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仍然是真正的黄金吗?“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比较与分析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金砖国家”还是真金吗?——“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比较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砖论文,国家论文,真金论文,经济增长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砖国家”经济怎么了?

      “金砖四国”这个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Jim O'Neill)于2001年首先提出来的①。它来源于英文BRICs一词,即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组合。由于“BRICs”的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相似,又由于这四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引人注目,因而被称为“金砖四国”。2003年10月,美国高盛公司资深经济学家威尔森(Dominic Wilson)发表了一篇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之路》的论文。该论文指出,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剧烈变化,世界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②。

      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会晤,形成了“金砖四国”机制。2010年12月,“金砖四国”决定吸纳南非加入“金砖四国”机制,形成了“金砖国家”(BRICS)。

      但是,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衰退性的冲击。除了中国还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外,“金砖国家”的其他四个国家的经济似乎风光不再。即使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008年以来,“金砖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如表1、表3所示。

      

      

      

      表1表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比较高和比较稳定的增长率,最高和最低增长率只相差2.4个百分点。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2009—2011年表现较好,但2008年和2012年增长率不到4%。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的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幅度比较大,但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2010年以后表现稳定。

      表2表明,“金砖国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较低,巴西的通货膨胀率其次,南非的通货膨胀率再其次,俄罗斯和印度的通货膨胀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印度,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一直徘徊在10%左右的水平上。

      表3表明,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的对外贸易情况良好,中国的贸易顺差最大,俄罗斯的贸易顺差其次,巴西的贸易顺差最小。印度和南非则一直存在贸易逆差,其中印度存在着较高的贸易逆差。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3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BRICS经济同时放缓?它们经济的放缓仅仅是周期性或结构性的问题,还是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具有某种更深远的意味?③

      笔者认为,“金砖国家”的经济波动是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化通过“金砖国家”内部的结构性问题所导致的。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激化。美国金融危机通过导致其他国家金融机构损失以及导致其他国家出口减少的途径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刚刚告一段落,2011年希腊、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又爆发政府债务危机,并导致欧洲国家经济衰退。欧洲国家的经济衰退同样通过导致其他国家出口减少的途径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俄罗斯是石油等初级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巴西是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南非也是各种矿产品的重要出口国,世界经济的衰退通过对初级产品需求减少的途径对它们出口的数量和价格均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巴西不仅出口铁矿石和石油等初级产品,而且还出口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南非不仅出口矿产品,还出口黄金钻石等产品,它们受到的冲击要缓和一点。而俄罗斯则由于依赖石油、天然气等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大的少数初级产品的出口,它受到的冲击要强烈一点。实际上,中国工业制品的出口和印度服务外包的出口同样也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中国依靠大规模的政府支出而印度依靠高比重的内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或缓和了外部经济的冲击,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没有出现负数。

      虽然在2008年以来“金砖国家”的经济难以保持以往那么高的增长率,但是“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仍然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2009年到2012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2.8%、2.5%、1.8%、2.8%④,欧元区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4.4%、2.0%、1.4%、-0.6%,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5.5%、4.7%、-0.6%、2.0%,其他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2.1%、4.5%、2.6%、1.4%⑤。但是,“金砖国家”通货膨胀情况则劣于大多数发达国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巴西、南非的经济已经逐渐走向稳定,但俄罗斯和印度经济还存在隐患。俄罗斯经济的忧虑之处是:在紧接着美国金融危机而来的欧洲政府债务危机的影响下,俄罗斯产值增长率已经连续7个季度趋向下降,2012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三季度各个季度的产值增长率分别是5.3%、3.1%、2.4%、1.7%、0.6%、0.2%、-0.1%⑥。印度经济的忧虑之处是:由于印度长期存在对外贸易逆差,加上2013年5月以后国际资本大量流出印度,印度卢比对美元的汇率从2013年5月2日的53.7355卢比/美元贬值到8月30日的66.5742卢比/美元,贬值幅度达到23.89%⑦。后来,印度政府不得不通过降低印度居民对外直接投资限额、禁止以向海外汇款方式在境外购买房子、禁止进口金币、禁止免税进口平板电视等严厉的政策才使卢比汇率稳定下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仅凭借“金砖国家”经济近年表现不佳就断言“金砖国家”成色不足或者增长动力不足显然为时过早。要对“金砖国家”未来长期的经济发展前景做出判断,有必要认真和深入地比较和分析“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

