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良肢位对防治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的影响论文_马英

探讨良肢位对防治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的影响论文_马英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 155811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良肢位在防治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的作用。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4周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物理因子、运动作业等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当天起保持良肢位,对照组取自然体位。结果治疗4周后,康复组出现肌痉挛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良肢位;脑卒中;偏瘫;肌痉挛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ole of good limb posi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pasticity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00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namely control group and rehabilitation group.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drug 4 weeks of Neurology,physical factors,operatio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routine nursing care,rehabilitation group from the day of admission for maintaining the normal limb position,the control group take the natural posture. Results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the complications of muscle spasm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Key words:good limb position;stroke;hemiplegia;muscle spasm

脑卒中起病急,病情凶险,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抢救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病人能保存性命,但脑卒中后的致残率高,据全国脑血管防治办公室的资料显示,存活的脑卒中患者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有40%重度致残,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其主要致残表现为偏瘫,研究表明偏瘫后上肢功能仅有14%~26%能恢复正常,而下肢虽有80%能恢复步行能力[1],但仍有很多患者存在偏瘫步态等后遗症。这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而就偏瘫而言,肢体的预后如何对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恢复与改善和生活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意义。因而,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来降低肌肉张力,缓解肢体痉挛,日益成为康复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2]。我科室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良肢位等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其中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脑出血18例,脑梗塞82例,年龄36~89岁,平均61.25±11岁,全部患者经头颅CT和MRI确诊,均为第一次发病,神志清楚,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康复组和对照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及物理因子、运动作业等康复治疗,康复组入院后,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由护士及家属协助完成良肢位的摆放,并监督维持,而对照组并不要求严格的床上良姿位的摆放。

1.3 良肢位摆放的方法

1.3.1 仰卧位:患者头置枕头上,枕头高度要适当,患侧肩部垫一软枕,使患侧上肢高于肩部,使肩胛骨向前突,防止肩关节半脱位;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部及膝部下各垫一小枕,使髋、膝于屈曲位,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在足底放一硬枕保持踝关节于中立位,防止垂足、趾屈内翻的发生。

1.3.2 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患者头置于枕上,患侧肩胛骨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手指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下面垫一枕头。背部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健侧上肢可自由放置。

1.3.3 健侧卧位:患侧肩关节屈曲90度,下面用枕头支持,肘关节伸直,腕关节稍伸展,拇指外展,四指伸展位,健侧上肢可自由摆放,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放一个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

1.3.4 床上坐位:髋关节保持90度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保持躯干伸展,保持双上肢伸展放在床前桌上,最好臀下垫一软垫,双膝稍屈曲,膝下垫软枕,患侧足底踏一沙袋,使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1.3.5 轮椅坐位:在轮椅靠背处垫一块木板,使病人躯干保持伸展,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垫后方,双上肢伸展位放在轮椅前桌上,或稍屈曲放于轮椅扶手上,前臂旋前,手指伸展,髋膝关节屈曲90度,双脚平踏于轮椅脚踏上。

各种卧位采取循环交替的方式进行,脑梗塞病在发病后第二天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采取床上坐位,脑出血病一般在发病3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采取床上坐位。因床上坐位久坐不易维持正确姿势,病情允许后即可采取轮椅坐位。不管那种体位,均需每隔两小时变换一次体位,经常巡视病人,发现患肢摆放体位不当,应及时纠正,同时指导其陪护协助监督良肢位摆放。

2评定方法

两组病人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4周后分别进行康复评定,入院4周后的评定肌痉挛的发生情况,肌痉挛评定的方法参照缪鸿石主编的《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3]。最后将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

经过4个星期的治疗和良肢位摆放,康复组发生肌痉挛5例,对照组发生肌痉挛12例,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经x2检验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1),康复组优胜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4讨论

脑卒中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功能障碍是肢体的偏瘫,肢体功能的康复基本是在3个月以内,特别是最初的几周恢复最快。研究表明,95%的上下肢功能恢复到平台期需要6~10周和4~11周[1]。在肢体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由于康复意识的缺乏或是康复方法的不当而导致的“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给患者的功能康复造成严重的障碍。超早期的康复观点认为中风后的康复可以在起病后24~72小时内开展,这样可以将并发症降到最低限度,但是早期的康复处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是不安全的,甚至是冒险的[1]。所以,大家在寻求安全有效而康复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良肢位的保持是脑卒中软瘫期的重要治疗手段[5]。本文通过早期对患者进行良肢位的摆放与保持,发现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两组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良肢位的摆放应贯穿在脑卒中起病和恢复的全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M]. 第二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74~806.

[2] 李慧英,蒋初明,闫建新.早期康复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7,12,7.

[3] 缪鸿石主编.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4~17.

[4] 余兑生编译.康复医学评价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41~79.

[5] 王桂荣,杨凤翔,陈艳红,王成秀.脑卒中痉挛期患者良肢位的保持[J].中国康复,2004,19(2):111~112.

论文作者:马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探讨良肢位对防治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的影响论文_马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