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来中德关系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_中欧关系论文

35年来中德关系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_中欧关系论文

中德关系35年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丰硕论文,中德论文,宝贵论文,成果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71(2007)04-0004-04

35年前的10月11日,联邦德国副总理兼外长瓦尔特·谢尔和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这是毛主席指示的东边打开同日本关系、西边打开同西德关系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当年我国对外关系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作为中国与西德建交谈判的参与者和中德关系发展的见证人,回顾35年来两国关系走过的历程及其提供的经验,不禁思绪万千。35年国际风云变幻,中德关系尽管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由于西方借口北京风波对华实行“制裁”而一度跌入低谷,但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然,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也相应地有所调整。比如,建交时两国都有互相借重以牵制苏联扩张的战略考虑,这在苏联解体后已不复存在。今天,德国已成为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对象,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战略对话伙伴,两国关系在各自的对外关系中都占有显赫的位置。

中德关系发展的特点

35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但中德关系的发展对双方来说都是硕果累累,主要呈现出以下两大特点:

第一、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增强,关系定位提升。

这与德国朝野两大党都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有关。早在建交前,在野的联盟党就积极推动勃兰特-谢尔政府与中国建交。时任联邦议会外委会主席的基民盟领导人之一格哈德·施罗德曾率先访华,同中方就建交问题达成内部谅解,为两国政府举行建交谈判铺平了道路。两国建交以后,基社盟主席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和基民盟主席赫尔穆特·科尔先后以反对党主席身份访华,分别受到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副总理的接见,其轰动效应对两国关系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75年10月,接替勃兰特担任联邦总理的赫尔穆特·施密特首次访华,从官方层面促进两国合作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施密特先生从此一直关心中国的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最了解中国的前政要之一。1982年赫尔穆特·科尔继任联邦总理后,通过多次访华为两国发展长期稳定和充满信任的合作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确保了两国关系保持16年持续发展。格哈德·施罗德1 998年接任联邦总理后,7年任期内访华6次,中德关系更上一层楼,双方确定要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既强调了中德关系是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突出了两国对全球问题的共同责任。2005年11月安格拉·默克尔担任联邦总理后,在不到两年的任期内就两次访问中国,显示了对中国的重视。除此之外,德方4位联邦总统,即卡尔·卡斯滕斯、罗曼·赫尔佐克、约翰内斯·劳和霍斯特·克勒,以及社民党主席维利·勃兰特亦先后访华,都为增进两国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中国方面讲,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以及从华国锋到温家宝的5位总理都曾访问德国,有的还不止一次,每次访问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不仅如此,近年来两国领导人还通过热线或共同出席多边会议相互沟通,两国政府部门负责人之间的交往也十分密切,而各种对话和磋商机制更是组成了在许多领域连接两国的网络。

实践证明,两国领导人互访和及时沟通,是加深互相了解、增进政治互信、推进互利合作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第二、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科技合作富有成果,文化交流方兴未艾。

德国同中国建交晚于英、法,但在发展对华关系方面却走在欧洲国家前列。多年来,德国一直保持为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德贸易额超过中国同英、法两国贸易的总和,相当于中欧贸易额的1/3。而中国自2002年起也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6年,中德贸易额达782亿美元,比建交时增加了200多倍。德国也是中国进口技术产品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7年3月底中国从德国引进技术合作项目共10329个,合同金额372.4亿美元。在对华直接投资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德国同中国共签署了5468个项目,实际投入金额达136.1亿美元,在欧洲国家中也名列前茅。德国还是对华提供发展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迄今承诺的软贷款性质的财政合作金额达48.3亿欧元。隐藏在这些数字背后的,是给双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德科技合作涉及科学、航天、核能、海洋等诸多领域,而且还在继续拓宽。德国长期闲置的磁悬浮技术首先在上海得到运用就是双方合作成果的一个例证。1997年两国成立的“高科技对话论坛”,2000年成立的中德科学促进中心,都为推动两国科技合作作出了贡献。在默克尔总理最近访华期间,双方商定要在能源和气候保护方面加强合作。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国之间已结成了约300对校际合作关系,目前中国在德国的各类留学生约30000人,德国迄今向中国派出了2700多名留学生。2002年两国签署了相互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为促进德国的汉语教学,中国将在德国建立8所孔子学院。

人文交流正在蓬勃展开。两国已就互设文化中心达成协议。德方将于2007-2010年期间在中国若干城市举办“德中同行——系列文化活动”,其帷幕不久前已在南京拉开。中国也将在适当时候去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根据2000年签署的“法律交流与合作协定”,双方已举行各种法制研讨会多次,对增进双方在法治国家方面的相互了解和借鉴起了积极作用。2005年胡锦涛主席访德期间,双方成立了由民间知名人士组成、旨在为发展两国合作出谋划策的“中德对话论坛”,迄今已举行了三次会议。两国之间建立的友好省州或友城关系已有52个,为活跃双方地方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而两国之间签署的旅游目的地协议使两国公民前往对方国家旅游的人数急剧增加,对增进两国公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中德关系顺利发展为双方利益共同点所决定

首先,两国在地缘政治上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安全威胁,也不存在历史遗留的争议问题。面对种种新的安全威胁,两国都关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需要为此加强协作。在当前的国际力量对比情势下,双方都希望建立一种多种力量并存、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法制秩序,反对谋求霸权。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两国都主张多边主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单边主义;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都主张尊重和加强联合国的权威和作用。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德之间有着不少战略共同点。

