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_政治文化论文

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_政治文化论文

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起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形态论文,新时期论文,逻辑论文,起点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5)06-0167-05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关系到党对高校的领导,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政治素养的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受到高等教育的空间和特性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培育高素质人才、创造知识的场所,意识形态的属性不是简单的传递—认同过程,需要在真理的评价中实现,这是其特殊性所在。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更需要重视“什么时候说”的时间选择,“说什么”的内容选择和“怎么说”的艺术选择。

       一、意识形态新态势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意识形态成为全球问题之后,经历了经济化、军事化取向,又出现了文化化、生活化和学术化的取向。三种取向改变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方式。

       (一)意识形态文化化趋势挑战着价值认同方式

       作为观念的科学,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神话、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等文化形态表现出来。意识形态渗透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并通过这些文化传播和影响人的主观世界的过程,就是其文化化的过程。意识形态的文化化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通过文化产品的创造承载意识形态;二是通过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承载意识形态。

       文化生产是以创造观念形态的精神产品为目的的生产。文化产品是文化生产的物化形态。文化生产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相应的生产方式,生产出不同的文化产品。其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方式。农业社会是以科层制度和人情关系为基础,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科层制度是金字塔式的等级关系方式。居于塔尖的是君主,是一切权力的主宰者;依次往下,不同的权力主体拥有不同的管理职责。科层制度表面上是权力关系,实际上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维系科层制度的观念支撑是君权神授、血统论、“三纲五常”等价值观念。人情社会是科层制度在民间社会的细化,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关系、基于地缘关系的乡情关系和基于科层关系的业缘关系等,凝聚了个体与个体的情感,个体与一定群体的情感,构成了科层制度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礼义廉耻的价值观,三从四德的道德观,家国同构的政治观,等等,一起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观念主导了政治、道德、文学等文化形式。工业社会的推动力量主要是资本和科学技术。资本的本性是价值增值,而要实现价值增值,一方面需要调动人的物欲;另一方面是给资本提供不断增值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新元素,一旦进入资本运行的轨道,也成为资本现实化的助推力。自由市场经济和利己主义的合理化论证是这种生产方式的文化产物。文化世俗化、市场化、信息化等等,又给这种文化赋予了丰富的色彩和消费空间。

       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化趋势影响了人们对主导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有多种实现路径,强制灌输、文化渗透和利益引导等都是经常采用的主要方式。在文化和政治整体存在,以政治为中心的条件下,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多采用强制灌输。历史上,意识形态的强制灌输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军事霸权、政治专制、文化霸权等都作为实现的手段被采用过,数字霸权又成为一种新的方式。意识形态以多样文化载体出现,改变了单一的主导意识形态通过权威方式产生价值认同的生态,意识形态的文化环境复杂化了。仅以我国当下的状况而言,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外,至少还包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华传统文化凝聚并继续传承的意识形态等。一定的意识形态获得价值认同需要在文化的多重影响下才能实现,意识形态的新态势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认同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二)意识形态生活化趋势挑战着情感认同方式

       生活化是对理性化反思的话语收获。生活世界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包括人们的认知方式。意识形态与生活的关系集中在政治领域。政治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在政治为中心的年代,其他生活被政治统摄,处于被遮蔽状态。一旦遮蔽解除,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即呈现出来。丰富的生活世界分解了意识形态统领的强势,也给意识形态生活化提供了空间。生活化的意识形态具有体验性、参与性、意义生成的自主性等特征。

       从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来看,情感认同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基于集体记忆的历史情感沿承。历史是先人与今人情感链接的纽带,对历史的认同也是对家族、民族的情感认同。自古以来,通过历史教育人,进而保证情感的认同已经成为被普遍使用的方式。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重读历史、重写历史等方式试图颠覆人们已有的历史记忆,给历史情感的沿承带来了一定挑战。第二,基于主体利益相关性的牵引。利益是获得情感认同的基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1](P82)。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是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时提出了物质利益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作用,并论证了工人阶级物质利益的应然定位。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掌握政权之后,利益关系从应然状态发展为实然状态。“代表谁”的问题因此产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梦与个人梦关系的理解深化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利益分化已经成为事实,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如何在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保障民生,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分配方式等途径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共享改革开放红利,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到情感认同。第三,基于逻辑演绎的理论说服力影响。“‘以理服人’包含以下几层意蕴:其一,‘理’是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其二,‘以理服人’是知识形态转化为受众的思维形态的过程,是认识世界与解释世界的统一。其三,‘理’之所以能够服人,源于‘理’本身的彻底性和人对“理”的可接受性的统一。”[2]晓之以理,所说的就是理论的说服力。理论以其彻底的解释力也可以产生情感认同。

