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12例论文_王军军

王军军

【摘 要】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分别选取12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12例患者采取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的12例患者给予单纯阿昔洛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治愈率,还可以迅速止痛,减轻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药外敷治疗; 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 治疗效果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中医上又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1]。关于该病的记录最早可追溯到隋朝的《诸病源候论?疮病诸侯》一书中。其病症为单侧周围神经遍布红斑、水疱,常好发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神经等支配的区域。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在患者感染后可以长期潜伏在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在患者抵抗力低下时可顺势沿着神经纤维不断蔓延至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2]。春秋季是该病的好发期,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上升。根据中医记载,显示,中药外敷治疗效果显著。为了观察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现从选取24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12例患者采取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的12例患者给予单纯阿昔洛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分别选取12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12例患者采取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的12例患者给予单纯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中男8例,女4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5.7±12.8)岁;病程3~8天,平均病程(4.8±2.5)天。对照组中男10例,女2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48.6±14.6)岁;病程2~9天,平均病程(4.6±2.1)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的皮肤处出现簇集成群的水疱且按照一侧的周围神经呈现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和局部淋巴肿大,其余的中间皮肤正常。调查表明患者在发疹前常有轻度的乏力、地热、皮肤还会出现刺痛感;首先在患处会有潮红的斑出现,接着红斑会迅速发展为黄豆大小的丘疹,最终发展为水疱。

2.2 治疗方法

2.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昔洛韦治疗。每日静滴500mg阿昔洛韦注射液一次。

2.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每日静滴500mg阿昔洛韦注射液一次。中药外敷治疗:按照中医辩证法将患者分为肝胆湿热型(7例)和脾虚湿盛型(5例)。前者的中药内服方剂为:黄芪15g,龙胆草15g,生地30g,当归15g,栀子10g,葛根10g,川芎15g,水煎取汁,每日一剂,早晚分服。后者的内服方剂为:陈皮15g,川芎15g,防风10g,生甘草5g,苍术8g,厚朴15g,猪苓10g,赤芍15g,大黄5g,水煎取汁每日一剂,早晚分服。外敷方剂为:碘伏、冰片、龙血竭、地龙、白糖、黄连,涂抹在患处,每日5次。

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病症完全消失,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显效:临床病症基本消失,疱疹大部分已经结痂、脱痂;有效:临床病症有所好转,疱疹大部分结痂,神经疼痛较轻;无效:临床病症未出现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讨 论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中医上又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水痘-带状疱疹将人作为宿主,通过呼吸黏膜进入了血液后形成了病毒血症,经过长期的潜伏,一旦遇到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便会趁此机会激活,沿着神经传播,导致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水疱,并发镇痛感。经遗传学验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DNA病毒,体积在210~250nm,具有很强的亲神经和亲皮肤性[4]。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的皮肤处出现簇集成群的水疱且按照一侧的周围神经呈现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和局部淋巴肿大,其余的中间皮肤正常。调查表明患者在发疹前常有轻度的乏力、地热、皮肤还会出现刺痛感;首先在患处会有潮红的斑出现,接着红斑会迅速发展为黄豆大小的丘疹,最终发展为水疱。神经痛是此病的主要特殊症状,病史产的患者会长期受此疼痛的折磨。春秋季是该病的好发期,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上升。

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药物包括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其中以阿昔洛韦最为常见。阿昔洛韦是一种合成的嘌呤核苷类似物,属于抗病毒药。在体外,对单纯性的疱疹病毒、水痘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可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苷激酶或细胞激酶,使得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酯,然后通过干扰病毒的DNA多聚酶、使DNA链延伸中断来抑制病毒复制,从而达到抑制病毒的作用[5]。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心情郁结、肝气堵塞、郁而化火、饮食不节、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蕴积肌肤所致。按照中医辩证可将其分为肝胆湿热型和脾虚湿盛型。在治疗时采用黄芪、龙胆草、生地、当归、陈皮、川芎、防风、大黄等水煎取汁内服,碘伏、冰片、龙血竭、地龙、白糖、黄连涂抹在患处外敷。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治愈率,还可以迅速止痛,减轻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Osiri M, Suarez-Almazor ME, Wells GA,et al.Number needed to treat ( NNT ) :implication in rheumatology clinical practice[J]. Ann Rheum Dis ,2012 ,10:377-378 .

[2]郭兴旺.配伍川楝子治疗带状疱疹[J].山东中医杂志, 2013, 24(3):183.

[3]朱学骏.皮肤性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24(2):112.

[4]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24(3):134.

[5]Whitley RJ,Weiss H, Gnann J, etal Acyclovir with and without prednis 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 A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J].Ann Intern Med, 2013, 125 (5) : 376 -383.

论文作者:王军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12例论文_王军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