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讨论文_郭日辉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讨论文_郭日辉

东莞市中堂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在城市建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城市的防洪排涝工程则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对于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防洪排涝工程的深入开展使得其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以后的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当红排涝工程;生态环境

引言:防洪排涝工程属于国家水利工程项目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兴利除害,在近几年,水库、河渠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大大提高了城市防洪工作的质量。但其实在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中,往往会对河流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这对于城市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需要尽最大的可能避免。所以在进行防洪排涝工程的规划工作时,就要将其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考虑到,在保证工程功能实现的同时兼顾自然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水循环产生的影响

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中,流域内的降水主要渗透到地下或汇入河流,而对于不同区域的河流水循环来说,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自身的平衡系统能够维持水位处于正常的水平。但是随着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大量建设,流域内河道周围的路面大多存在硬化的现象,河道两端的用地多为建筑所占用,所以这样的情况就会使得大量的降雨汇集到河流中,河道中的水流在堤防工程的作用下快速的融入到大海当中,这样就会大大削弱河流水循环的过程,地下水的水位也会由此不断的降低,严重的破坏了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

(二)对流域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对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来说,破坏了流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同时,在目前的防洪排涝工程中,其在规划工作上不够完善和科学,水库等工程的建设占用了大量的河道面积,让河流周围原有的湿地面积逐渐的缩小。另外,蓄洪泄洪区域的建设使得流域中的生态系统被人为划分,使其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区域,使得流域内的环境受到破坏,随之也破坏了流域中的生物生长环境。在水库工程的建设中,河流的形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河流中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损害,让很多生物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得到正常的生长,生态系统的失衡就在所难免。

(三)缺乏对防洪排涝工程的全局规划

在防洪排涝工程的规划阶段中,基础问题的有效研究是规划工作的重点,如果缺乏基础工作就会使生态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在水灾害的防御和水资源的配置上都存在不够科学的问题。一些参与规划的工作人员,有的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往往忽视这项工程长远效益的实现,让工程的规划不具备全面和科学的优势,这样就会在工程造价上缺少优势,往往造价会有所提高,同样破坏自然环境的规律。

二、科学处理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是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规划部分,是对整个工程展开全面的工程规划阶段,这时候要将工程的建设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考虑到城市生态环境、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在这一基础上要制定出完备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的作用能够得到发挥,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做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一)建立正确的规划思路

在防洪排涝工程的规划思路设计中,要从城市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供整体的规划。要同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并且这项工程要进行综合性的整治,将河流的自然形态考虑到规划中,尽最大的可能避免人为的改动,另外还要增加湿地的面积,充分的发挥河涌及蓄水湖等对生态环境的平衡作用,调节小区域内的气候环境,城区的建设还要突出亲水文化的特征,在农田区注重自然生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立科学的规划目标

在规划目标的建设上,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首先,规划的目标一定要符合防洪排涝的标准;其次,要尽可能的美化河堤两岸的环境,从而有效的促进城市建设和绿地景观的协调发展;最后,要严格的控制污染的产生,在规划的目标中,要明确的指出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性,努力为人们创造景色宜人的绿水空间,使得规划区域最终能够成为宜居宜商的城市。

三、工程中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河道护岸的规划

对河道护岸的科学规划能够为防洪排涝工程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水流较快的流域效果更加明显,护岸的规划会有效的减少河流坡脚的冲刷,保证整体工程的稳定性。护岸的合理系统规划会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其同城市的景观高度的融合在一起,为城市的形象建设提供助力。

(二)截污、清污工程的实施

针对防洪排涝工程中涉及河流水质较差的区域要在工程的实施中进行有效的处理,尤其是在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中,更应该加强注意。截污、清污工程需要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来实现,对雨水和雨水分开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将可能流入到河道中的污水进行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从而减少污水对水质的污染,改善城市总体的水环境。

(三)景观环境工程的建设

在防洪排涝工程的规划区域内,除了让其达到理想的功能,还要考虑到景观环境工程的建设,规划出属于自己流域内的环境特色,对河道中较为密集的水道进行充分的利用,形成区域内具有特色的生态景观,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城市景观的观赏性,为城市总体环境的美观加分。

(四)科学的选择河流和堤防的走向

拓宽河道及修建堤防是防洪排涝工程中极为重要和基础性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整体的泄洪能力,也能够起到削弱河流对河岸的冲刷作用,从而增加了城市对洪水的抵御能力。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对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获得来说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的话,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对于河道景观价值的影响是不同的,为了能够充分的保证河道景观价值不受影响,可以通过不改变河流自然走向和弯曲程度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工作来实现,这样就大大的减小人为因素对河道流向产生的改变。另外还可以通过在河道周围布置蓄水池来减少河道弯曲位置的冲刷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同时可以充分的利用河流的自然状态,形成一些小岛,并在保证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适当的允许水流局部出现淹没的状况,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河道两侧景观价值的发挥,减少了对河流大面积开挖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成本,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中实现了和谐统一的发展规划。

结论: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防洪排涝工程的安全防御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其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从全局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科学规划提供了几点建议,并处理好工程建设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由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在处理防洪排涝工程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并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致远.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06:131-132+142.

[2]王爱林. 对建立香格里拉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4:72-73+79.

[3]郑灵飞,黄友谊. 整体观视角下的城市水系规划框架探析——以厦门市城市水系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13,10:52-57.

论文作者:郭日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讨论文_郭日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