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普酶(rPA)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论文_毕艳

 毕艳

(云南省楚雄州广通医院 云南 楚雄 651225)

【摘要】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rPA)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TnT、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TnT、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rPA)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瑞替普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223-02

老年人群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人群,主要是指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1]。我院利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溶栓禁忌症患者、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以及过敏性体质患者。全部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8.3±6.7)岁。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患者给予瑞替普酶10mU、注射用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注射时间应大于2分钟,注射半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溶栓12小时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2小时1次,连续治疗1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扩张血管、营养心肌、镇痛等常规治疗。连续治疗时间为1个月。

实验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瑞替普酶治疗同对照组患者一样。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溶栓12小时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2小时1次,连续治疗1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扩张血管、营养心肌、镇痛等常规治疗。连续治疗时间为1个月。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观察统计。另外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88.0%(44/50),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1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0%(33/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TnT、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较(x-±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临床中应及时给予溶栓治疗,进而让患者梗死血管再通,提高患者生存率[2]。瑞替普酶是一种单链蛋白,和纤维蛋白的亲和力较强,但是瑞替普酶对正常纤维蛋白的亲和力较差,所以瑞替普酶对蛋白质的选择性较高,能有效溶解纤维蛋白血栓[3]。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从而让临床疗效提高[4]。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TnT、CK-MB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总之,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嘉宁,张海柱,罗进光等.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2):143-146.

[2]伍冷露.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5):78-79.

[3]许军国.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5):47-49.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论文作者:毕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瑞替普酶(rPA)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论文_毕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