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产业升级中的人才培养_产业升级论文

台湾产业升级中的人才培养_产业升级论文

台湾产业升级中的人才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人才培养论文,产业升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末,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科学技术及其教育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和升级过程中,科学技术人才是决定性的条件之一。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台湾产业在技术升级中优先培养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台湾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台湾经济在六、七十年代实现了高速而平稳的增长, 从1970 年到1981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0.1%,为亚洲“四小龙”之最,被经济学家称为“经济奇迹”。世界银行1979年的《世界发展报告》把台湾列为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实现了国内或地区内生产总值(GDP )极大的高速增长并完全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自从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年)以来,台湾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通货膨胀加剧,出现了总体上的经济衰退。究其原因在于台湾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中小企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占绝大多数,造成了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缺少更新换代产品,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差,难于承受国际市场风浪的冲击。

台湾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手工劳动型居多,科技水平低,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差。令人吃惊的是,这种缺点不但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获得弥补,反而越来越严重。五十年代,台湾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含量为75.5%,六十年代降低到55.4%,七十年代更降低到28.8%。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缺和人才匮乏,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较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台湾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供给减少。台湾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上扬。1980年至1988年期间,台湾制造业的工资增幅为169%, 同期劳动生产率上升仅为66.3%,企业营利下降。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工资进一步上扬,使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竞争优势。

八十年代初,由于石油价格突然上涨,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取消了原来给予台湾的优惠关税和进口配额,使台湾的出口产业受到了沉重打击。台湾周边国家及地区,先后采取出口导向型或开放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竞争,迫使台湾走产业升级之路。台湾邻近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它们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更低廉的劳动力,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特别是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东亚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产品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台湾岛内资源相对贫乏,市场狭小,产品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使台湾的出口产业处于不利的地位。

台湾经济在八十年代遇到的困难可以归结为产业层次低,技术水平差,摆脱这种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增加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出升级换代产品。而实现上述目标的核心是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和开发,培养出大批适合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产业升级的实用型人才,特别是科学技术开发型人才。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具有前瞻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从宏观政策,教育体制,人才培养的类型和配置上进行配合和调整,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二、人才培养的措施

实现产业升级必须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造就出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台湾自1988年起在产业升级中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位置上,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并且实施了海外人才交流计划,促进了产业升级的实现。

台湾当局自五十年起就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宏观政策指导。在台湾经济飞速发展的六十年代,岛内一些有识之士就强调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尤其是科学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1967年,台湾当局设立了“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负责岛内科学发展的政策指导问题。1969年推出了《12年科学发展计划》,开始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1979年台湾当局根据产业升级的需要,提出了“科技升级”的口号。1982年通过了《科学技术发展方案》, 为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定了总的原则和规划。 1983年台湾当局颁布了“培育和招揽高级科技人才方案”,致力解决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

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调整教育结构,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台湾当局早在五十年代就通过了6~12 岁学龄儿童的“基本教育免纳学费”的法规,普及了6年国民义务教育。1968 年开始实行“九年国民教育”制度,普及了初中教育,截止到1991年初,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1983年台湾当局制定了《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实施计划》,要求学生在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必须再经过2~3年的专业职业技术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中等教育的主体。台湾原来的中等教育以升学为目的,只重视文凭和分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技术技能的培养。七十年代以来,台湾积极发展技术教育,大量建立职业高中和高级技术员工学校,1968年完全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比例达到2.7:7.3,也就是说只有27 %的高中生走考大学的路子,73%的高中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中等教育结构。1965年台湾共有中专128所,其中农校占三分之一,1989 年发展到221所,农校减至6所。专科职校由1960年的8所,发展到1989 年的75所,在校生达到近30万人。在普通教育中,广泛开设职业教育课,开设各种类型的技术班,把职业教育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不掌握一种生活技能,学生就不能毕业,使每一位学生至少掌握一种技术本领。

