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用于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周浩

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 34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右伴结肠切除术中运用改良中线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右伴结肠切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其中有48例行改良中线入路术式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患者行中线入路术式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三站淋巴结平均清扫数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引流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行改良中线右伴结肠切除术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对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能够彻底的清除,同时手术难度较低,患者出血量低。

关键词:右半结肠切除术;改良中线入路;结肠癌;效果

由于生活水平逐渐改善和饮食结构调整,结肠癌发病率表现出增高趋势,当前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综合医治,右半结肠的切除手术是一种治疗回盲部癌症、升结肠癌症和横结肠近肝曲癌症的治理手段,右半结肠的手术使用传统手术和中线入路两种手术。中线入路手术与传统式术相比较后更加与肿瘤科学原理相符合,但是因先处理血管再处理肠管的顺序彻底清扫肠膜之上的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结目前还有困难[1]。本次研究对科室从2015年5月开始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48例,和同期70例中线入路组进行比较,分析安全地除尽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结的效果。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右伴结肠切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其中有48例行改良中线入路术式为观察组,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在43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1±3.55)岁;选取同期70例患者行中线入路术式为对照组,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28例,年龄在45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4±3.87)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中线入路过程:①采取正中或在右侧正中开口入腹,探明没有远处转移和肿瘤的可切除性;②对肿瘤进行隔离;③离回盲部处十五厘米末端回肠之处剪开肠膜,沿肠系膜上的静脉方向朝横结肠系膜的根部剪去,以便仔细剖出肠系膜上的静脉和分支,清理周围的淋巴结,剪断后进行回结肠上的动静脉以及在右侧结肠上的动静脉结扎;④让右侧的大网膜以及胃结肠的韧带游离开,然后清理中结肠里的动静脉以及淋巴结;⑤再切开右侧的腹膜,然后延Told筋膜从外往内开始游离右半边的结肠,清理干净标本;⑥致使回肠横结肠吻合[2]。

改良后中线入路过程:①使用正中或是右侧正中切口来进腹,探明没有远处转移和肿瘤可切除性;②剪断位于横结肠点处的大网膜,在大网膜上方直到胃网膜血管顺着方向清洁幽门处的淋巴结;③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将横结肠切割断,之后往剪开横结肠系膜中的无血管地方直至结肠血管的根部区域;④在回肠的预切点延直线切断闭合器;⑤在自肠系膜系统的静脉左部开肠系膜的静脉血管鞘,由下至上把骨骼化肠系膜上的静脉血管,依次切断开回结肠血管以及右边的结肠血管,然后去清理身体的主淋巴结;⑥实施Kocher切口,用左手清理肠系膜上的静脉根部、还有胰腺下边的淋巴结和剪断胃结肠静脉亦或是结肠中的血管;⑦从Told筋膜向外完全切除右半结肠;⑧吻合回肠横结肠[3]。

1.3统计方法

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值用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比较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时长以及手术出血量、引流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长以及手术出血量、引流量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结肠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是手术,术后五年的存活率可达71%到83%,但Ducks A期结肠癌手术后复发率为10%到15%,B期结肠癌手术后复发率为20%~40%,C期结肠癌手术后复发率是42%到60%,除此之外,标准的无瘤操作也是影响复发率的主要因素[4]。

我科室进行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改良,手术的改进点主要在下述方面:①剪断肠管然后清扫淋巴结;②Kocher切口;③左手开始清扫淋巴结;④在内侧延Told筋膜直到外侧切除。先断肠管后清扫淋巴结,首先切开横结肠以及回肠,这作用就像捆扎纱,符合无瘤的原则。Kocher切口来露出制肠系膜上血管和完全露处十二指肠的三四段,这些操作左手就可安全地掌控肠系膜上血管和它的右侧分支,这时清扫淋巴结可降低伤害十二指肠和肠系膜的血管可能性,进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且可以彻底清理第三站淋巴结,也降低了手术的难度,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可操作性,同时也缩短手术的时间。在整个手术当中没有接触肿瘤,同时也符合无瘤操作的原则[5]。在改良手术的病例之中,第三站清扫淋巴结的总个数都比传统的术式要高,并且与中线入路组相同;而手术操作的时间与传统术式组的操作时间相同,少于中线入路组的数据,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这种手术式相较于其他手术的优越之处。应当注意的地方在于切断肠管的时候预防肠的内容物污染其他地方,我推荐通过切割闭合器来致使肠管闭合以及切断来减少污染率。除此之外,这项术式的长期疗效,仍然有待进一步地随访研究。

参考文献:

[1]石志伟. 改良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疗效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7):48-49.

[2]任莹坤,韩广森,赵玉洲,等. 改良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研究杂志,2011,40(8):143-145.

[3]王有财,韩广森,王松涛,等. 改良中线入路并左手控制技术在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中的应用[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4):524-526.

[4]刘会勇.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用于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心理医生,2016,22(29):141-142.

[5]刘文玉,陈玲玲. 临床结肠癌治疗中腹腔镜内侧入路与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应用的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14(32):52-52.

论文作者:周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  ;  ;  ;  ;  ;  ;  ;  

改良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用于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周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