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论文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张淑敏1,侯艳芹1,王淼2,张钢2

(1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2 沧州市迎宾路小学,河北 沧州)

摘 要: “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使育龄期的女教师面临生育、养育、教育的各种压力,直接影响着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调查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对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改善教育状态、生活质量以及对组建高规格的师资队伍,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女教师;主观幸福感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16)》明确规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既担负着优化人口结构的职责,又是重要的人力资源[1]。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女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她们既要承担着教书育人和科研任务,也要负责多数的家庭事务,兼顾生儿育女的职责。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使育龄期的女教师面临生育、养育、教育的各种压力,直接影响着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2]

衡量人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的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2]。笔者也是一位“二孩”母亲,在与同事讨论二孩话题时发现,部分女教师在生育二孩之后,身心状况不太乐观,甚至遭受产后抑郁的困扰,无幸福感可言。本研究对女教师进行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教师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供给一定的管理依据。

一 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市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各2所学校的已婚并育有一个子女和两个子女的女教师进行调研,了解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问卷星调查软件展开调查,收集问卷802份。采用SPSS 19.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部分女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主观幸福感状况。

(三) 研究工具

采用的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包括9个维度得分最高说明最符合描述,得分最低说明最不符合描述。该量表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价幸福感状况,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二 结果与分析

(一) 不同年龄组的女教师主观幸福感差异性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对于生育主体的女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育龄期的女教师普遍认同生育两个孩子,生育二孩的意愿较强烈,自身幸福指数也随着孩子的到来有所提升;女教师主观幸福感在年龄上呈现“强—弱—强”的变化趋势;“准二孩妈妈”主观幸福感最强;“儿女双全”的女教师主观幸福感最强,生育行为会提升女教师的幸福感。但部分女教师由于身体素质、经济和工作压力,也存在着“很想生、不敢生、生不起、养不起、生不出”的现实情况,如要进一步提升女教师主观幸福感,需要从家庭、学校、政府三个层面共同作用才能实现。

由表2数据显示,不同生育状况的女教师在正性情感、健康关注、自我价值与总体幸福感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差异进一步做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正性情感与健康关注两个维度上,第二个子女孕育中的女教师,也就是“准二孩妈妈”非常显著高于育有一个子女与育有两个子女的女教师;在自我价值与总体幸福感上,“准二孩妈妈”显著高于育有一个子女的女教师。处在孕期的“准二孩妈妈”对自身情感与健康非常关注,这对胎儿的孕育很重要,“准二孩妈妈”对未来的二孩生活充满了期待,因此她们的总体幸福感最强。已生育二孩的女教师面临子女的哺育,身体上承受更多的重担,其经济、照看等方面负担就比生育一孩的重,访谈中,已生育二孩的女教师反映易受负性情绪的困扰,但她们普遍认为“累并快乐着”,坦言自己的幸福指数会随着两个子女的成长逐步上升。

(二) 不同生育状况的女教师主观幸福感差异性分析

使用厦门港2016年的AIS数据进行拟合,并运行IWRAP MKII软件,进行数据分布函数拟合的分析和比较,以此说明分布函数拟合度越好,该软件运行的结果与实际风险情况的相似度越高。

(三) 不同子女性别的女教师主观幸福感差异性分析

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家庭分工使得男性被认为必须在职场上打拼,而淡化了父亲的育儿责任,但是生育是夫妻双方共同的决定,在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的责任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丈夫应多承担家庭事务,减轻妻子的育儿负担,积极关注妻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

我和教练落在沙滩上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呈大字形扑倒了。摔得挺狠,手机、鞋子、衣服里都灌满了沙子。我不想抬头,埋在地里像只鸵鸟一样呜呜地哭,眼泪和着沙子在脸上汇成了泥石流。