      “金砖国家”社会需求拉动力量的比较和分析

      经济学的教科书从来没有将社会需求视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经济学家看来,需求对产值的影响是短期现象,供给对产值的影响才是长期现象。由于经济增长的分析属于长期分析,因而需求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但是,如果不考虑社会需求的因素,很难解释许多富裕的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这些发达国家具备了经济学教科书所提到的各种经济增长的源泉,如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雄厚的物质资本、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但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状态。

      显然,没有社会需求就不会有社会供给。从这个角度看,社会需求仍然构成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笔者认为,可以将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称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将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称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一个国家的社会需求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内部需求是指这个国家内部所形成的需求,它主要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外部需求是指别的国家对这个国家物品和服务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内部需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生活方式的变化所产生的需求,如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房子、游艇的需求等;另一个因素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所产生的需求,如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产生的人们对电脑的需求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需求等。

      从人均收入提高导致的社会需求的增加这个方面来看,“金砖国家”具有巨大的动力。表4说明了“金砖国家”2012年的人口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从表4可以看到,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分别是世界第一、第二、第五、第九、第二十四人口大国。但是,这五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照汇率方法计算在世界上列86、141、46、58、75位,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在世界上列93、131、55、78、81位。这种强烈的反差意味着“金砖国家”具有人口众多和物质生活水平低下两个特点,也就意味着“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社会需求的强大的拉动力量。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金砖国家”将会持续激发出巨大的社会需求,从而拉动它们经济的增长。

      在这个方面,中国和印度的情况尤为明显。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列世界86位,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列世界141位,它们具有更强的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特别是印度,不仅物质生活水平低下,而且社会基础设施落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可以设想,只要中国或者印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美国的1/4,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美国。

      另外,从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新的社会需求这个角度看,虽然“金砖国家”不是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但一旦技术创新被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它们同样可以与技术创新国家分享由此带来的社会需求增加的机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计算机技术不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的联想公司在2012年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又如,现代通讯技术不是中国发明的,第二代通讯技术中国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第三代通讯技术中国开始跟进,但第四代通讯技术中国则成为了引领者,中国公司已经可以给国内外客户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G服务。

      “金砖国家”的经济不仅将被内部需求所拉动,而且还将被外部需求所拉动,这种外部需求的拉动力量取决于“金砖国家”物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俄罗斯、巴西和南非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国际自然资源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俄罗斯天然气资源、铁矿石资源和森林资源居世界第一,煤炭资源居世界第二,石油资源世界第七,另外还拥有丰富的铜、铅、钾、镍等矿产资源。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咖啡、可可、柑橘、蔗糖等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另外,巴西还拥有储量很大、质地很好的多种矿种,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上第四矿产大国,是世界黄金和钻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另外,南非地理位置优越,好望角是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运输通道之一。由于自然资源是可枯竭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俄罗斯、巴西和南非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将给它们带来巨额的财富。

      

      中国和印度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凭借着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的产值于2010年超过美国,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一位。另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有可能从原来低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转变为高素质的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延续着在制造业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印度则凭借着某些特定领域人力资本的积累,在软件业、医药业取得突破和长足的发展。印度成为软件和外包服务的出口大国,其中软件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

