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乡土味及其德育功能论文

传统节日的乡土味及其德育功能论文

传统节日的乡土味及其德育功能

吴同语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 中国的传统节日生成于乡土,浓缩并凝聚为厚重的乡土文化。传统节日是乡土社会中维系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其中蕴含着浓浓的乡土味。这种乡土味主要表现为泥土味、人情味、自然味等。现代学校教育中,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个角度出发,可将传统节日的乡土德育功能分为节日的伦理功能、节日的礼治功能、节日的和谐功能、节日的情感功能。

[关键词] 传统节日;乡土味;德育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节日的地位受到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冲击,人们热衷于“过洋节”的同时却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生成于乡土,与乡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生成于乡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到底蕴含哪些乡土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又具有哪些德育功能?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传统节日中的乡土味

乡土味是乡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是乡土生活中特有的知识、道德、情感、风俗与思维方式的综合体。传统节日蕴含着浓浓的乡土味,主要表现为泥土味、人情味、自然味。

2)采用变频控制技术[4]。实现注水系统排量与压力的自动调节,达到节能降耗目的。柱塞泵与离心泵相比,首先是其自身效率相对较高,并且当前低压变频调速技术相对成熟及国产化,可以对其采取有效的变频调速控制,通过调节电动机转速,对泵排量及出口压力进行调节,在满足注水压力需求的前提下,确保注水站在无回流状况下运行。

(一)泥土味

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具有以农为本、安土重迁的特点。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在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社会结构中,土地不仅是生活在中国乡村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谋生工具,更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人生存的命根与精神纽带。在日常规律性的劳作中,乡村人学会了向土地乞食,并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文化,自然是敬重土地、热爱土地的。土地承载万物、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如《说文解字》云:“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因此,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土地始终持有一份敬重与崇拜的情感。土地不仅是乡土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其情感与精神得以释放与栖息的家园。

作为乡土文化的浓缩与精华体现的传统节日,同样蕴含着浓浓的泥土味。中国传统节日中有祭拜“土地神”的活动。“土地神”又称为“社神”,是一方水土的最高管理者,他既执掌行政,又管理财务。由于中国传统对土地的敬重与崇拜之情,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很多家户都会进行祭拜土地神的活动。一般家庭都设有土地神的神像,并在家门前设香案、烛台、供品祭拜。家中没有土地公神像的,便会带上祭品去当地的土地庙中进行祭拜。这种节日的祭拜活动,源于对土地的敬重与崇拜,目的是祈求土地来年的丰产,与乡土社会中重土的观念不谋而合。

(二)人情味

要求解极坐标形式的式(3)矢量方程,必须把e项代入欧拉恒等式(1),得出的笛卡尔坐标形式的矢量方程,将它分为两个标量方程,联立可求解θ3和θ4。把方程(1)代入方程(3),即:

青瓷听到这句话后哭得很历害,在那些饱受苦难的苍茫岁月里,第一次有男人说这样暖到心窝子的话。青瓷哭便把李光北吓坏了,正无措时,青瓷的唇就压了过来。

中国传统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紧张的生产劳动后,人们在一年行将结束的时候团聚在一起,和家人朋友共同庆祝一年的收成。一家老小经过了忙碌又充实的一年,春节正是让自己身体与精神得以休息调养的最好时期。正如冯骥才在《乡土精神》中所说:“不要以为人们在田野大地上只求耕种与温饱,人们更需要坚实有力的精神生活。没人给他们精神,这精神是人们在自己的心灵中创造出来的,并给它穿上民俗民艺美丽的衣衫,用以安慰自己的生命,补偿自己的命运,消解现实强加给自己的苦难,并使生活有滋有味。”[2]春节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既是庆祝一年丰收的物质享受,也是消解一年的辛苦耕作的精神补偿。