三 结论与建议

由表1数据显示,不同年龄组的女教师在生活满意度、生命活力、健康关注、总体幸福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对差异进一步做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生活满意度、健康关注两个维度上,年龄在40-45岁的女教师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龄组的女教师;在生命活力维度上,年龄在25-30岁的女教师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龄组的女教师;在总体幸福感得分上,年龄在25-30岁、40-45岁显著高于年龄在30-40岁的女教师。年龄在25-30岁的女教师,刚步入职场,对工作与家庭充满了热情,希望通过努力从工作中获得快乐与价值,乐于与同事和学生交往,在生活中,有的刚步入婚姻殿堂,有的已经有一个子女,但孩子年龄较小,生育二孩的很少,她们对生命充满了期待与活力,因此这一年龄组的主观幸福感较强;年龄在30-40岁的女教师由于工作压力不断加大,职业新鲜感开始丧失,在工作中甚至会出现职业倦怠感;这一年龄组是生育二孩的主力军,多处于已生育二孩或准备生育二孩的阶段,在生活中,要面临子女的养育、教育等诸多问题,生活压力较大,会出现家庭与事业的冲突,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主观幸福感相对降低;年龄在40-45岁的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随着教学能力的提高,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教学经验比较丰厚,因此工作的成就感也更强,可以从工作中获得更多、更强烈的幸福感,在生活上,生育二孩的愿望较小,事业与家庭的矛盾相对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健康,因此这一年龄组的女教师主观幸福感最强。

(一) 构建和谐的家庭支持系统,缓解女教师因生育带来的身心压力。

对已生育二孩的213位女教师进行数据分析,由表5显示,不同子女性别的女教师在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自我价值与总体幸福感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差异进一步做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自我价值与总体幸福感上,育有一子一女、两个女儿的女教师均非常显著高于育有两个儿子的女教师;在负性情感维度上,育有两个儿子的女教师非常显著高于育有一子一女、两个女儿的女教师;在生命活力上,育有一子一女显著高于育有两个儿子的女教师。 全面二孩政策满足了女教师的生育心愿。孩子的性别对幸福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家庭希望儿女双全,有一儿一女的女教师幸福感明显上升,总体幸福感最强,有两个女儿的家庭也比有两个儿子的幸福指数高,这与中国现代国情有关,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养育两个儿子的经济压力要明显增大。访谈发现,第一个子女的性别是男孩的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要比第一个子女的性别是女孩的家庭小,主要原因是根据目前的子女养育投资情况,多数人认为生育男孩的所需资本要比女孩高,部分女教师担心第二个孩子还是男孩,所以其生育意愿小。已育有两个男孩的女教师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焦虑,养育两个男孩的压力,未来对婆媳关系的担忧等问题影响着主观幸福感。

(二) 学校要了解女教师的实际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适当减轻女教师工作压力。

作为用人单位的学校层面,应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酌情减轻女教师孕期及哺乳期间的教学、科研任务,实施弹性工作机制,保障女教师合理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适当提高生育补贴额度,切实维护女教工的切身利益[4]

2.2 溶栓前后NIHSS评分及发病90 dmRS 结果(表3)表明:两组患者在溶栓前、溶栓24 h、溶栓7 d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发病90 d m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技术扶持上,各县(市)每年定期对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项目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经济林种植、中药材栽培、水利水保工程施工、运行及生产管理技术常规培训,同时从相关部门抽调技术骨干作为科技特派员,带薪、带职、脱产,全面负责项目实施管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岑巩县还采取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相结合的办法,实行行政领导挂靠包干,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为投资者在项目建设管理中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三) 社会要注重人文关怀,积极为二孩生育创造适宜的大环境。

在国家与社会层面上,全面二孩政策积极应对了人口结构失衡与老龄化的危机,但是生育意愿并不完全等同于生育行为,政府要出台相应的奖励和福利待遇政策,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与补贴,从而降低生育成本,为女教师的生育行为提供条件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龙万.“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111-112.

[2] 江旭景.二孩政策下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与职业生涯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一以河源地区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 张韵.“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及因应之策[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6(4):104-112.

[4] 方志,武玉.二孩政策对高校女性教职工的影响及高校工会的调节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1):110-115.

[5] 孟婷婷,吴芳,陈玛莉,楼历月.关于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以浙江省25所高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5):218-219.

本文引用格式: 张淑敏 等.“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57):247-249.

基金项目: 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201812217)。

作者简介: 张淑敏,女,河北沧州人,讲师,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咨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7.084

标签:;  ;  ;  ;  ;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