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_dea论文

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论文,协调发展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信息产业是“二战”后首先在发达国家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高新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的客观成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先导和保证。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 和推进器。毫无疑问,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快速传递,离不开信息的强力支撑,信息系 统的建设最终也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水平要受到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 。反过来,信息产业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影响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直接影 响表现在经济水平高必然使社会购买力增加,对信息的购买力也同样增加,这就繁荣了当地 的信息市场,也使当地的信息装备和信息消费能力增加,从而提高了当地的信息化水平。间 接影响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会公众的素质和信息意识,也影响到科学、技 术、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通过这些方面的影响,最终影响到信息化水平。可见,信息 产业与社会经济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国民经济发展客观 上就要求信息产业和社会经济应当协调发展,信息产业系统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以及其构成 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不协调现象,只有不断地 进行调节,才能保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协调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及信息产业的 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鉴于此,就有必要对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评研 究。

本文拟首先提出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DEA方 法与AHP方法,建立带有AHP约束锥的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问题的DEAHP模型, 并定义状态协调度等概念,提出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性测度的一系列公式。

二、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评价指标的选取

(一)信息产业系统评价指标

信息产业系统的评价指标应当是一套能够评价信息产业系统发展状况和特征,并且具有内 在联系的指标群体。因此,根据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及信息产业的内涵,本文确定信息产业 系统的评价指标如下:

1.信息产业投资率(X[,1]) 即为信息产业投资占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这一指标反 映了信息产业的投资规模以及信息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

2.信息产业年底从业人员比例(X[,2]) 即为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重。这一 指标反映了信息产业人员配备情况,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模,并间接反映了信息产业与国 民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

3.邮电业务总量(X[,3]) 包括邮政业务总量与电信业务总量。这一指标从侧面反映了信息产 业的发展规模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

4.邮电通信设备拥有量(X[,4]) 这一指标从侧面反映了区域信息基础设施的水平。

5.信息产业国内生产总值(X[,5]) 这一指标从总体上反映了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社会经济系统评价指标

信息产业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主要特征首先具有间接性和转移性的特点,信息产业 可以通过对其它产业的支持而间接取得经济效益,这是间接性的体现。信息产业的投资经常 发生在管理部门,但其效益却往往产生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这是转移性的表现。其次,信息 产业系统的经济效益很大部分是无形效益,如经营决策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等 ,这部分效益虽然存在,但却很难直接估量,这是无形性和不可估量性的表现。信息产业系 统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影响的不确定性。可见,与信息产业系统相对应的 社会经济系统评价指标是十分复杂的。这里,从相关的若干指标中,经检验后确定最具代表 性的三个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GNP) Y[,1] 该指标从总体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2.年进出口商品总值Y[,2] 该指标反映了对内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从侧面反映了内 外贸经济对信息化的要求。

3.信息化的满意度Y[,3] 这一指标综合反映人们对信息产业给社会、生活、心理等所产生影 响的感受程度,该指标属公众主观感觉量指标,该指标值需要通过对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才 能得到。

“信息化满意度”这一主观指标的分值可以限制在[0,1]中,满意度值为1,表明对区域信 息化发展十分满意,即分值越高,表明对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满意程度就越高,反之,对信息 化的发展情况就越不满意。满意度值取各位参评者所赋分值的算术平均。

三、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建立的基本思想

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是两个互为输入输出的复杂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客 观存在的,是多方位的。其相互作用的内在的复杂的关系,难以从微观角度予以精确表述, 即难以用确定的函数解析式来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信息产业的各个评价 指标,还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各个评价指标,其相对重要程度是不相同的,决策者对评价指标 本身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好,亦即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问题应采取主客观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因此,在这里,用DEA方法从宏观角度相对地予以表述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问题是适宜的。DEA方法依赖于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数据,从相对有效性角度出发 ,对各单元与部门进行相对效率评价,它不必事先设定决策单元的具体输出输入函数,在测 定若干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时,注重的是对每一个决策单元进行优化,所得出的相对效率是 其最大值,所得出的权重也是最优的,因此,选用DEA方法可以避开输入输出指标的复杂性 以及社会经济效益难以衡量的困难。进一步,考虑到DEA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为反映决策者 对评价指标的偏好程度,将DEA方法和AHP方法结合起来,用于信息产业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评价问题当中,会使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这是本文建立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多 指标评价模型的基本思想。

四、带有AHP约束锥的DEA评价模型

假定有n个被评部门,记为,n,有m个输入指标,其指标集为I={1,2,…, m}和s个输出指标,指标集R={1,2,…,s},这n个评价单元的输入输出指标数据如下:

评价单元:

输入指标:

输出指标:

其中为评 价单元DMU[,j]的输入输出指标数据。

为了反映评价决策者对各指标重要性的偏好,分别对输入指标I={1,2,…,m}和输出指标 R={1,2,…,s}使用AHP方法,进行两两比较,分别建立两个9标度判断矩阵:

其中,然后按AHP方法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般取C.R<0.1,并认为判 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设分别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并令

其中E[,m]与E[,s]分别为m阶和s阶单位矩阵,进一步构成多面闭凸锥:

并称其为AHP约束锥。

对于DMU[,j0],通常相对有效性DEA模型为:

其中△为参数,△=0为C[2]R模型,△=1为C[2]GS[2]模型。然而,此模型完全依赖于 实际数据,而不能反映指标相对重要性上的差异,为了能反映决策者在各指标上的偏好,使 用AHP方法对指标的权重选择加以一定限制,即在上述DEA评价模型中增加AHP约束锥,得到 带有AHP约束锥的DEA评价模型为:

称上述模型为带有AHP约束锥的DEA模型,简记为DEAHP。

模型(DEAHP)的对偶问题为:

五、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效性评价的实现过程

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效性评价的具体的实现过程是:根据前述指标体系,设输 入指标向量为,输出指标向量为,因为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 济系统是两个互为输入输出的系统,而且研究的重点是二者的协调程度。因此,第一步将模 型的输入取为信息产业系统的各项指标,即以信息产业系统为输入,假设整 个从对信息产业的投资直至产生效益为一个生产过程,以社会经济系统的各项指标为输出, 利用本文所提出DEAHP模型,可以得到对于社会经济系统而言,信息产业规模与技术的有效 程度,记有效性指数为α。第二步,将模型的输入取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各项 指标,信息产业系统各项指标为,即以社会经济系统为输入,假设社会经济 系统对信息产业系统的投入,使用直至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为一个生产过程,利用本文 所提出DEAHP模型进行计算,即得到社会经济系统是否有力地支持和利用了信息产业系统的 有效性指数,记为β。实现过程可用图1表示。

六、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性测度

在评价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状态是否“协调”时,不能仅以“是”或“否 ”来做结论。因为,二者的协调发展状况更多的是处于“协调”与“不协调”之间。可见, 协调发展是一个内涵明确而外延不明确的概念。因此,可以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来描 述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隶属度是[0,1]闭区间上的实数,隶属度变化规律 通过隶属度函数来反映。应用这一思想,可以建立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协调度函数 ,以表示在给定数值下,系统对“协调”这一模糊概念的隶属程度。于是,定义隶属函数为 :

μ(θ)=θ

式中,μ表示状态协调度,θ为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互为输入/输出的生产过程的 有效性指数,其隶属函数图形如图2所示:

从公式和图2可知,有效性指数越接近于1,协调度μ就越大,说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高 。反之,说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低。当有效性指数等于1,状态协调度为1时,说明系统完 全协调。当有效性指数等于零时,说明系统完全不协调。

如前所述,我们讨论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问题,一方面要研究社会经济 系统是否有力的支持和利用了信息产业,即社会经济系统对信息产业系统的发展状态协调程 度;另一方面还要探讨对于社会经济系统而言,信息产业发展规模与技术的有效程度,即信 息产业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状态协调程度。最终,还要研究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 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程度。因此,这里需要计算的状态协调度共有三个,具体是:

(1)信息产业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状态协调度μ[,1]:它是用来描述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系 统而言,信息产业发展规模与技术的实际有效程度与社会经济系统对于信息产业发展所要求 的规模及技术有效值的接近程度。其中:

μ[,1]=α

(2)社会经济系统对信息产业系统的状态协调度μ[,2]:它是用来描述社会经济系统对于信 息产业支持与利用的实际有效程度与信息产业系统对于社会经济系统所要求的协调度的接近 程度。其中:

μ[,2]=β

(3)社会经济系统与信息产业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的状态协调度μ[,1.2]或μ[,2.1]其中定义:

μ[,1,2]=min{μ[,1],μ[,2]}/max{μ[,1],μ[,2]} (1)

上式表明,μ[,1]与μ[,2]的值越接近,μ[,1.2]的值就越大,表明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 统相互协调发展的程度越高;反之,μ[,1]与μ[,2]的值相差越大,μ[,1.2]的值就越小,表明 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程度越低;当μ[,1]= μ[,2]时,μ[,1.2]=1,表明信息 产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全协调一致。

由于信息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群,其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大和变动,信息产业和社会 经济系统的协调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评价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是 否协调时,应从动态观点出发,研究不同时刻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这样,信息产业系统与 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还应当是时刻t的函数。

综上所述,本文做下述定义:

定义1: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在t时刻的状态协调度μ(θ,t)由式1确定。

推论1:μ(θ,t)越大,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在t时刻协调发展的程度就越高。若 μ(θ,t)=1,则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若,则信息 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若,则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 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不同步的;若,则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是 极为不协调的。其中阈值可由专家给定,且

有必要指明的是,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协调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说某 城市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协调同步是相对于其它评价单元来说的。

定义2:设为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在这一时段中各个 时刻的协调度,则定义:

为二者在时段的状态协调度,简记为。显然,

推论2:设是任意两个不同时刻,且是基准 时刻,若,则称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逐步趋向于协调的。

协调度的含义表征了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一致程度,协调度越大,表明二 者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协调度越小,说明不是信息产业系统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就是信息产业超出了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及利用能力。

七、小结

本文建立了带有AHP约束锥的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问题的DEAHP模型,该模型 既依赖于客观数据,又考虑到了决策者的偏好,因而,评价结论切合实际。在此基础上,按 本文所提出的状态协调度计算公式,不仅可以考察社会经济系统是否有力地支持和利用了信 息产业,即社会经济系统对信息产业系统的发展状态协调程度,而且还可以考察对于社会经 济系统而言,信息产业发展的规模与技术的有效程度,即信息产业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发 展状态协调程度。最终还可以考察信息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程度。 本文所提出的状态协调度公式立论有据,计算简便,有较强的实用性。

当然,在实际评价过程中,由于某些指标数据较难得到,有时不得不取一些评价指标的近 似值,这无疑会使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偏差。因此,对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 展状况进行测度,首先应当解决好评价指标设计的可行性问题。

标签:;  ;  ;  ;  ;  ;  

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_dea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