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区孕妇梅毒检测结果有反应性再确认的比较论文_孟宇,张迎久,李晔,孙艳艳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100043

【摘 要】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与TPPA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收集阳性血清标本88例,用TPPA 进行确认。结果 化学发光法检测 S/CO 为>5 的患者经 TPPA 检测为阳性的符合率均为 100.00%,而化学发光法检测检测 S/CO 为 1~5 的患者经 TPPA 检测为阳性的符合率较低为40.74%。结论 化学发光法法检测梅毒具有敏感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检验耗时短,适合大批量标本常规筛查,若化学发光法法检测阳性结果需进一步做 TPPA 进行确证。

【关键词】孕期梅毒;化学发光法;TPPA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系统、慢性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孕期发现或发生的梅毒称妊娠梅毒。孕妇感染梅毒如不进行治疗,可发生不良围产结局,如自然流产、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死产、新生儿死亡或婴儿感染,其发生率为36%~81%。本文用化学发光、TPPA等两种梅毒常用检测方法对检测出阳性血清标本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本地区近年来疑似感染梅毒的孕妇。

1.2方法

标本静脉血均采用促凝剂采血管采集静脉血 3 毫升,静置待凝,分离血清,24小时内检测,否则于-20℃冰箱内保存待测。先采用化学发检测,阳性用TPPA 复检,严格按照各自试剂盒中操作步骤进行检测,并在试剂盒有效期内使用。

2.结果

在化学发光法检验出梅毒阳性的88例孕妇中,用TPPA进行复检,阳性56例。其中复检样本内S/CO为1~5组、>5组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0.74%与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众多临床实验室采用化学发光法用于梅毒的初筛试验,因为 化学发光法自动化程度高,人为误差小,适合于大批量标本的筛查试验,但是由于 化学发光法敏感性高,对于低S/CO值标本会存在假阳性。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和孕妇的 CLIA 法敏感度高于TPPA,可能是由于梅毒螺旋体隐性感染所致,也可能是由于药物干扰引起的,特别是孕妇,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梅毒患者,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定期进行随访。本次实验中,88例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出梅毒阳性的孕妇中,TPPA复检后存在阳性56例,其中对于S/CO值较低的病例,假阳性率较高,显示出了 S/CO 为 1~5 的患者阳性符合率低的特点,说明 S/CO 较小时极易出现误诊,因此临床需对此类患者进行重点复查。TPPA法有着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目前公认的梅毒检测的确证方法,但是其检测时间耗时长且操作繁琐。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互相校正,减少假阳性的发生率,提高检测准确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 [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2):158-160.

[2]杨永泉,石玉玲,徐少珊,等.化学发光法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生物技术通讯,2012,23(2):258-259.

[3]李凤中,黄永建,陈 波.三种血清方法检测梅毒的比较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4):442-443.

[4]刘鹏.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各期应用的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165-166.

[5]朱小丽,张江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抗体在早期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19,1:106-108

论文作者:孟宇,张迎久,李晔,孙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本地区孕妇梅毒检测结果有反应性再确认的比较论文_孟宇,张迎久,李晔,孙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