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年英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 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采取急救护理程序的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甲组(37例,常规急救护理)、乙组(37例,急救护理程序干预),比较急救有效率、静脉通道建立时间。结果 急救有效率比较,乙组94.59%比甲组75.68%高,有统计学差(2=5.232,P<0.05),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比较,乙组(4.3±0.8)min短于甲组(5.0±1.2)min,有统计学差(t=2.952,P<0.05)。结论 急救护理程序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提高了患者急救有效率,缩短了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救护理程序;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有效率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149-01
肝硬化是消化科常见的慢性肝病,临床表现为肝脾大、腹胀、乏力等症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则会累及多系统、器官,严重的甚至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加重了患者的病情[1]。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并辅助高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对患者生命安全起到极大的保障。本次研究对7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观察,探究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7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取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各37例,甲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0~71(52.7±6.4)岁;乙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31~74(53.1±6.2)岁,组间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比较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
甲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即患者入院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扩充血容量,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予以吸氧,并遵从医嘱予以适当的止血药,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防止延误病情,待患者病情控制后,止血24h后,则予以患者适当清淡、流食,告知患者不可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乙组:采取急救护理程序干预,具体如下:(1)成立急救护理小组:由护士长1名与4名护理人员共同组成急救护理小组,通过对临床大量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制定急救护理程序,并对各护理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要求所有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程序执行。(2)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后,快速完成患者基础体征评估,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准备好相关的急救物品,便于及时抢救,同时为防止患者发现休克,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并尽快查明出血原因,根据具体的原因,采取相关的止血治疗措施。(3)全程监测:在救治期间,需要对患者的体征、胃液等进行全程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尿量、瞳孔、皮肤等变化,掌握患者的呕血量、粪便颜色等,一旦患者出现少尿、面部苍白、头晕等症状,则考虑患者可能出现再次出血问题,需要及时救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进行观察,患者急救有效率评估标准如下:(1)显效:患者呕血、便血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心率恢复在60~90次/min;(2)有效:患者呕血、便血症状得到极大的改善,大便次数较救治前减少2~3次/d,心率恢复接近60~90次/min;(3)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急救有效率用显效率+有效率和表示[2]。
1.4统计学方法
SPSS24.0为本次研究观察指标数据处理的统计学软件,()用于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用于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处理后有差性,表示为P<0.05。
2结果
2.1急救有效率结果比较
乙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94.59%,比甲组75.68%高,有统计学差(2=5.232,P<0.05),见表1。
2.2静脉通道建立时间结果比较
乙组患者静脉通道建立时间(4.3±0.8)min短于甲组(5.0±1.2)min,有统计学差(t=2.952,P=0.004<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抢救不及时,则会诱发失血性休克等发生,增加了临床死亡率。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的发生,临床患者会出血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加强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急救护理程序是近几年临床新开展的护理模式,与常规急救护理比较,急救护理程序具有规范化、系统性、程序化等特点,且该护理模式具有预见性,可执行能力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采取急救护理程序,可以予以患者全面、整体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可能康复。王秀梅[3]等研究中将1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现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并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急救护理程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25%比对照组76.25%高,死亡率1.25%比对照组10%低,说明急救护理程序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效果,患者满意度高。本次研究结果中,乙组患者静脉通道建立时间短于甲组,急救有效率高于甲组,与上述报道对比,两者具有一致性,可见,采取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可以提高整体救治效果,作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救护理程序,可以让患者快速得到救治,急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艳.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4):50-51.
[2]吕冬梅.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3):358-361.
[3]王秀梅. 急救护理程序运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4(2):152-153.
论文作者:李年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患者论文; 肝硬化论文; 消化道论文; 程序论文; 有效率论文; 静脉论文; 甲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