       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受教育者拥有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情感。历史情感沿承、利益相关性牵引和理论说服力影响等方式的教育指向是围绕这些目标进行的。意识形态的生活化改变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方式。情感以需要为中介,以喜怒哀乐为表情,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包括政党认同、政府认同和利益认同等。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等往往成为辅助方式,支撑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意识形态生活化趋势一定程度影响到情感认同的实现,挑战情感认同的方式。

       (三)意识形态学术化趋势挑战着理论认同方式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学术活动的主要空间。学术化的意识形态是以知识形态出现,承载意识形态内容。理论性、逻辑性和体系化等是学术化的主要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当马克思主义成为体系,成为学科后,也就成为了学术化的意识形态。其实,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意识形态就已经开始以学术形式表现自身。孟德斯鸠、洛克和卢梭等人的社会契约论,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论,黑格尔的法哲学等,既是学术成果也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特别是苏联模式定型并产生国际影响以来,意识形态的学术性表现为两个向度:一是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社会得到发展,在本土化的进程中获得了新的生长机遇;二是基于文化冲突理念的思维框架下,反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也在增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都从不同的视角解构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的理论成果。当前,意识形态的学术化趋势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主要手段。

       意识形态学术化趋势挑战了理论认同方式。灌输是意识形态教育的经典方式,灌输的前提是理论彻底性和受教育者可接受性的统一。换言之,理论可以解释世界,受众有理论需要,二者的对接就是灌输的可能。灌输是建立在理论的权威性基础上的,学术化的理论性、逻辑性和体系化特征以挑战权威为思维基础。理论批判性是理论创新的基础,这就是学术化思维的表述。理论认同方式从单一灌输发展到了对话和交往,对传统的理论认同方式形成新的挑战。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思维的重新定位

       高校意识形态出现文化化、生活化和学术化的新态势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形成挑战的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思维的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承担着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适应意识形态的文化化、生活化和学术化趋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迫切需要转换传统思维方式,从政治独白、理性抽象、社会价值为主向学术话语、生活世界和个体关怀拓展。

       (一)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对接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P98)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同时,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4](P153)不过,意识形态使命和意识形态的实现方式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执政党在高校执政方式实现的方式之一,一方面受到意识形态规律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高等教育规律的影响。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对接就是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与教育的规律同高等教育规律结合起来的体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握针对性的话语表达向度。

       话语的政治表达是指从一定政治组织的需要出发,以命令式的方式进行的表达。比较典型的语境就是“应该”“必须”“不许”等祈使句。在宣传思想工作中,政治话语表达是基本的表达方式。其主要对象是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主体。这些主体内在于宣传思想工作体制内,政治表达是其体制内的话语。同样的话语表达方式是否适合于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直在探讨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方式,其目的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之所以提出转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材的话语和大学生的现实角色之间有距离感。教材的话语很多是政治直白,刚性强;大学生的现实角色是学生,求知是该角色的第一需要,渴望的是学术营养。

       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通过学科化方式培养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了学科支撑平台。但是,如何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意识形态话语向学术话语转换的任务还很艰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担教育内容的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者都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产物。科学性是学术话语存在的必要前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生学视角而言,一方面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知识,特别是在对西方近代三大著名理论成果批判继承的过程中产生的。后者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学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结果,二者都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脉”。但是,一些突出的思想困惑,没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和学术根基是无法讲明讲透的。比如: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等等,不仅是实践的逻辑,也是历史的逻辑,问题在于这个历史逻辑表述的理论彻底性还不充分,还有很大的学术生长空间。

       实现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转换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担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责任,又要担当理论研究的责任,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及学术界的前沿思想转化为教学的鲜活内容。同时,各级宣传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实现从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拓展的关键是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脉”,将政治要求与学术发展过程统一起来,建立立体化的表达方式,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涉及历史叙事、现实分析和主体需要的综合展开,这个过程就是立体化的表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核心目标。