在高等教育中,台湾促进技术学科的发展。台湾产业升级需要大批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可是传统的台湾高等教育一直以文科为主,文科招生人数高达60%以上。在教育目标上沿袭传统教育模式,崇尚功名而重文凭,教育严重脱离经济和社会实际,结果教兴而国未发。为此,台湾教育部门采取措施,关停并转学术性高校,其数量减少近一半,扩大初级实用性院校,培养急需的实用人才,把原来12所初级学院3200名学生定员扩大为27所1.05万名学生定员。现在台湾加快了工程技术学科的发展,特别是重化工、精密仪器和电子等专业,以适应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使工程技术等非文科专业招生人数达60%以上,科学技术科系占40%以上,增加技术学院的数量,提高其质量,使其可以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

实施国际人才交流计划,招聘海外科技人才。台湾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同时,海外又有一支高素质的华人学者群和科技人才群。1974年台湾开始建立旅外学人档案,将海外学人所学专业分为文、理、管、商、工、农、医及教育八大类,输入电脑。台湾在美国、日本设有许多办事处,仅在美国加州就有两处,存储3000多名工程师和电脑科学家的资料。截止到1986年,台湾已将5058名高科技人才和学者的资料输入电脑,为用人单位提供方便。1949年至1980年期间,台湾有6.3万人通过学生签证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同期返回台湾的仅有0.7 万人,占11.5%。其中学习科技专业的人数为3.53万人,返回为0.39万人,占11.1%。从1985年至1990年,台湾产业升级中估算需要硕士2400人,海外可供给2311人,需要博士762人,可供给77人,其中包括电子、 重化工、精密仪器等专门人才。

台湾吸收海外人才的主要对象和方式包括:1.吸收台湾留学人员回台定居服务,为返台留学生提供优惠条件。从优统计海外任职资历,增加工资与津贴,提供回台旅费及零用金。企业管理硕士回台的月工资比同类人员高1—2级;在公立大学任教的除本薪外,还发研究补助和房屋津贴,协助其眷属就业。2.台湾所需要的博士人数大,供给较少,采取吸收访问学者、客座教授等形式进行短期交流。台湾“国家科学协会”经常协助各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延聘高深造诣的国外学人进行短期指导,参与研究及传授新兴学科动态,或长期提供教学研究工作。台湾当局还通过财团法人代为征聘,用以解决无法用常规方法罗致的特殊科技人才。为运用海外华裔科技人才,加速尖端科技在台生根,台湾邀请“中央研究院”海外院士及专家组成了高水准研究群,以接力方式轮流来台主持或参与某一先导性专题及研究计划。3.发展高科技产业,为海外人才回台提供科研条件。1980年,台湾建立了新竹科学技术园区,成为高科技研究和开发的中心。新竹科技园区是台湾建立的第一个科学园,主要发展电子工业,区内有100家工业公司, 半数以上是西方跨国公司的分公司,园区内集中了1.2万高级人才,1995年各类学者专家已达5万人之多。

三、借鉴及评价

台湾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发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台湾八十年代以来的技术升级中,科技人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台湾科技升级和技术升级的战略决策,出自一批受当局重视的技术官僚人员或学者专家之手。在台湾政坛昔日的留学生成为今日政坛的风云人物。在重要科技领域,集中了一大批人才,成为台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新材料、电子计算机行业,一批留美的设计师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工商管理界,一代受过良好教育的返台经营及营销人才,促使台湾企业及产品进入世界前列。截止到1986年,台湾留学人员返台人数达1.5万人,占同期留学人数的25%以上。

作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才外流是一个普遍问题,台湾也不例外。从政策导向而言,台湾忽视基础科学研究,只偏重实用技术,在实际中产生了许多偏差。台湾科学研究环境欠佳,无法满足高级科学研究的需要,使一批高级人才移居海外。由于台湾当局坚持不与大陆实行“三通”,采取与大陆的敌视政策,使人们对前途没有把握,这是造成人才外流的深层原因。台湾重视教育投入,调整教育内容和结构,使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大力吸收海外人才的做法,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同时也应看到台湾也把大陆留学人员作为争夺的对象,与我们进行人才争夺,因此,我们应当加快制定和实施对留学人员的优惠政策,使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标签:;  ;  ;  

台湾产业升级中的人才培养_产业升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