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李彦苗

浅析BIM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李彦苗

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 719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取得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它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近几年兴起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它具有可视图化、可模拟性、协调性、信息关联性、可优化性等特点,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的生产效率,保证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有效的提高了资料管理的效率。所以,本文对BIM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运用

一、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的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是从工程建设起初到工程竣工的过程记录,是保障建筑质量实施监督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所以在这一方面得到充分重视有着其必要性。从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情况来看,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对建筑施工工程的创优评审和竣工结算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就必须要能将施工资料得到充分重视。

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建筑工程中资料管理技术的发展相对比较的滞后

建筑行业中在施工的始终中包含的工程资料特别的多,其中不但包含有施工过程的信息记录,还有施工图纸、材料采购、质量验收等信息,数据非常的多,而目前很多的信息大多依靠手工进行操作,这些资料管理软件并不能完全的对资料进行有效的整合,容易出现不兼容、格式不统一的问题。这样一来,工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另外我国缺乏统一的资料信息存档标准,当前的建筑工程资料都是按照当地的档案管资料进行存档以及企业自身资料信息存储的要求,所以对于资料管理人员的要求就会很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有充足的专业经验和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料的分类,提取相关的有用信息。

2.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并不能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技术

我国对于建筑工程的资料管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地区的管理呈现各自的特色,差异性比较明显,全国各个省份所使用的软件、相应的表格形式都不一样,因此,有关的工程资料在各个省份之间的转化和利用并不能顺利的进行,但是实质上很多的资料表格需要录入的信息数据差异性并不大,而更多的都是在与表格格式形式方面的不同。而且不同省市之间对于工程资料信息的查询、共享、记录等都存在差异和障碍,有些异地的工程项目,就遇到这种障碍,关于项目的相关人员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在建筑工程竣工的时候,所有关于施工的资料都要进行整理规整,并在档案馆进行存档,虽然这些资料对于后期的建筑扩建、改建等很少被用,但是这些数据对于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城建档案管的纸质资料保存的比较多,不能进行实时的查询,不方便,并且即使有电子版资料,也是工程项目的所在地档案馆进行保存,数据的共享并不发达,信息资料的齐全度不高。

3.工程资料的实时性较差

我国的建筑行业资料管理人员的受监督度并不高,资料管理软件的实时操作监督比较差,很多的资料管理人员都是施工的后期进行资料的后补,在软件中,资料所需要的时间、电子签名等都是后补的,所以不能保证项目资料的真实性,实时性也欠缺,有效性存在怀疑,资料不能完全的被有效的、及时的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BIM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各阶段中的运用

1、施工准备阶段资料管理中的运用

施工准备阶段的资料信息主要由业主提供,包括施工许可证、勘察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等,这一阶段施工单位参与编制图纸会审记录、施工组织设计等,监理单位要编制自身的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同时审核施工单位的资料。这一阶段首先运用BIM技术,将传统的2D工程图纸通过AutodeskRevit系列软件转化为4D的立体化、可视的BIM信息模型,将勘察设计图纸的构件信息存储在模型中,以便后期资料填写时能从模型中提取相关数据。项目各参与方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上,通过不同账号和密码按照系统提示,将上述资料信息进行上传、校核、审批和修改,解决过去手工操作带来的信息传递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BIM技术下的4D信息模型能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而这是施工准备阶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进行图纸会审时甚至后期实际现场施工所需要的。利用建好的建筑结构及包含设备管线信息的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进一步优化设计,并快速得出修改好的设计参数,还可通过模型进行施工模拟,看与现实施工的匹配度,减少后期实际施工中反复调整设计、费时费力的情况发生,同时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2、施工阶段资料管理中的运用

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填写大量的土建、安装类资料,比如质量验收、材料设备等资源信息、工程变更等资料,监理单位在此过程中需配合施工单位填写大量审批资料等。这个阶段BIM技术的应用是将BIM模型和实际工程进度结合,在统一的4D模型中将空间和时间信息进行整合,在模型中当调取某一信息就能精确查找到对应的空间和时间信息,减少资料后补现象的发生,有效地实时控制资料管理相关人员编制资料。如原材料进场时,需收集材料原始单证,汇总表,见证取样检测报告,及监理工程师审核过后的建筑材料报审表等资料,这些资料在填写时都有时限要求,通过4D的BIM信息模型,可将上述表格按时间节点输人数据库,系统设计时间参数无法修改,能减少资料后补,提高资料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在项目各参与方调阅资料时,只需在模型中选中相关构件,选定需求信息选项就能查询该构件包括规范、变更、图纸、使用的材料信息等需求信息,并且通过预先设置好的参数,可得出预算报表等数据分析结果,有利于提高资料数据的利用效率。

通过BIM模型,能实现项目设计、施工和多参与方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如Web3D技术,不同用户通过自身角度需求,在互联网上虚拟的三维立体展示中实现互动浏览操作,包括上传、查询、下载等。此过程中需注意除在构件上设置相关的信息关联,在每一个资料中还应添加与之相关的构件关联关系,在选择资料时也能反过来寻找BIM模型中相对应的构件及位置标签,实现不同参与方的统一管理、共享资料。通过Web3D技术能打破用户的地域限制,具体使用中只需把相关信息从模型中导出,输人项目所在地所使用的表格形式中即可。

3、竣工验收阶段资料管理中的运用

竣工验收阶段的资料是对前期资料的总结。利用4D的BIM信息模型,前期资料信息完整情况下,能很快导出工程竣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竣工图等需求信息,而且能有一个实体建筑的4D虚拟动态的建筑模型,不同的项目参与方都能方便地快速查询该建筑的所有信息。此阶段要进行资料的移交归档,过去要跑到项目所在城建地档案馆去翻阅大量纸质文件的情况,现在BIM技术在资料管理中广泛运用变得更简单,信息共享传递及格式转化问题变得相对容易。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实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BIM技术具有可行性,在许多项目中得到了检验,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但从长远来看,BIM技术必将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改变建设项目的管理方式,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施工资料集成管理研究[J].林智敏,朱宏莉.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7).

[2]基于BIM的施工资料管理系统平台架构研究[J].王婷,肖莉萍.工程管理学报.2015(03).

[3]BIM在物业设备资料管理中的应用[J].杨子玉.建筑.2014(18).

论文作者:李彦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浅析BIM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李彦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