       历史叙事是相对于现实写生和私人叙事而言的一种话语表达方式。历史叙事可以把价值判断还原到生成的空间,使价值判断具有可以依托的土壤;历史叙事可以将科学知识建立在历史纵向演变中,明确“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两个问题。忽视了历史叙事,容易把历史过程现实化和私人化,进而陷入现实写生和私人叙事两个误区。从教学论的角度而言,历史叙事是一种教育情境,其价值在于把学习者放置到一定的语境之中,是教育科学化、生活化的实践方式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内容上的高度概括为教师组织历史叙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理性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

       实践之树是常青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正处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生活世界的色彩缤纷和复杂多变,客观上使生活世界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领域。当代大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主要包括两个领域:其一,校园生活。大学校园生活是大学生人生历程中最丰富多彩的空间。在学习活动之外,素质拓展、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也成为其生活的重要内容。其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拓展和延伸,是大学生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领域同时受到网络生活的影响。互联网裂变式发展导致网络化生存、网络化生活成为常态,网络成为兼具信息发布功能、舆论传播功能、社会动员功能的聚合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大学生具备了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力,也有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期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与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结合起来,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指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P9)这段论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双重指导意义。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有说服力就要以科学化为前提;另一方面,从受教育者角度而言,说服人的条件是认识人和服务人。后者提出了从理性世界向生活世界拓展的课题。

       从教育过程而言,与生活世界对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过去,学术是理性的特权,学术是专属于一定的科学共同体的,学术的范式既是稳定的也是单一的,学术是与广阔的社会背景相隔离的,学术是封闭的。长期来,大学学术和经济生活、科研活动和物质生产被理解为两个具有自律性的相互隔离的社会领域。”[6](P217)近年来,这种理论教育与生活世界被分离的状况有所改观。从生活中获取教育资源和在教育中增加生活的元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共识。不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被提出的缺乏针对性、缺少亲和力等问题直接与现实生活、与大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有关。结果,正如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所指出的:“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7](P292)“在当代,知识的境遇性、价值性、文化性已经走向实践。”[8](P143-15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有关注现实生活,将理论内容的学术性、学理性适当倾向于现实生活,重新建立学术理论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才能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理性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重点是注重大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业需要、情感需要、职业发展需要等都是青年大学生需要的组成部分。所有需要的理性基础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不过,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的教育是单薄无力的。将理性认识具体化为丰富的生活内容,教育才能够有血有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增强。

       (三)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对接

       长期以来,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社会取向和个体取向,一直是价值取向讨论的中心。社会取向立足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将社会归宿作为教育的目标;个体取向立足于个人是历史的第一前提,将个体作为教育的目标。从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这个争论的意义仅仅在目标归属上有意义,在人的存在状态上是意义不大的。因为无论是哪种归宿,都离不开个体与社会的互相依赖的客观事实。国内经济社会转型,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新挑战、新考验。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带来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协调利益关系、凝聚社会共识难度加大。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结构更加复杂,由利益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增多。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影响到社会思想情绪的变化,稳定社会心理、维护社会和谐难度加大。

       个体价值指向是指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现实生活的个体化需要,提高个体的自觉能动性和独立性,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的一个广义的界说。”[9](P95)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教育者必须用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质:既要有社会的、理性的一面,也要有自然的、感性的一面。个体价值指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同时,能够科学处理生活逻辑与社会逻辑之间的关系。

       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对接主要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偏重社会目标的传统和现实中偏重个体的自我选择的双重矫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处于非单子状态,受到血缘关系、宗法关系等人伦秩序的制约。如何将个体培养成适应这些关系的关系人就成为传统教育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关系人目标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个人价值凸显并呈现冲破社会取向的强烈冲动。这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对现实矛盾:从受教育者角度而言,主张自我与个性;从教育者而言,实施的是社会导向的教育。社会目标的教育只有契合了个体内在需要才可能被接受。实现两种价值取向的对接转换过程中,教育者要主动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内容框架。重视个体差异与社会需要的联系,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规律。

       此外,实现社会取向与个体取向的对接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仅担负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等重大历史使命,而且也在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成长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人生、生活、心理等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当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路径来看,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逻辑起点来定位,只有转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不同主体的物质、文化和审美需要。

标签:;  ;  ;  ;  ;  ;  ;  ;  ;  ;  ;  ;  

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