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的临床意义

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的临床意义

王春[1]2006年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DNA含量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乳腺癌的DNA含量与病理组织学和激素受体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4年10月-2006年1月间收治的65例乳腺癌、15例乳腺良性病变的新鲜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及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在病理组织学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其DNA含量;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1)65例乳腺癌中DNA二倍体检出率为52.3%(34/65),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100%(15/15),存在显着性差异(χ2=11.069,P=0.001)。(2) 65例乳腺癌的SPF平均值为5.5887±4.3142,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t =2.997,P=0.001)。65例乳腺癌不同肿瘤大小SPF分布不同,肿瘤体积大于20mm,高SPF所占的比例更高,两组差异有显着性(χ2=4.584,P=0.032);组织学分级Ⅰ~Ⅱ级高SPF检出率低,Ⅲ级高SPF检出率高,差异有显着性(χ2=9.256,P=0.002);不同年龄、不同淋巴结状况及不同激素受体表达组中高SPF的检出率均显示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3)DNA倍体分布在65例不同类型乳腺癌中有差异,其中特殊类型乳腺癌二倍体检出率较高,均为100%,但统计学差异无显着性;不同临床病理学参数、不同激素受体表达组中DNA倍体分布不同,统计学无显着差异。(4)免疫组化检测增殖核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与SPF有显着相关性(r=0.315, P=0.011);65例乳腺癌不同肿瘤大小和不同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不同,差异有显着性(χ2=4.623,9.158;P=0.032,0.002)。结论:(1)肿瘤DNA非整倍体的出现,可能可以作为判断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有助于判断恶性肿瘤早期病变。(2)与临床病理学参数比较中,增殖指数SPF在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上更敏感,更有价值。(3)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DNA含量样品制备方法简单,测定结果客观,能快速得到有关DNA倍性和细胞周期的信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应用前景广阔。但单参数分析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其他预后指标综合分析。