第二,相互支持对方实现民族统一。中国一贯同情和支持德意志人民谋求民族统一的愿望。即使当年受到苏联和民主德国的压力,也没有放弃这一原则立场,这在大国中是独一无二的,因而在德国深得人心;而德国自阿登纳起历届联邦政府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未同台湾建立过官方关系,特别是1993年联邦政府在科尔总理主持下作出了不批准售台潜艇的原则决定,1999年又未批准可用于军事目的的观测卫星出售给台湾,施罗德总理还声明德国绝不参与加强台湾威胁大陆的军事潜力。在民族统一问题上相互支持,是中德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础。

第三,经济上互补性强,可以取长补短的领域宽广,合作潜力巨大。这是中德关系的一个强点,也是一个突出的优点。德国作为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业发达国家,拥有质优可靠的产品、先进的技术水平、雄厚的资金和科学的管理经验,这些正是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所需要的。而中国作为幅员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生产成本,对德国来说是理想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特别是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20多年以9%以上的平均速度增长,近年来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以及东南沿海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战略,为德国企业提供了无限商机。

第四,两国都有光辉的文化,相互借鉴和补益的资源极其丰富,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大有可为。历史上,两国文明有过相互影响和借鉴的良好传统。中国很早就引进和研究德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音乐,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的深刻影响尽人皆知。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曾有大批青年学生去德国勤工俭学,其中很多人回国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德国早在18世纪就盛行过“仿中华”艺术;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曾在《中国新论》中强调中欧文化具有同等价值,应当在平等基础上相互学习;伟大的诗人歌德也曾以中国的题材撰写小说和诗歌。今天,在政治关系良好、经济合作规模空前的背景下,发扬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进一步加强人文领域的交流,已成为两国人民很自然的愿望。

如何看待中德双方的分歧与摩擦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中德关系前景看好,不等于两国之间没有分歧、摩擦乃至障碍。由于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各异,以及发展水平与处境的差异,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和利益也是不足为奇的。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出现的分歧或矛盾。从近年来两国关系中发生的一些情况看,以下几点似应特别引起注意:

一是涉及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制度问题,理应按照国际法准则严格遵循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应尊重各国不同的国情,允许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而不能强求划一,更不容许强加于人。实际上,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制度,也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权纪录是十全十美的。即使是那些自我标榜为模范的西方民主国家,也常常发生很难被视为符合人权标准的事情,比如无端殴打外国公民的排外事件。两方人有权坚持其价值观念,但这不等于他们有权要求别人也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念。以“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和教师爷的态度对别国说三道四或指手画脚,无助于促进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积极发展。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其《未来列强》一书中指出: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不适合于德国,但符合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的需要,对中国人民及其邻国都是有益的。如今中国人民在自己国度里享有的自由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于国家开放政策的结果,中国的政治文化会发生演变。但如果试图在政治上从外部加速这一进程,不仅不会产生好结果,相反,可能引发巨大的灾难。

施密特先生的上述观点,表明他对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深刻的了解,也是正确对待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明智态度。

二是涉及台湾、西藏等关乎中国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问题,联邦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无疑是正确的立场。但人们注意到:德国某些高级官员不顾中方反对而访问台湾或接待台湾“高级官员”访德;一位副议长竟同陈水扁搞什么“视讯会议”,为“台独”分子头目提供宣传讲坛;继某些地方高官之后,默克尔总理竟也无视中方的坚决反对和严正交涉,会见并吹捧西藏分裂主义头目达赖,这种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挑衅行径不能不使中国人感到严重关切和提高警觉。人们不禁要问:有些德国人在获得国家统一之后是否忘记了中国人民曾经强烈支持德国重新统一的立场?德国人在中国人民关切的国家统一问题上是否会采取像中国在德国民族统一问题上所采取的态度?这些人为了哗众取宠而不顾国际信誉,究竟要把中德关系置于何地?

三是随着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日益凸现,工业化国家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把某些生产基地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以及中国经济实力和产品竞争力有所增强,有些人大叫大嚷中国“抢走”了德国的就业岗位,一些媒体制造和散布种种耸人听闻的“故事”给“中国制造”抹黑,一些决策者夸大中国的经济实力而把中国定位为需要认真对待的“竞争”对手,并为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造势。中国人对这种不客观、不公正的怪论感到难以理解。

中德关系35年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择其要者,以下三点似应尤其引起重视:

第一,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审视中德关系,才能确保两国友好合作关系长期稳定地发展。地处欧亚大陆两端的德国和中国,都是各自地区有影响的国家,在世界重大问题上的作用也呈上升趋势。中德关系的良好发展不仅对两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福祉至关重要,而且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之需要。为落实两国“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必须加强沟通,加深相互了解,增进政治互信,排除各种干扰。不应为了一时的利益,比如为讨好选民而做一些不利于两国互信与合作的事情,更不应受制于第三方的压力或诱惑,否则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就会打折扣。

第二,必须认真对待和切实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要是指国家主权、民族统一和领土完整,这是确保两国关系顺利发展的最重要前提。如果这个政治基础受到损害,两国关系必将遭受挫折。1996年围绕西藏问题的风波对两国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应是前车之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国人民对国家主权的认知程度不尽相同,德国人基于第三帝国的历史对“祖国”的观念也相对淡薄,而中国由于一百多年来遭受西方列强的瓜分和侵略,对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台湾和西藏问题特别敏感,视之为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核心利益。

第三,必须坚持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为处理两国关系的指导原则。历史的经验表明,只要遵循这些原则,两国关系就会顺利发展,即使出现利益冲突也较容易化解;而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矛盾就会激化。当前,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尽相同,各国因其应对措施的不同而有得有失,国与国之间随着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摩擦也会相应增多。在诸如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逆差以及推行什么样的发展政策等方面,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利益分歧,这就更加需要按照上述原则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持续稳定地和谐发展,造福于共同繁荣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标签:;  ;  ;  ;  

35年来中德关系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_中欧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