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约束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研究论文_刘中乾

水资源约束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研究论文_刘中乾

广东 528000

摘要:乡土聚落的风俗习惯也受到水资源的影响,例如泼水节的产生,就是人们依赖水资源的一个明显体现。水资源自古以来就是影响人们生活、作业的主要资源之一,人们的群居特点也会根据水资源的分布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其房屋风格的形成也与之相关。由此可见,乡土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和水资源密切相关,不管是在乡土聚落的景观营造结构、营造风格、特点等方面,还是在乡土文化的形成、凝聚以及传承等方面。本文便对水资源约束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简单总结了水资源约束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的特点和要素,希望可以为今后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资源;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引言:乡土聚落景观营造是一个部落用来彰显自己特点的主要方式,它与该部落的生存依据密切相关。而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繁衍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帮助人们生存下去的同时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例如,乡土聚落居住地的选取大多都在水资源附近,不可以离水资源太远,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引发了人们对水资源的争夺。由此可见,乡土聚落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水资源的影响,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的内容也受到了限制,例如水车、吊脚楼、驻扎帐篷等的出现,便是水资源影响部落景观营造的表现。本文在水资源的视角上对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的特点进行探究,并对乡土聚落的景观的建筑层次进行了探究。

一、乡土聚落景观营造受水资源的影响

1、乡土聚落与水资源的关系概述

水资源的分布与地理位置存在着很大的联系,离海近的地区,水资源也会相对多一些,而离海远的内陆地区,水资源也就会相对缺乏。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恶略,年降水量比较低,属于干旱的地区,其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不是很强,水资源的循环系统仍旧需要完善,不适合人们居住。再加上该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该地区乡土聚落分散局面的形成,而该地区乡土聚落的景观营造风格也受到了很多的影响,几乎所有的景观都彰显着求水、节约水资源的理念。除此之外,乡土聚落的风俗习惯、生活特色、饮食特点等也和水资源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不同的地方建筑的风格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其决定因素就有水资源。

2、乡土聚落的分布、变迁与水资源的关系

在乡土聚落寻找自己的定居地时,大部分都是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决定的。水资源多的地方分布的乡土聚落便会比较多一些,而部落之间的争夺水资源的战争发生的也比较多,这种情况也就决定了部落强大的居住的离水资源更近一些,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支配也会更加方便和自由一些。在乡土聚落景观营造方面,水资源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多的,其主要体现在乡土聚落的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上,例如,在某些地区,人们的房屋并不是固定的,大多是可以随时折叠起来搬走的,这就是适应水资源的一种体现。很多乡土聚落在饮食上也会受到水资源的一些约束,例如在水资源缺少的地区,人们是很少吃一些粥一类的东西的,对于用水较少的食物的需求量会大一些。由此可见,水资源不仅约束着乡土聚落的人们的居住地点的选择,还约束着他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风格。

二、水资源约束下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

经过一些数据调查我们发现,乡土聚落景观营造对水资源的依赖是十分大的,无论是在乡土聚落的建筑风格、对于空间的利用程度、民族风俗等哪个方面。水资源作为乡土聚落发展的根本,它存在的多少决定着部落之间的相处问题,也决定着部落人们的生活问题。而乡土聚落的人们也依赖水资源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智慧,对于乡土聚落景观营造也产生了独特的经验和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乡土聚落景观营造传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

在乡土聚落景观营造时首先要考虑水资源的多少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水资源的多少来决定部落的规模、定居地等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6个层次,首先要考虑的是乡土聚落的选址以及如何布局的问题,因为对于一个乡土聚落来说,选址选在何处、如何布局等问题都会影响到该部落今后的发展和生存问题;然后考虑乡土聚落组织选型问题,组织选型对于乡土聚落来说是仅次于选址的问题,因为如果组织选型问题做的不好就很容易影响到乡土聚落今后的正常生活和作业;再者就是考虑乡土部落的规模问题,规模问题对于一个部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规模大的部落意味着战斗人数多,但是对于资源的消耗也多,因此,部落规模问题是部落生存的条件之一;乡土聚落居民建筑风格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建筑风格可以彰显出一个部落的风俗文化,是部落之间存在差异的标志;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乡土聚落空间序列组织的问题,乡土聚落对于空间的利用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自身文化水平的发展程度,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同时空间序列组织问题也是决定一个部落的规模的一个因素;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到乡土聚落内标志节点的设置,标志节点对于乡土聚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乡土聚落文化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沟通居民交流的工具,它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到外族人对该部落的认知和看法。

2、乡土聚落景观营造层级的尺度化和要素化

在构建乡土聚落景观时,无论是在乡土聚落的建筑风格、建筑层次,还是在乡土聚落的选址等方面,水资源都展现着它独特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因此,我们在考虑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也要以当下的水资源情况为标准,例如在乡土聚落扩建这一方面,我们就要考虑周围拥有的水资源是否足够我们进行二次扩建,而扩建后形成的更大的部落又是否有能力去守护更多的水资源,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加强乡土聚落景观营造层级的尺度化,坚决以水资源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在乡土聚落景观营造层级的要素化方面,我们需要多考虑几种要素,在可以保证水资源要素占有很大比重的前提下,考虑将更多的影响要素融入到乡土聚落景观营造层级的建设问题中,同时考虑将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的更加美丽,既能彰显出水资源的重要性,又能展示该部落自己的生存特点和风俗习惯等,从而达到更加精准的完成层级建设的目的。

3、乡土聚落景观的水资源适应性分析

乡土聚落作为一种与现代社会大相径庭的一种生活方式,它的存在彰显着水资源的重要性,因为水资源是荒漠中出现绿洲、形成人文活动的根本条件,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空间。一方面它对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起到一个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它对周围居住的人们的生活、饮食起到一个制约作用。乡土聚落的人们对水资源逐渐形成了一种适应性,其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上,即他们可以用同样多的水做更多的事,确保可以在长期干旱的地区生存下去,这种水资源的适应性也决定了他们的建筑以及景观营造风格离不开水的束缚,这种对水资源的适应性是不同于其他族的特点,同时也使得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结束语:乡土聚落生存的主要依据便是水资源,乡土聚落依靠其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独特生活风格、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的特点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本文便对水资源约束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的特点和要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营造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一些乡土聚落今后的发展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征征.传统村居聚落空间的保护与优化[J].城乡建设,2014(09):64-66.

[2]陈磊,姜婧,张婷,岳邦瑞.我国干旱区乡土景观研究的界定、现状及展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05):719-725.

[3]岳邦瑞,郎小龙,张婷婷,左臣.我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发展历程、学科领域及其评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12):1563-1570.

论文作者:刘中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水资源约束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研究论文_刘中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