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手术效果及泪膜的影响分析论文_肖贤柳

肖贤柳

广元市中心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摘 要】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手术效果及泪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72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36只眼)和对照组32例(36只眼)。对照组患者行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角膜中央厚度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d、14d,观察组患者平均BUT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优于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能有效减轻对患者角膜组织的损伤,促进术后视力的恢复,且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切口;泪膜

【中图分类号】R7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13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different incision surgery of cataract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operation effec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ear film. Our hospital’s 64 cases (72 eyes) of catarac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2 cases, 36 eyes) and control group (32 cases, 36 eyes).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hands microincisional cataract phaco,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coaxial phaco microincisional catarac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the naked eye sight, central cornea thickness,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counts and appears burst time (BUT) were detected. Results: postoperative 1 week and 1 month, patients with the naked eye visio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entral cornea thickness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fter 1 week, 1 month, 3 month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count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14 d, 3 d,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on average, BUT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axial phaco micro incision to treat cataract phaco, curative effect is superior to the hands of micro incis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corneal tissue,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visual acuity, and less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tear film.

【Key words】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ical incision;tear film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眼科显微手术的重大成果,同时也是眼科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然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该手术的临床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手术切口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且如何选择更佳的手术切口以更高效地摘除白内障、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手术对眼部组织的损伤一直是眼科医学研究的热点。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白内障手术的发展目标主要以高效、微创及安全为主,且随着与微切口相匹配的人工晶体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微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发展。而目前,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方式,为对比分析二者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对泪膜的影响,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予以分组对比治疗,以期为临床选择更佳的手术切口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72只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相关检查确诊为白内障。其中,男36例(40只眼),女28例(32只眼);年龄55~75岁,平均(65.6±6.2)岁;晶状体核硬度LOCSⅡ分级[1]:Ⅱ级25只眼,Ⅲ级 38 只眼,Ⅳ级 9只眼。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有青光眼、干眼症、角膜疾病、虹膜炎等其他眼部疾病者;(2)近期内(入院前1周内)未使用过对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造成影响的药物;(3)眼 B超示视网膜结构异常者;(4)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全身结缔组织疾病者。随机将本组64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32例(36只眼),对照组32例(36只眼),2组患者在患者性别、年龄、晶状体核硬度及术前各项检查结果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行相同的术前常规检查及常规准备。常规检查包括视力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屈光度、角膜曲率、眼压等;常规准备包括:眼压控制在小于21 mmHg;术前3d内,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4次/d。在手术切口方案上:

对照组32例患者行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首先,予以患者爱尔卡因表面麻醉后,分别于术眼2点和10点角膜缘处采用15°穿刺刀作一长约1.4mm的微型透明角膜切口,经切口向前房内将透明质酸钠注入,环形连续撕囊5~6mm。然后,将晶状体皮质与晶状体核用平衡盐溶液水分离,根据患者核硬度分级在适当的超声乳化能量下予以双手配合行爆破式超声乳化术,将晶状体皮质用皮质注吸器械吸除。扩大切口至1.8mm,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最后,将粘弹剂吸除,用水封合角膜切口。

观察组32例患者行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首先,同样予以患者爱尔卡因表面麻醉,在且切口上,本组是于患者术眼2点处用1.8 mm 一次性专用刀作一长约1.8mm的微型透明角膜切口,在于术眼10点处用15°穿刺刀作一长约0.5mm的辅助切口,经切口向前房内将透明质酸钠注入,环形连续撕囊5~6mm。然后,行爆破式超声乳化术,步骤同对照组。最后,无需扩大切口,而是直接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并将粘弹剂吸除,用水封合角膜切口。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治疗效果

于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如下指标以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检测指标包括:(1)裸眼视力。于患者术前及术后 1d、1 周和3个月,采用国际标准“E 型”视力表灯箱检测患者的裸眼视力;(2)角膜中央厚度。于患者术前及术后1d、 1 周和3个月,采用oculyzer 眼前节分析仪检测患者角膜中央厚度。(3)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同样,于患者术前及术后 1 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采用日本公司生产的NONCON型非接触性角膜内皮显微镜对患者角膜内皮中央区(约0.25mm×0.37mm)进行照相,然后予以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析[2]。

1.3.2手术对患者泪膜的影响

于术前、术后3d、14d及一个月,分别予以2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BUT检查结果正常值为 10~45s,若<10s,则提示泪膜不稳定。BUT值越小,提示泪膜越不稳定[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 )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裸眼视力及角膜中央厚度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及角膜中央厚度对比分析(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术前及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平均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d、14d,观察组患者平均BUT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3 讨论

自1967年Kelman发明超声乳化仪后,后期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完善,超声乳化仪器的性能得到逐步提高,且在微创医学技术的发展下,超声乳化手术的切口逐步减小,其造成的手术损伤也越来越小,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已成为世界所公认的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式[4]。其中,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在原来同轴手术方式的基础上对超乳针头及袖套进行改良,使手术切口减小,实现白内障的同轴超声乳化摘除,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散光小及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等显著优点。而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则是基于双轴超声乳化摘除原理上的微创手术方式,同样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散光小及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等显著优点。但二者相比之下,哪种手术切口的优点更为显著呢?本研究则采用病例对照组研究的方法,予以对照组患者行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

结果:(1)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较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轻。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角膜中央厚度低于对照组。内皮细胞计数越高,角膜中央厚度越小,提示患者内皮细胞丢失率越小,手术对内皮细胞的损伤越小。主要是相较于双手微切口下,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下将手术切口缩小至1.8mm,并将辅助切口缩小至 0.5 mm,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手术对角膜组织的损伤,进而减少了内皮细胞丢失率[5]。(2)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效果优于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周及1个月,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的恢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角膜内皮细胞是保持角膜透明、恢复视力的关键[6]。因此,患者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是影响术后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较轻,因而在该手下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7]。(3)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患者泪膜的影响较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轻。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d、14d,观察组患者平均BUT均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的大小可对泪膜中黏蛋白层对眼表面上皮的黏附作用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手术切口越大,对膜中黏蛋白层的影响越大,进而造成术后泪膜的稳定性下降[8]。本研究中,术后近期(术后3d、14d)结果显示,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患者泪膜的影响较双手微切口轻,但术后远期(术后1个月),二者又趋近相同。

综上,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优于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能有效减轻对患者角膜组织的损伤,促进术后视力的恢复,且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蓝剑青,郭海科,崔颖,等. 同轴 1.8 mm 与 3.0 mm 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 眼科新进展,2013,33(10):954-957.

[2]马应,赵军民.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对比观察[J].安徽医药,2011,15(6):740-741.

[3]沈明海,房传凯.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泪膜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2):300-303.

[4]陈小皤,陈春林,叶剑.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不同切口对术后泪膜变化的影响[J].眼视光学杂志 2009,11( 6) : 435-438.

[5]张建珠,陈俊洪,黄伯健,等. 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2014,9(04):67-672.

[6]刘俊珍,高伟,崔巍. 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研究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2014,5(01):59-61.

[7]徐涤非,杨洪.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03):415-416.

[8]马烈,刘芳,顾丽萍,等.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角膜内皮细胞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01):90-92.

论文作者:肖贤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  ;  ;  ;  ;  ;  ;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手术效果及泪膜的影响分析论文_肖贤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