由于流动性弱,乡土社会具有熟人社会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相知相熟,富含浓厚的乡土人情。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通过节日丰富多彩的活动得以展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活动加以维系,在活动中营造一种和谐亲密的氛围。人与人熟悉亲密,和谐相处,社会因此具有浓浓的人情味。

生长于乡土文化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乡土社会中天然的德育资源,发挥着道德教化的作用。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个角度出发,可将传统节日的乡土德育功能分为节日的伦理功能、节日的礼治功能、节日的和谐功能、节日的情感功能。

现代社会依靠法律与契约来约束人的行为,而乡土社会多凭借文化习俗的力量。不同于现代法理社会,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对礼的服膺并不是依靠外在规则约束实现的,而是用一定的道德文化去教化人,让人从内心认同,并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人服礼是主动的。”[1]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也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谈到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咿呀学语时,他已是文化的造物,而到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该文化的活动时,社群的习惯便已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便已是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便已是他的戒律”[7]。由此可见,传统节日的礼治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个体行为的规训与教化上。传统节日是“以文教人、以文化人”的过程。如在端午节祭祀祖先这一活动中,人们可以从中得到一种无声的规训,即对祖先应当怀有敬畏与感恩之情,正是有了先人的辛苦劳作与创造才能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并应当把这种敬畏与感恩之情转化为当下更加努力生活的动力。这种对人的教化是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使人服膺于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遵守一定的行事准则,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三)自然味

伴随着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现代社会的流动性正在不断增强,乡土社会相知相熟的特性早已被打破,并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建立在经济关系上,交往变得功利化。促使人与人交往的首要标准,就是能否从交往中获得利益。换言之,交往的关系不是一种单纯、自然的情感交流的关系,而是异化为获利的工具。这种冷冰冰的关系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情的丢弃,进一步加剧了人际关系的紧张。由于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缺位,现阶段我国学校生活中频频发生校园欺凌与暴力问题,学生不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借助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发挥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对当下学校中教育关系处理有很大帮助。传统节日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如春节的家人团聚、拜年活动,中秋节的赏月活动,清明节的扫墓活动,这些都是调节人与人间关系的重要方式。“节日成为互相表达良好祝愿,密切人际交往,维系人际情感的特殊的精神纽带,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6]传统节日发挥着特殊的伦理功能,理应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

长征时的川陕省委委员谢兴华 (1984年4月11日)谈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有关情况时,指出:“我们在瓦钵梁子筹粮,是要用川板买,我们共买了有二,三十万斤的粮食,是以包谷为主,还有一部分青稞麦子,买了粮食推成面,送到山下。”② 《谢新华老谈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情况》,《中共阿坝州党史研究资料》,1984年4月。

二、传统节日的乡土德育功能分析

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各家各户都会打扫自己的房屋以迎接新年的到来,俗称“扫尘”。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扫尘一般以家为单位,由家庭里的各个成员合作清扫。忙碌时村户之间也会互相帮助,人们因此在集体的劳动中建立起友谊关系。除夕当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晚辈们向长辈们叩头施礼,送出祝福;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表示关爱,寓意平安度岁。长幼有序,其乐融融。到了正月,亲朋好友拎着礼品,相互串门吃饭,开始拜年,向对方表达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在春节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得以进行,人与人的关系得以维系,人情也就因此产生。如李俊群所说:“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深深地打上了传统宗法社会和熟人社会的烙印,宗法共同体和熟人社会构成了传统春节存在的基础。”[3]

(一)伦理功能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看,传统节日的伦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上,即让人们学会与人相处时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中国是一个伦理文化张扬的社会,伦理文化浸透到社会各个角落,而传统节日自始至终充满着这种伦理情怀。[5]

在乡土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自然为人们提供了可居住的环境,塑造了人们的生活习性与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依据自然的节律而进行,富有浓浓的自然味。

(二)礼治功能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传统节日发挥着礼治的作用,即通过道德规范的教化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从而进一步维系社会的秩序。