慈莉娅[2]2002年在《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技术是21世纪分子生物学重大进展之一,在体外可将特异DNA序列呈百万倍扩增,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在HBV感染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大大丰富和更新了人们对HBV感染的认识。通常HBeAg为临床判断HBV复制和传染性的常用血清学标志,HBV DNA主要用于病毒复制活跃程度的检测。近年研究发现由于HBV的基因突变可导致HBeAg阴性、HBV DNA阳性。这些病人体内病毒仍持续复制,可使病情继续发展,并逐渐演变为肝硬化、肝癌。应用PCR技术对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可对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的病情发展重新评价,有助于HBV对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致病性的研究,进一步评价HBV感染的自然史和HBV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鉴定抗病毒药物的疗效。通过探讨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试验有关指标(ALT、AST/ALT、白蛋白、A/G)及疾病转归的相关性。评价血清HBV DNA含量与慢性肝病病情进展的关系。并通过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证明血清HBV DNA含量在慢性肝病治疗上的重要意义。方洁: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 91 例 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及10例拉米夭定治疗前后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并结合肝功能试验有关指标及病情进展进行相关分析,对拉米夫定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91例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平均为 1.24E+05coPies/ml;血清 ALT 水平平均为326IU/1;血清AST/ALT平均为1.15;血清白蛋白水平平均为379川:血请A儿平均为1.3。血清册V mA含量与正常值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k<0.00J。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炎(51例)、肝硬化(30例)、肝癌(10例)患者血清 HBVD N A含量分另为 2.0 E十 0 5 c o p i e s/ ml、3.7 2 E十 0 4 c o me s;/ml。2.OE+03copyis/ml。叁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两两比较均P<0.05)。感染 HBV乓1年、1—5年、5—10年、)10年血清 HBV DNA 含 量 分 别 为 1.72E+05copies/ml、S.99E+04copies/ml、7.36E+04copies/ml、1.26E+05copies/ml。相互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两两比较均P>0.05)。血清 HBV D\A含量与 ALT之间无相关性(r=-0.043、P>0.05);与血请AST/ALT 成明显负相关(r=-0.3I4、P<O,0门;与血清白蛋白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什-O.424、P < 0.01):与血清 A/‘G呈明显正相关(/=0.4 01、P < 0.0 U。拉 米 夫 定 治 疗 前 后HB\’DNA 含 量 分 别 为3.40E十05copies/ml、4.60巳+03copies/*1,二者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血清 ALT含量分别为 3SSIU/1、38IL/1,二者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州.001厂 结论:e 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仍有较高浓度的HBV复制。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HBV DNA含量逐渐降低。感染HBV的时间长短与血清HBV DNA含量无关。血清HBV DNA含量 2由高到低变化,与肝细胞损伤及损伤程度无关,与肝脏合成等功能受损有关,预示疾病会向不良方向转归。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阶段,曰服拉米夫定治疗可有效阻止HBV复制,减少肝脏功能受损,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徐信兰, 钱华, 卜新华[3]2017年在《宫颈癌患者血浆游离DNA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宫颈癌患者血浆游离DNA含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筛查的非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其中宫颈癌组患者接受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血浆游离DNA含量,观察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血浆游离DNA含量的差异,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血浆游离DNA含量的因素。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浆游离D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组织学分级为中、低分化、有浸润、有淋巴结转移和死亡组宫颈癌患者的血浆游离DNA含量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宫颈癌患者的血浆游离D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宫颈癌患者血浆游离DNA含量作为因变量,以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统计分析可得,临床分期、预后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血浆游离DNA含量的因素,其OR值分别为4.658、5.345和5.042。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浆游离DNA含量较高,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无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李文清, 陈玉丽, 林经安, 刘豫瑞[4]2003年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以及与乙型肝炎血清学e系统 (HBe)标志、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速率法 ,对 14 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DNA含量、血清学标志、ALT和AST进行检测 ;同时动态检测了 2 0例乙肝患者 2 4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的血清HBe标记系统和HBV DNA含量变化。结果 e抗原 (HBeAg)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 (M =6 .4 8)显着高于e抗体 (HBeAb)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 (M =4 .2 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2 8.4 8,P <0 .0 0 1) ;不同临床类型乙肝患者的HBV DNA含量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2 .181,P >0 .0 5 ) ;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 ,血清HBV DNA含量的下降和转阴明显先于血清学标志系统的转换。结论 HBeAg是反映HBV DNA复制的重要指标 ,HBeAg阳性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 ,但在抗病毒治疗期间 ,血清学标志指标反映HBV复制状态存在局限性 ,HBV DNA定量检测是反映HBV复制和判断药物疗效的最直接、可靠的指标 ;乙型肝炎患者病程的变化、ALT和AST水平与HBV复制是否活跃没有直接相关关系

马斌, 慈莉娅[5]2006年在《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血清转氨酶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1例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AST/ALT指标。结果91例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平均为1.24×105copies/ml;血清ALT水平平均为326IU/L;血清AST/ALT平均为1.15;血清HBV-DNA含量与ALT之间无相关性(r=-0.43、P>0.05);与血清AST/ALT成明显负相关(r=-0.314、P<0.01)。结论血清HBV-DNA含量由高到低变化与肝细胞损伤及损伤程度无关,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评价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的病情进展。提示疾病会向不良方向转归。

