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_李郧阳

刍议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_李郧阳

(江苏迈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12001)

摘要: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整个电网运行的核心部分,也是影响电网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程度,直接影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与应用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必要性

由于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每一个人都需要用电。因此,电力系统也呈现出系统复杂、网络庞大的特点。在整个电力网络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几千座发电厂,数不胜数的变电所,还拥有数不清的用户。电力系统运行的实质是将不同电压级别的电能利用线路进行输送,并经过变电装置进行电压级别的转换,使整个电力输送线路和用电线路连接成网,来实现电能的生产与运行。电能生产输送的过程极短,在一瞬间就完成,另外,由于发电厂生产的电能产品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可以进行存储,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再进行使用,发出的电能必须立即被使用。在整个电网中,要想实现电能利用的最优化,必须要保证发电量和电能输送给的用户的用电量之间呈现平衡的关系。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特点

2.1分析电力系统安全性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备的分析电力系统安全性能的这一功能,主要是借助先进的传感器监测和信号采集系统以及在线数据分析平台来实现的。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各传感器对各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将数据输送到信息处理平台,平台中运行的软件对电力系统中所有的设备进行特定方法的模拟计算,对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进行衡算,并对事故发生之后可能影响到的系统进行确定,而且还能对系统在出现事故之后电力能否持续供应进行分析,即是采取预想事故监测来对系统的安全水平进行检验,对于可能发生的故障指出原因并给出对应的解决策略,还能进行自动排除或者由相关电力人员进行故障的排除,使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系统能够安全的自动运行。

2.2电力系统检测与控制功能

电力系统存在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之需,而且还是电力企业追求发展成果与利润的基础。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厂能够自动进行发电、电力的调度能够实现科学经济化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的检测和控制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备的电力系统检测与控制功能,能够为整个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提供数据支撑。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检测系统对系统运行的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将相关信息显示在终端设备上,调度员对相关信息与数据进行整理,依据制定好的对策和计划,让电力调度系统执行既定的调度方案。对于数据分析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合适的控制动作,对系统进行控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适用和可靠。

三、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探究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设计吸收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先进成果,采用了一体化、标准化的设计思想和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研制了高效的动态消息总线、简单服务总线、工作流机制和灵活的人机界面支撑技术,为系统实时监控与预警、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和调度管理等应用提供了一体化的技术支撑,在电网运行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大电网稳定分析与评估、调度计划应用的核心算法、调控合一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升了电网调度驾驭大电网的能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据了解,国家电网国调中心根据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需要,组织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的优秀技术人员,制定了一系列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标准和功能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全国广泛应用的能量管理系统CC2000A(中国电科院)和OPEN3000(国网电科院)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标准和规范,开发了基于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工作站和安全防护设备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一体化平台D5000。D5000是新一代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适应了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体系中五级调度控制体系的要求,实现了“远程调阅、告警直传、横向贯通、纵向管理”的功能。D5000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的技术,具有标准、开放、可靠、安全以及适应性较强的各项优势,其所直接承载的是实时监控与预警、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和调度管理等四大应用的平台,对提高电网的调度运行水平、加快调度机构的运行与其标准化建设和提高调度业务精益化的管理具有重要而较为深远的意义。

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4.1智能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向智能化转变,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状态分析、状态估计和自适应技术等在电力系统中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随着对智能电网研究深度的加深,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水平有所提升。智能调度技术可以对调度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并且可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实时性。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电力系统故障的容错性,这也就意味着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营能力会得到提高。

4.2稳定化

电力系统的稳定化是指在电力运行全过程中能够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功能、质量等都不会出现较大起伏。电力系统的应用范围较广,并且会对各行业造成较大的影响。电力系统调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影响,若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完善,尤其是安全改造。因此,电力系统调度要想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就必须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同时保证计算机的安全可靠。

4.3可视化

当前,人们对于各种信息和数据更追求直观化的认知,因此,利用图像图形技术将原始的数字、表格、文字等呈现出来的资料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的图形图像信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将来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向。对于调度过程中,各种信息利用图形和图像表达出来,更加直观地方便相关人员对电网运行状况、调度情况等进行有效及时的掌握。

4.5数字化

近年来,在各领域数字化技术均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领域,其运用也会很快地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数字化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GPS技术等新兴技术,应用到调度系统中,促进整个系统在可视化和智能化得以实现的同时,还利用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对电力调度过程进行有效良好的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对于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于电能的要求也更高,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作为电力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供电能力。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使得各工作事项能够有序完成。作为电力系统,需要引用新型的管理系统,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具有积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也会成为未来电力行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其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关于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集成的关键问题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

[2]杨越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前景分析探讨[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

作者简介:

李郧阳(1985.1-),男,江苏扬州人,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士,助理工程师,单位:江苏迈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电力调度自动化。

论文作者:李郧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刍议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_李郧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