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论文_侍国品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论文_侍国品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侍国品 江苏省盐城市马沟小学 224056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较多的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做题对不对、表现是否让人满意等,久而久之,评价的目的在于定性定格,学生形成了依赖的心理,等待老师的宣判,缺乏反思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是说,评价不是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指标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成分;评价的主体不单纯是教师,学生虽然是被评价者,也应该主动参与评价。

那如何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所见所闻,浅谈几点想法。

一、创设和谐的评价氛围

在星期六的业务学习中,观看了某位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使我获益匪浅,现将其中一个片段摘录如下:

在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1/2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纸片折出1/2。其中有一个学生把一张圆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

教师拿起该生的作业纸,问:你能说说这样折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这样折是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2份就是它的1/2。

师:那其中的一份呢?生:那是不是1/4呢?

师(故作惊喜地):1/4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1/4表示的意思。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要你们折1/2,这个小朋友却折出了1/4,大家对这事怎么看?

生1:老师,他上课没有认真听讲,一定开小差了。

生2:他自作主张,不遵守纪律。

生3:我批评他不听讲,但我要表扬他教给我们一个新的分数。

师:你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好辩证呀。

……

如何评价一个人?立场不同,观念不同,评价也就不同。也许是我们过去教育的失误,孩子们往往想到缺点。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虽然学生一片批评声,但学生3的发言似一缕春风,暖进心田。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教育时机:“你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好辩证呀。”正因为有了老师和同学对该生的尊重和赞赏,课堂里迸发出更大的创造思维的火花,学生的指尖跳跃着的是智慧。

二、捕捉最佳的评价时机

一位教师在执教《统计》时,为了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比赛往细颈瓶里用筷子夹黄豆,看哪一组在规定时间里往瓶里夹的黄豆最多。由于一年级小朋友求胜心切,加上筷子夹黄豆不容易和瓶口太小,许多小组的学生手忙脚乱,都出现了意外情况。只有一个小组的小朋友,在组长的分工下,一人负责夹黄豆,一人负责扶住细颈瓶,一人负责统计数量,整个操作过程井井有条。在集体交流整理数据阶段,大部分小组只夹了7、8粒黄豆,只有一组出奇的好,共夹了25粒黄豆。教师在简单地整理了一下数据后,很快进入下一个环节,却没有对大多数小组只夹了7、8粒黄豆而那一小组出奇地多的原因进行深究,甚至没有对那一小组进行表扬。

三、实施多元化评价主体

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他的课堂总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请大家对今天八个小组评价一下,你认为哪个小组是我们这节课的优胜小组?

生:我认为我们组是今天这节课的优胜小组。

师:你很自信,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生:别的小组汇报时,其他同学都给指出了一些问题,只有我们组在汇报时其他小组没有指出一点毛病来。

师:不错,谁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第2小组和第4小组表现比较好,这两个小组发言非常积极,说明这两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得非常好。

师:老师认为你的评价非常好!其实,今天每个小组的表现都不错,都是我们今天的优胜小组……

在课的最后,教师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为评价准绳,以客观事实为评价依据,为同学评出优点、评出不足、评出建议、评出希望。评价由此成为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的纽带。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可以说,获得欣赏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需要。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交往的基石是彼此间相互尊重,而善于欣赏别人是一个人尊重他人的重要特征,欣赏是对对方最高层次的肯定,它倾注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文关怀,在欣赏的过程中,对话双方实现了精神的相遇相通、思想的交流碰撞、生命的共同发展。得到别人的欣赏是幸福的,同样,学会欣赏别人也是快乐的。

论文作者:侍国品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论文_侍国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