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应促进首都的两个文明建设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研究应促进首都的两个文明建设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研究要为促进首都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为论文,首都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两个文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此,党中央适时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今后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是不可能的。”(见《中共中央关于转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北京市委于1983年成立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相继实施了“六五”、“七五”和“八五”社科规划,项目总数达300余项,一大批涉及首都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应用研究与重大对策研究都列入了规划之中。如北京人口和城市发展问题、城市基础设施问题、京津唐经济联合与生产力布局问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贫困山区脱贫致富问题以及城乡社会保障问题等,其成果均被市委市政府或有关部门采纳,从而为促进首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仅就本市社科“八五”规划中,法学、经济学和首都文化建设方面的部分成果对促进首都两个文明建设所起的作用作一简单述评。

一、法学研究推动了首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体系的建设,加快了地方立法的步伐

“北京市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方性法规的研究”是应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由高校的专家们首次直接为制定地方立法规划提供咨询和参考的项目。市人大常委认为,课题组提交的建议,不仅“从法理上、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地方立法的原则、中央和地方立法职权的划分、本市地方立法的重点和特点作了较详实的论述,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和指导意义”,而且,它所“提出的70项立法项目及其说明,很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其中有45项与本市立法规划相吻合或基本吻合”,希望今后能继续合作。

“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是受海淀区和该区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委托,主要就金融、知识产权和财政税收三个法律方面的问题进行的研究。在金融问题研究中,课题组提出了八条对策建议,被市府办公厅以《有关专家提出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金融市场的设想与建议》为题,上报市领导,中国法学会也以《如何建立高科技产业区金融市场?》为题,上报全国人大法工委。在知识产权问题研究中,课题组以《中国高科技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工业园区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两篇论文,参加了今年9 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科技与工业研究第四届世界大会”,并在这次有30多个国家、370 多名代表出席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论文。关于财政税收问题的研究成果《新税制的改革对高科技的影响》已于去年在《北京科技报》上发表。由于此项研究及时地解决了开发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使其较早地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成为全市发展势头最好,管理规范严谨的高科技园区。

“北京市继续教育法规建设研究”的最大特点是把课题研究与立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课题组提交的最终成果之一为《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范》(草案)。该《规定》(草案)作为第145号议案, 经1994年3月市人代会审议立案,作为地方性法规,经今年6月8 日召开的市十届人大常委第17次会议通过,从10月1日起已正式实行。

“北京市行政执法的现状与特点”的调研,全面摸清了本市负有行政执法职能的15个部门的执法情况,为市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加强行政执法的相应的决定作了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应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课题组还直接参与了该决定的起草工作,作为本市的一项地方性法规,此决定将于年内被批准执行。

上述法学研究课题,均直接为首都地方立法提供了咨询和服务,其科研过程起到了增强立法力量、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的作用。

二、经济学研究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首都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为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促进首都农村经济的发展,为1997年全市提前实现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市年度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是为适应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为本市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和为市领导进行宏观决策服务的。课题组除向有关部门提交了15篇内部研究报告外,还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出版了两本年度经济蓝皮书。这是国内30个省市中首家推出的地方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的系列蓝皮书,引起了市领导、社会各界和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在今年3月市人代会上,9位代表联合提出《加强经济预测蓝皮书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建议蓝皮书今后每年能在市人大和市政协“两会”召开前出版,以便成为可供他们参政议政的参考资料。

“转换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课题组,针对本市26个公司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重大举措,从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分开这一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入手,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总公司转变职能问题进行了调查,形成了系列研究报告。市领导先后5 次对报告进行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有关管理办法。据此,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制定了《北京市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计算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市体改委制定了《关于部分区政府对所属国有企业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问题的意见》等文件。市纪委、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对该成果也十分重视。

“北京市农业后备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潜力研究”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认为它“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该成果从宏观上探讨了北京农业要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而且落实到了微观层次上,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思路,而且在实践上也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市政府和有关综合部门编制发展规划和宏观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农业项目规划和重要农业开发工程选址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果中的大量数据和若干观点已被《北京市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采纳。

“北京市实现小康指标体系研究”为本市1997年提前实现小康提供了考核的量化依据。成果受到市委领导的重视与好评,有关部门将其作为本市实现小康的评价标准。全国许多省、市的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的学者们也将其作为本地区制订实现小康考核指标的参考与借鉴。

上述经济学科的项目都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其研究成果直接起到了为深化改革服务,为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服务,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服务的目的。

三、首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和首都文明工程系列研究推动了全市的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了首都居民的城市文明意识和文明水平,加快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在研究过程中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和调研报告,受到市领导、社会各界和国家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方法,他们在全市范围内选择经营较好的30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如同仁堂集团公司、牡丹电子集团公司、蓝岛大厦、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燕山石化公司、北京铁路局等作为典型,加以剖析,从中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模式。为了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落实到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上,先后组织召开了“同仁堂企业文化与市场经济研讨会”和“蓝岛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出版了《同仁堂企业文化的启示》和《蓝岛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等著作,完成了《北京企业文化建设状况》的研究报告,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一个大视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等一批论文。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以《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题,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七次年会上发言。其阶段成果《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关于同仁堂企业文化状况的调查报告》,荣获中宣部199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好文章奖。其最终成果《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的运作》也受到专家们的充分肯定。该项研究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起到了稳步推动全市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59个区、县、局、总公司和232 个基层单位已经有计划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各基层单位普遍认为,本课题研究总结出的典型经验,建设企业文化的思路和方法,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思路更开阔,工作更落实了。

“首都文明工程系列研究”对涉及首都环境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具体方案,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其第一期工程——“首都公厕革命”,在提交《综合治理北京公厕的建议》后,又推出了“首都城市公共厕所设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美国、澳大利亚的设计作品340余件,国内外60 多家新闻媒体进行追踪报道。在此项调研中,全市首批投入新建和改建的厕所有40座。日本伊奈陶公司也主动为北京动物园的公厕建设捐助了价值1000万日元的设备和材料。目前,该项研究的第二期工程——“首都城市雕塑建设”正在实施,第三期工程——“首都文明教育”即将提上日程。

首都企业文化建设和首都文明工程研究,对首都广大职工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对首都公民环境文明意识的增强和市容面貌的改善,以及对整个首都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几点启示

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尤其是“八五”规划中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所发挥的显著社会效益来看,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首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为广大社科工作者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舞台。首都的广大社科工作者只要珍惜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遵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增强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服务的意识,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为首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法制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服务,为各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就可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有所作为。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富有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广大社科工作者对国家、民族、社会应担负的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划、组织和管理部门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既要积极扶持基础研究,又要把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摆在十分突出、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类项目在各规划期中均占到项目总数的70%左右。其次要处理好规划初期所立项目与滚动项目的关系。既要在规划初期对各学科所立项目有全局上的把握,又要不失时机地把社会实践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随时列入规划。“八五”期间,滚动列入的项目就有28项,占总数的22%。最后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既要坚持严格管理,又要提供周到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就是服务。科研管理工作者要主动承担起政府与社科研究工作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两个方面在科研实践中紧密结合,使科研成果更有效地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服务,为社科工作者施展才华,多出精品服务。这也是科研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得益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当前,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内的改革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关键时期,各级领导还应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更加自觉地实现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化。为此,要主动提出决策中需要研究的课题,及时采纳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来推动实际工作,逐步形成依靠科研进行决策的工作机制。这既是发挥社科研究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功能的体现,也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的客观需要。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摆在社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振奋精神,为进一步开创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标签:;  ;  ;  ;  

社会科学研究应促进首都的两个文明建设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