刘莉莉[6]2008年在《流式DNA倍体及CYFRA21-1在膀胱癌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膀胱癌是目前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术后定期复查对该病的治疗至关重要。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最准确方法,因系创伤性检查,尚有一些禁忌症,其临床应用有时受到限制。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是尿细胞学检查,其敏感性一般在20%-70%之间,且受肿瘤分级和检查者经验的主观影响。另外,一些新的尿液肿瘤标记物相继出现并应用于临床,虽优于尿细胞学检查,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因此寻找无创伤性的,更客观方便和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尿液肿瘤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虽然有文献报道尿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可望成为诊断膀胱癌的一种辅助方法,但由于缺乏流式DNA倍体定量检测的标准方法,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本文建立了流式DNA倍体分析的标准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此外,本文运用新一代国际先进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标记技术检测尿液脱落细胞CYFRA21-1含量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特点;应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和18SrRNA看家基因建立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膀胱癌尿液脱落细胞CYFRA21-1基因mRNA,为膀胱癌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有关运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膀胱癌尿液脱落细胞CYFRA21-1基因的表达及探讨膀胱癌尿液脱落细胞DNA倍体和CYFRA21-1蛋白浓度变化的关系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文的另一创新点是从肿瘤生物学行为整体和发展变化的角度联合流式DNA倍体和CYFRA21-1肿瘤标志物的选择。探讨尿液脱落细胞DNA倍体和CYFRA21-1在膀胱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膀胱癌组、急性尿道感染及腺性膀胱炎组和对照组之间,尿流式DNA倍体分析中DI(DNA指数)、SPF(S期细胞峰百分比)、PI(增殖指数)、G_0/G_1期CV值和CYFRA21-1蛋白含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说明尿液脱落细胞DI、SPF、PI、G_0/G_1期CV值和CYFRA21-1蛋白可作为膀胱癌辅助诊断指标。膀胱癌组尿液脱落细胞DI、PI、SPF、G_0/G_1期CV值及CYFRA21-1蛋白含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DI、SPF和CYFRA21-1蛋白含量相应逐渐增加,病理分级为Ⅲ级、Ⅳ级膀胱癌患者DI显着高于Ⅰ级和Ⅱ级患者(P>0.05);临床分期T4期膀胱癌患者PI和CYFRA21-1蛋白含量显着高于Ta期、T1期、T2期、T3期患者(P<0.05)。说明膀胱脱落细胞DNA倍体和CYFRA21-1蛋白浓度的变化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相关。临床分期为Ta期的膀胱癌组异倍体率是20%,T1-T4期膀胱癌组异倍体率是62.5%,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反映浸润型膀胱癌异倍体率显着高于浅表型膀胱癌(P<0.05)。说明膀胱癌尿液流式DNA异倍体率与膀胱癌病变发展相关。SPF>15%作为膀胱肿瘤恶性的判断标准,研究结果发现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尿液脱落细胞SPF>15%的患者阳性率相差不大,但膀胱癌组SPF>15%的患者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可作为膀胱癌发生的辅助判断指标之一。以细胞G_0/G_1期CV>10%作为膀胱肿瘤恶性的判断标准,研究结果发现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尿液脱落细胞G_0/G_1期CV>10%的患者阳性率相差不大,但膀胱癌组CV>10%的患者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可作为膀胱癌发生的辅助判断指标之一。原发性膀胱癌和复发性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DI、PI、SPF、G_0/G_1期CV值及CYFRA21-1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尿液流式DNA倍体分析和CYFRA21-1蛋白含量可能不适合预示膀胱癌复发。膀胱癌尿液细胞DNA倍体中DI、PI、SPF、G_0/G_1期CV值和CYFRA21-1蛋白相关性分析,发现尿液脱落细胞DNA分析中DI和G_0/G_1期CV值与CYFRA21-1蛋白含量在膀胱癌的辅助诊断评价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尿液流式DNA倍体和CYFRA21-1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单指标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联合流式DNA倍体和CYFRA21-1蛋白辅助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着提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膀胱癌及癌旁组织中CYFRA21-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膀胱癌组织中的CYFRA21-1基因mRNA表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提示CYFRA21-1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膀胱癌的一个新的肿瘤标记物。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CYFRA21-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发现膀胱癌尿液脱落细胞CYFRA21-1基因mRNA水平与CYFRA21-1蛋白质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同时,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患者尿液中,病理分化程度越差。CYFRA21-1基因mRNA转录水平越高。尿液流式DNA倍体及CYFRA21-1表达异常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相关,联合检测尿液流式DNA倍体和CYFRA21-1可以提高膀胱癌辅助诊断的敏感性,是监测膀胱癌疗效的无创性的良好指标。

