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约束带在新生儿拍摄X片体位固定中的应用论文_肖波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 放射科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自制约束带在新生儿拍摄X片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X片拍摄的新生儿112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新生儿不使用约束带实施体位固定拍摄。观察组新生儿使用自制约束带实施体位固定拍摄,比较两组患儿的拍片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拍片成功率96.42%;对照组一次拍片成功率8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非废片成功率为94.64%;对照组患儿非废片成功率为83.92%,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约束带在新生儿拍摄X片体位固定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防止新生儿移动造成拍片不成功,同时对新生儿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自制约束带;新生儿;X线拍摄;固定

新生儿年龄非常小,一般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由于病情紧急危重会采取床边拍摄X线辅助对病情的诊断。但是新生儿在拍摄X线片时不会像成人一样配合,所以拍摄的难度相应的增加,本文主旨分析自制约束带在新生儿拍摄X片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X片拍摄的新生儿112例,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X片拍摄的新生儿112例。其中男62例,女50例;日龄5~22d,平均日龄(10.7±1.3)d;体重2.4~4.5kg,平均(3.1±0.6)kg;其中新生儿肺炎57例,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定位新生儿3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56人。两组新生儿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使用同一台设备由同一组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实施床边X片拍摄。拍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其中,对照组新生儿不使用约束带实施体位固定拍摄。观察组新生儿使用自制约束带实施体位固定拍摄。①自制约束带做法:选择柔软透气的棉布和真空棉,棉布长180cm×15cm两条,长120cm×10cm两条,将同等长度的棉布条对齐缝好,长180cm的棉布条中间用真空棉填充,大约填充长度为20cm左右,两端缝好;棉布条长120cm的两条对齐重叠放置好,中间填充一薄层真空棉,缝好。②使用方法:患儿拍摄X片时平躺好,将双上肢展开90度,用180cm的约束带,中间部位填充真空棉的放置于患儿头顶处,延两侧将双上肢肘关节固定一圈,剩余部分的约束带压制到患儿身后或床垫下;剩下一条约束带将患儿的双下肢从膝关节分别绕一圈,将剩余部分的约束带压制到患儿身后或床垫下[1]。

1.3判定标准 分别记录两组患儿一次拍片成功例数和重新拍片例数(重新拍片是指观片室放射科医生对患儿第一次拍摄的片子确定体位不正或患儿移动,无法读片确诊进行第二次拍片);依据卫生部照片质量分级评价标准[2],记录两组患儿非废片和废片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材料使用率(%)表示,实施t检验,,P<0.05,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次拍片和重新拍片的例数比较 观察组患儿56例,一次拍片成功54例,成功率96.42%;对照组56例患儿,一次拍片成功49例,成功率8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3.1新生儿拍摄X线的困难

(1)新生儿的头部容易来回扭动,造成体位不正,影响拍片的结果;(2)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非常陌生,容易哭闹,四肢都会不停的挥动,拍摄的片子会出现移动伪影或者由于哭闹对于拍摄胸片时肺部纹理会变得模糊,会影响诊断;(3)新生儿肺部还未发育完全,含气量少,造成片子的对比度低,不容易确诊;(4)新生儿的呼吸不能像成年人一样使用腹式呼吸,所以拍片时需要等待新生儿最佳的腹部运动进行拍摄,难度增加,不容易把握。以上几点都会造成新生儿拍摄的难度和片子的准确度,容易形成重新拍摄或诊断错误。重新拍片不仅增加了检查费用,最主要的是对新生儿受到的辐射量增加,对患儿可能会引起长远的影响[3]。

3.2目前常见的几种固定方法

(1)人为干预,由医护人员一名固定患儿的双上肢,将双上肢固定在患儿头部两侧,另一名医护人员固定双下肢。此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是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对医护人员造成放射线辐射。(2)捆绑法,用绷带将患儿的双上肢固定在身体两侧,同时将双下肢一起固定,这种方法患儿会觉得不舒服,造成扭动或哭闹,比较安静的患儿使用捆绑法还有一定的效果,但相对于好动的患儿反而会增加身体的扭动性,不利于拍片。(3)包裹法,用毛巾被将患儿整体包住,对于拍摄胸片的患儿在确诊是否有气胸时会影响判断,包裹的如果比较松,患儿仍会来回扭动[3-4]。

3.3自制约束带的优点

自制的约束带使用的的是纯棉透气的棉布,对新生儿的皮肤不会造成伤害;里面填充的真空棉起到减震作用。自制约束带主要固定患儿的头部、颈部、肘关节、膝关节等功能部位,对患儿的控制能力比较强,限制患儿的扭动等[5]。自制约束带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儿56例,一次拍片成功54例,成功率96.42%;对照组56例患儿,一次拍片成功49例,成功率8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自制约束带的患儿一次拍片成功率高。同时观察组患儿非废片53例,成功率为94.64%;对照组患儿非废片47例,成功率为83.92%,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自制约束带使用的患儿的拍片效果好。

综上所述,自制约束带对于新生儿拍片中的固定作用非常好,提高了拍片的成功率和拍摄效果,并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成本低,值得临床使用推广。本次研究组病例数较少,不能全面说明自制约束带对于患儿的整体效果,仍需进一步临床使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俊.DR照片的伪影及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10,7(5):22-23.

[2] 李峰.床边胸片拍摄应注意的问题[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05-106.

[3] 任香娣,孙献梅,彭艳,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边X线检查的防护[J].护理研究,2011,25(12):3251-3252.

[4] 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3.

[5] 庄儒耀,张贤玲,陈丽珠,等.计算机X线摄影在急症新生儿胸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07,13(7):797-800.

论文作者:肖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自制约束带在新生儿拍摄X片体位固定中的应用论文_肖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