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智力开发下的学前舞蹈教学研究论文_黄楠楠

基于儿童智力开发下的学前舞蹈教学研究论文_黄楠楠

(浙江省苍南县机关幼儿园,浙江 温州 325800)

摘要:学前舞蹈的教学对于幼儿的成长和身体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通过系统的舞蹈学习,儿童的智力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开发。舞蹈所需要的乐感、节奏感以及肢体协调能力可以有效刺激幼儿的神经中枢,进而起到激发幼儿智力系统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将就基于儿童智力开发下的学前舞蹈教育展开研究。

关键词:学前舞蹈教育;智力开发;乐感;肢体协调能力

一、前言

众所周知,舞蹈对于塑造人的形体美,培养个人气质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但很少有人指导针对于幼儿展开的学前舞蹈,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还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通过研究对比,得出结论,幼儿时期进行过系统的艺体技能学习(舞蹈、美术以及舞蹈)的孩子其右脑的活跃程度要大大高于没有进行过相应练习的孩子。而这一能力将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整体感知力、情商以及智力。通过学前舞蹈的学习,儿童的心里承受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换言之逆商也会有所增强。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直接的智力提升之外,学前舞蹈对于幼儿的整体发育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学前舞蹈如何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

有关于学前舞蹈对于儿童智力开发的一点,最直观的莫过于肢体协调性的锻炼。我们都知道常用右手的人左脑发达,反之,常用左手的人右脑比较发达。而舞蹈是一个讲究协调的全身性运动,儿童在进行舞蹈学习的时候不仅要用到左半边身体,也需要协调运用右半边身体,这样儿童的左右脑在运动过程中都会得到运用,自然也就提升了学生的整体智力[1]。其次,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生需要在相关旋律的引导下进行舞蹈过程,对于舞蹈的感知以及在相应音符进行相应动作的训练,可以锻炼儿童的记忆力。用通俗的话来讲:学生在学习舞蹈的时候不仅学习了舞蹈动作,连带着记忆了歌曲内容,歌曲旋律,特定节拍时要进行的舞蹈动作,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记忆,而学生在将这些内容转化为知识记忆到脑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和智力开发的过程。最后,儿童由于其特性,学习舞蹈的过程总是充满摔跤和挫折的,一次次摔跤,一次次站起,在这种磨炼之中,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逆商也得到了增强。这虽然不会直接作用于孩子的智力提高,却是日后学习中儿童不可缺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由此可见,学前舞蹈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是全方位的。

三、如何在基于儿童智力开发下进行学前舞蹈教学

(一)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转变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新时期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与支持者,而并非传统课堂教学的绝对引领者。教师需要从自身做到教学理念的转变,将关注点放到学生的发展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辅助学生做到最好的自己。这就要求各位舞蹈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牢固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保护学生。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现状,多鼓励多支持,少批评,争取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学前舞蹈的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循序渐进,逐步进行舞蹈教学

舞蹈教学尤其是学前儿童的舞蹈教学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先从基础开始,从最简单的开始。对于学前舞蹈的教课教师而言,最开始的启蒙课程甚至可以从简单的几个动作:跳、旋转、踢腿、伸手等动作开始。这一是让学生打好基础,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准备,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学生,防止学生由于动作掌握不熟练而因舞蹈受伤。在学生掌握了基础动作以后,教师要开始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平衡感。针对于协调能力[2],笔者推荐的动作是夹豆子和拍皮球,再完成了最简单的协调能力训练后,继续开展左手摸右脚,右手摸左脚的训练方式。学生在进行协调能力分布训练的过程,其实就是其智力得到开发提升的过程。

(三)开展舞蹈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对学生特点进行准确的把握与分析,对于学前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收到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好玩、好动和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赞美,喜欢体验成功。那么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定期的组织舞蹈比赛活动,来调动学生对舞蹈活动参与的兴趣,通过彼此之间的竞争,来激发学生想要获得赞美认可的心情。在学生参与舞蹈比赛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舞蹈节奏感或者舞蹈情绪的理解来加上自己的肢体动作,将舞蹈活动变的更加活泼俏皮,学生更容易能够体会到舞蹈活动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舞蹈教材《快乐的舞蹈》这一单元时,就可以组织学生用舞蹈的形式来表演《金孔雀轻轻跳》、《喜鹊钻篱笆》等歌曲。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舞蹈接龙的形式来开展舞蹈比赛,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一次表演一个音符,如果能够一次性演唱正确就可以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当然,舞蹈比赛的形式还可以通过个人才艺表演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在学习完《小鸭子》《荷花》等舞蹈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舞蹈进行表演,让学生担任小评委来给表演者打分,学生在担任评委的过程中认真观赏,指出表演者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是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四)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记忆力

前文提到学前舞蹈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一定程度上也依靠学生对于节奏和节奏-动作联合的记忆。针对于此,教师可以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和形式,比如将一个整体的舞蹈拆分开,训练学生在播放特定旋律的时候做出特定动作。这不仅是考验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更是对学生快速反应能力的一种训练[3]。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对于特定事务的注意力会得到集中,关注度上升,日后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既要认识到学前舞蹈对于儿童智力开发的确实存在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遵循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教学方法,确保在学前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正确进行教学,开发儿童的智力。

参考文献

[1]奥尔夫理念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J]. 栾晓梅. 文教资料.2007(20)

[2]谈少儿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J]. 陶文军. 文化时空. 2003(11)

[3]舞蹈对少儿智力、体力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增强作用[J]. 毛毅征. 民族艺术研究. 2001(04)

论文作者:黄楠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基于儿童智力开发下的学前舞蹈教学研究论文_黄楠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