黄力毅[7]2006年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变异的致病和致癌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中核心基因启动子(BCP)变异的致病和致癌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研究对象:17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2)研究方法:①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②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水平。③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④采用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标志物(HBsAg、HBeAg、抗-HBs、抗-HBe及抗-HBc)。⑤采用Beckman-Coulter CX9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提供的全套检测试剂,对患者血清进行肝功能(TBiL、ALT、AST、ALB)检测。结果:(1)在176例HBV慢性感染者中检出HBV BCP区T1762A1764变异者73例,HBV 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HBV 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

程惠华, 郑智勇, 高瞻, 杨若云, 余英豪[8]1996年在《原发性肝癌细胞核DNA含量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评价原发性肝癌(PHC)细胞核DNA含量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测定,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临床价值。对42例PHC患者术后标本、采用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DNA含量和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测定其肿瘤增殖活性,并分析与各项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直线相关统计学处理。小肝癌、大肝癌、巨块型肝癌之间;AFP阴性、AFP阳性之间DNA定量分析和增殖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而是否肿瘤色膜完整、卫星结节存在、局部淋巴结转移,复发时间快,则肿瘤DNA异倍体含量和增殖活性分级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肿瘤DNA异倍体含量与增殖活性分级间呈正相关,r=0.461,P<0.001。生存期6个月与大于一年患者间肿瘤DNA异倍体含量和增殖活性分级均有显着差异,P<0.01。PHC细胞核DNA含量测定和肿瘤增殖活性分级反映了PHC的增殖状态,有助于更精确,客观地了解PHC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指导治疗。

谷九莲[9]2018年在《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临床价值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部分病毒载量低的患者病情仍持续进展,常规试剂检查因易出现假阴性而导致漏诊或误诊,因此采用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对于指导低病毒含量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高灵敏度HBV DNA含量与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相关性及其对该类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02月01日-2017年09月01日期间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和青岛市传染病医院的经治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化患者的空腹血清样本,共48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国产试剂检测HBV DNA值(ABI 7300),再从中筛选符合观察标准(小于500 IU/ml)的109例进行超敏HBV DNA测定,检测下限为20IU/m L,并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其中HBV DNA≥20 IU/m L为阳性组,HBV DNA<20 IU/mL为阴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生化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比较两组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的指标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以及乙肝六项、肝纤维化全套、消化道肿瘤全套等指标。定量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组数据的HBsAg水平以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比较运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如AST、TBIL、DBIL、IBIL、TP、ALP、ALB、GGT、TC、TG、层黏蛋白、透明质酸、Ⅲ型胶原、Ⅳ型胶原、AFP、CEA)等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HBs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两组患者的ALT(P=0.018)和Child-Pugh分级(P=0.022)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在青岛地区,经常规试剂检测HBV DNA阴性(HBV DNA<500 IU/ml)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使用超敏试剂检测后,阳性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高于阴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差于阴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两项指标可以预示不良的临床结局,针对该部分患者仍应加强临床监测。