事实上,传统节日重视人情的文化特性不仅烙印在当下生活的人们生活方式中,也涵括了现世人们对已逝故人的追思。清明节是中国传统集体祭祀祖先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祀活动。这种祭祀活动通常有两种形式:家祭与墓祭。家祭是在家内或者宗族祠堂里给先人烧香磕头,供奉祭品。墓祭是前往先人的墓地上坟烧纸,修墓添土。在扫墓活动中人们表达出对已逝先人的追思与怀念,感恩与缅怀先人创下的功绩。在节庆的交往活动中,传统节日维系人际关系的功能得以体现,蕴含浓浓的人情味。

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部分的传统节日同样蕴藏着“自然”这一因素。从起源上看,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历史社会生活中划分日常生活时间段的特定人文符记,是自然时间(季节时间)过程与人文时间意识的有机结合。依据自然的时令与节律,人们为自身的活动做出合理划分,从而调节自己的劳动与休闲时间。[4]在传统的节日活动里,人们得以亲近自然,休养生息。清明节的踏青活动,于仲春暮春之交,邀上亲人朋友一起踏青,吹着清爽明净之风,感受生机勃勃的春意。端午节正值仲夏时分,正是夏季传染病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进行插艾叶的活动。人们把艾蒿悬在户上,利用其挥发产生的奇特香气净化空气、驱赶蚊蝇、驱瘟除邪,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民谚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是依据自然时令来规划自己的活动,以期更好地适应自然。人们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在活动中亲近自然、拥抱自然,表现出中华民族对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中国传统节庆活动大多与自然相联系,人们在活动中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体现出乡土社会的自然味。

(三)和谐功能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传统节日是个体与自然建立联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重视“天人合一”,具体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就是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得十分尖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日,对当下人与自然关系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清明节时期的踏青活动,人们从追思先人的一种沉重的心情中走出,感受生机勃勃的春天,获得一种生命的活力。又如重阳节登高望远,在登山的过程中领略自然的美好景色,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勉励自己努力生活。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人们与自然形成一种亲密感,并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合理改造自然,从而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四)情感功能

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看,传统节日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是人们调适自己心理的重要途径。传统节日承载着乡土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记忆,是乡土生活中人们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出口。一轮明月、一弯小溪、同村的伙伴、田间的劳作,这些都是乡土生活宝贵的记忆。这份记忆是一种对故土的眷念,对已逝时光的追忆,是一份浓浓的乡愁。

35例观察组:年龄[上限67岁、下限42岁、平均值(53.50±2.93)岁],男女之比为18:17,病程(3.43±0.71)年。

在传统节日的活动中,人们保留了一份最原始的记忆。这份记忆是童真童趣,如春节时孩童收的压岁钱、燃起的鞭炮、贴起的春联;这份记忆是父辈们的爱与关怀,如端午节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粽子、煮饺子,互相夹菜敬酒。这份记忆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根基,是人们情感的归属。在现代的城市生活中,生活的节奏正在不断加快,节日变得越发重要,成为人们情感表达与记忆承载的出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失意甚至绝望时,抬头遥望一下故土的那片天空,心里又会得到些许安慰。那些远离故土,身居海外的华侨同胞、留学生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都在节日中表现出来,而传统节日给予他们的这份独特记忆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数量变得越来越少,乡土社会中的风土人情也在慢慢离我们远去。传统节日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德育思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成为学校德育文化的一种补充。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 冯骥才.乡土精神[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3] 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4] 赵飞.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J].教学与管理,2016(5).

[5] 肖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6] 刘惠.传统节日: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载体[J].教育导刊,2010(6).

[7]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92.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08-0016-03

[基金项目] 广西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学生眼中理想课堂的特征及模式构建——基于广西区桂林市某小学的一项实证研究”(XYCSW2018030)。

[作者简介] 吴同语,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收稿日期] 2019-02-14

标签:;  ;  ;  ;  

传统节日的乡土味及其德育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