品包装不仅能够增加美观而且还能保护产品的内在品质。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研究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存在的安全因素及造成的危害已成了人们关注的课题。

1我国食品包装塑料制品安全性规定

2017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已将食品包装纳入到了食品安全的范围内,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食品包装被逐步提高到了和食品安全一样的高度。与此同时,食品包装的卫生认证和检验检测也成为了众多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我国同时还对食品塑料包装有针对性的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2006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签发了《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适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及塑料复合制品。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4月发布的《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18006.1-2009)以及《食品用塑料自粘保护膜》(GB10457-2009),自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2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2.1有害物质来源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来自塑料包装表面污染物,由于塑料易于带电造成包装表面微尘杂质污染食品;来自塑料包装材料本身的有毒残留物迁移,包括有毒单体残留、有毒添加剂残留、聚合物中的低聚物残留、老化产生的有毒物等;来自包装材料回收或处理不当带入污染物,不符合卫生要求,再利用时引起食品污染;来自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塑化剂、抗氧化剂、稳定剂、荧光增白剂、印刷油墨等,这些添加剂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大多数添加剂都可能构成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风险。

2.2有害物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塑料包装材料中的聚乙烯本身是不具备毒性的,但在用作薄膜食品袋时含有的聚乙烯单体乙烯具有低毒,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溶于油脂有蜡味,添加色素残留,回收制品污染物残留等。塑料包装材料中的聚丙烯制成薄膜材料用于食品包装可以替代玻璃纸,可用于含油食品包装,可以制成热收缩薄膜,用于食品热收缩包装,在其制膜时加入抗氧化剂等导致其中含有有害物质,对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后发现少量的可溴化物、氯化物、氧化物、甲醇以及甲醛,其中以甲醇和甲醛的危害最大,研究表明甲醇摄入量超过4g就会出现中毒反应,误服一小杯超过10g就能造成双目失明,引入量大就会造成死亡。基苯乙烯主要用于制造透明食品盒、水果盘、小餐具等,其残留物包括苯乙烯、乙苯、苯、甲苯、甲基苯乙烯等,其化学稳定性比较差,温度超过75℃-95℃就会释放出苯乙烯,对人体多项系统造成严重伤害。聚氯乙烯树脂是塑料包装材料的主要原料,再加以增塑剂、稳定剂等添加剂组成,其残留物包括氯乙烯单体、降解产物、添加剂等,单体氯乙烯具有麻醉作用,会引起人体四肢血管的收缩而产生痛感,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在肝脏中会形成氧化氯乙烯,与DNA结合会产生肿瘤,而其中加入的各种增塑剂具有致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聚偏二氯乙烯主要用于薄膜、食品肠衣制造,其残留物包括偏二氯乙烯单体,其代谢物为致突变阳性。丙烯腈共聚塑料中的丙烯腈单体会向食品中迁移,可以造成循环系统、肾脏损伤和血液生化物质的改变等。

2.3卫生标准

为了最大程度保证食品塑料袋的使用安全,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国家卫生部门颁发《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对食品包装采用的塑料材料标准进行规定,一方面为企业生产食品包装塑料袋提供理论知识,使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规定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检测人员的工作开展加以指导,质检人员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每一种类食品塑料包装袋的质量检测,只有符合要求的产品才能给予质量合格认证,否则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该种食品塑料包装袋在市面上使用,最大限度地为人们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3如何提高食品塑料包装的安全性

3.1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评估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防止劣质非法生产的塑料类食品包装流入社会,政府部门应加强食品包装材料及原材料的监督管理工作,注重源头防治,科学立法、公正执法,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逐步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

3.2开发新型食品塑料包装产品

随着国际环境标准IS014000的实施,新的降解塑料倍受人们关注。其中德国巴斯夫公司推出了品牌为ECOHEXD的脂肪族二醇与芳香族二羧酸聚合的降解聚酯树脂,可用于薄膜生产。国外专家们认为:当今世界塑料行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对塑料改性、塑料制品的涂布技术、废弃塑料的快速生物降解,以及塑料的回收再利用综合技术。

3.3加强社会宣传及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实践中要注意搜集和掌握各种塑料的鉴别方法,并宣传有关知识,应将鉴别方法在各类塑料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卫生标准中予以补充,使鉴别方法标准化。例如在鉴别塑料制品时,通常在塑料制品或包装的底部会有一个三角形符号,里面标有1-7的数字,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塑料容器的材质。如果数字是3(聚氯乙烯PVC),该包装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受热。数字5(聚丙烯PP)的塑料包装,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相对来说安全些。

4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安全性检测方法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过程,因为很多食品包装袋上的毒性迁移并不明显,有害物含量很小但不能够因为含量小就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毒性长期积累依然会对人类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所以无论检测难度多大,也是需要设计出合适的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另外,食品和食品模拟物对检测结果也具有一定干扰,所以在进行检测时需要采用高效预处理技术,才能保证有害物质的有效提取。进行检测之前,要根据各种塑料袋的材质区分采取相对应的浸泡剂对其进行溶出试验,然后测定浸泡液中有害成分的含量;溶剂的选择以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接触到的食品种类而定,模拟中性食品选择水作为溶媒,模拟酸性食品时选择4%醋酸作为溶媒,模拟碱性食品时选择碳酸氢钠作为溶媒,模拟油脂食品选择正乙烷作为溶媒,模拟含酒精的食品选择乙醇作为溶媒;实验时以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浸泡,测定浸泡液中溶出物总量、重金属、蒸发残渣以及各单体物质、甲醛等物质含量,就可以确定某一类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结语: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食品等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的产品非常重视。不仅对食品本身的品质提出了严格的卫生要求,而且对其包装也制定了很高的标准,不断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食品做出有效的规范。我国也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使我国的食品包装行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曲卉,李赫然,张馨.分析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44.

论文作者:陈可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探讨论文_陈可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