贾云飞[10]2017年在《慢乙肝发生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病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增加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甚至死亡的风险。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病情进展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而后进一步进展为原发性肝癌,是其自然病程。少数慢性乙肝病例可直接发生肝细胞癌,但是大多数病例都是在发生肝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肝细胞癌。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治疗目标。在国内,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即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国内的肝癌患者有80%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因此,建立在临床上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肝细胞癌风险的预测评分模型,从而预测患者的肝癌风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探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降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生率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目的1系统地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X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筛选肝细胞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并且对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2观察抗病毒联合中医药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的影响,为临床减少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回顾性收集5148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化数字分组的方法,将所有病例按7:3分成两组,即建模队列为3604例,验证队列为1544例。在建模队列通过对19项一般资料变量和基线血清学指标进行COX单因素和COX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筛选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年发生肝细胞癌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且利用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肝细胞癌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划定界值,并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在建模组和验证组评价该模型的预测准确性。2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513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西医治疗组29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22例,两组均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根据辨证加用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和络舒肝片的1种口服,比较两组的肝癌发生情况,以及在不同肝细胞癌发病风险评分层、不同临床分期的肝癌发生情况。观察终点为确诊肝癌或随访时间达到5年。结果1通过对建模队列360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COX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是否肝硬化、ALT(谷丙转氨酶)、TBil(血清总胆红素)、GLB(球蛋白)、ALP(碱性磷酸酶)、CHE(胆碱酯酶)、NE#(中性粒细胞计数)、LY#(淋巴细胞计数)、PLT(血小板计数)、Urea(尿素)、HBeAg(乙肝e抗原)、HBV DNA定量等14项参数与肝细胞癌风险相关。经COX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筛选:年龄、性别、是否肝硬化、基线PLT(血小板计数)和Log10HBVDNA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建模队列利用年龄、基线PLT(血小板计数)和HBV DNA定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求出这叁个连续变量的Youden指数(敏感度+特异度-1),从而求得最佳临界值将它们进行分层:年龄>46岁和年龄<46 岁,PLT≥120.3×109/L 和 PLT<120.3×109/L,HBV DNA≥5.9 log10copies/ml和HBVDNA<5.9 log10copies/ml。将分层后的变量以及性别、是否肝硬化两个分类变量一同在COX比例风险回归中做向前逐步法多因素分析,最终确定这5个因素是5年内发生肝细胞癌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从而建立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肝癌风险预测评分模型。该评分模型的分值范围为0-9分,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03,当Youden指数最大时,临界值为6分,敏感度为71.7%,特异度为79.8%。因此总评分<6分的病例为低风险组,≥6分的病例为高风险组。利用验证队列的病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求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07。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治疗前的基线特征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治疗5年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肝癌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26.6%vs 33.7%,Log-Rank P=0.034<0.05);预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年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评分模型评估为高风险(6-9分)的患者,中西医结合组5年肝癌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组(31.9%vs 44.6%,Log-Rank P=0.023<0.05),预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年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评分模型评估为低风险(0-5分)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5年肝癌发生率没有显着差异(Log-RankP>0.05);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肝癌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18.3%vs 33.1%,Log-Rank P=0.003<0.05),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5年肝癌发生率没有显着差异(Log-Rank P>0.05)。结论1采用年龄、性别、是否肝硬化、基线PLT(血小板计数)和HBVDNA定量建立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年发生肝细胞癌风险的预测评分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2抗病毒联合中医药治疗对降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抗病毒治疗,尤其对治疗肝细胞癌风险评分高风险层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更具优势,并且主要是减少代偿期患者的肝癌发生。

参考文献:

[1]. 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DNA含量的临床病理学意义[D]. 王春. 石河子大学. 2006

[2]. 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的临床意义[D]. 慈莉娅. 青岛大学. 2002

[3]. 宫颈癌患者血浆游离DNA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J]. 徐信兰, 钱华, 卜新华. 四川医学. 2017

[4].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J]. 李文清, 陈玉丽, 林经安, 刘豫瑞. 临床荟萃. 2003

[5]. 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血清转氨酶的关系[J]. 马斌, 慈莉娅. 基层医学论坛. 2006

[6]. 流式DNA倍体及CYFRA21-1在膀胱癌的临床应用研究[D]. 刘莉莉. 厦门大学. 2008

[7].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变异的致病和致癌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 黄力毅. 广西医科大学. 2006

[8]. 原发性肝癌细胞核DNA含量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J]. 程惠华, 郑智勇, 高瞻, 杨若云, 余英豪.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6

[9]. 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临床价值研究[D]. 谷九莲. 青岛大学. 2018

[10]. 慢乙肝发生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病的影响[D]. 贾云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