      当然,“金砖国家”物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也将面临着考验。俄罗斯、巴西和南非面临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出口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的经济的不稳定。由于自然资源价格受世界经济影响很大,自然资源价格上升,给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带来经济繁荣。但是,在自然资源价格下降的时候,往往会导致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经济的衰退。中国面临的问题是:随着劳动者工资水平的上升,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正在消失。如果中国不能成功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有可能陷入停滞。印度面临的问题是:尽管印度在若干个领域取得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由于印度依赖于石油等自然资源的进口,印度长期存在对外贸易逆差。如果印度不改变这种情况,将对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社会需求的拉动力量。如果能够解决社会供给问题,“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景将令世界瞩目。

      “金砖国家”科学技术推动力量的比较和分析

      如果说社会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能,那么使经济增长成为现实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所导致的生产能力的提高。因此,如果将社会需求看做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那么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科学技术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源泉。判断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状况,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科学技术水平,这是存量的概念;二是科学技术进步,这是流量的概念。但是,流量的不断积累,就会形成新的存量。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水平是指一个国家在各个经济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这是一个很难具体度量和精确比较的指标。笔者认为,在“金砖国家”内部,整体科学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是俄罗斯,其次是中国、巴西、南非、印度。但是,“金砖国家”中各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均落后于主要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

      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科学技术进步则是一个可以度量的指标,它通常可以用研究与开发(R & D)支出与国际专利的申请数量来反映。根据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资料,中国、俄罗斯和南非的R & D支出与R & D支出最多的美国、日本和德国比较情况如表5所示。

      

      表5的数据是以购买力平价方法进行折算的。由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没有提供巴西和印度的统计资料,表5只列举了“金砖国家”中的中国、俄罗斯和南非的R & D支出情况。从表5可以看到,2000年以来,中国与俄罗斯R & D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高的,中国的R & D支出已经在2010年超越了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另外,在2012年,美国、日本、德国R & D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77%、3.39%、2.88%,中国、俄罗斯和南非则分别为1.84%、1.09%、0.87%⑧,这表明中国、俄罗斯和南非R & D支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R & D支出只反映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情况,没有反映研究与开发的产出情况。虽然一般来说投入越大产出越大,但产出并不是必然越大,这里还涉及R & D支出的效率问题。要分析研究与开发的产出,可以考察国际专利的申请数量。按照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解释,国际专利(patent)是一种应用性的创新,它必须是现行技术领域的一种新的知识。当然,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也只是从一个角度反映研究与开发的产出情况,它不能全面反映研究与开发的产出情况。

      根据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资料,国际专利(The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申请数量最多的5个国家以及“金砖国家”申请国际专利的情况如表6和表7所示。

      表6表明,2010年以来,中国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以远快于美国、日本、德国的速度增加。到2012年,中国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与居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相比只有一步之遥。

      表7表明,“金砖国家”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四个国家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增长不快,这从一个角度说明“金砖国家”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四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不快,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四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另外,在2012年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3家公司中,中国中兴公司以3906件居第一位,日本索尼公司以2951件居第二位,中国华为公司以2001件居第三位。但是,在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50家公司中,中国仍然只有2家,日本有20家,美国有10家,德国有5家,而印度、俄罗斯和巴西没有公司位于其中。

      

      

      在2012年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10所大学中,中国北京大学以92件居第十位,居第一到第六位以及第九位的是美国大学,居第八位的是韩国大学。在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50所大学中,中国只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所大学,美国有26所大学,日本和韩国各有6所大学,印度有1所大学,而俄罗斯和巴西没有大学位于其中。

      在2012年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5所研究机构中,中国有2所机构分别居第四和第五位,法国机构居第一和第三位,德国机构居第二位。在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50所研究机构中,中国有3所机构,韩国有7所机构,德国、法国、日本各3所机构,印度1所机构,而俄罗斯和巴西没有机构位于其中⑨。

      上述数据表明,美国技术创新集中在大学,日本技术创新集中在公司,韩国作为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崭露头角。虽然中国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金砖国家”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创新能力还不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金砖国家”中进行比较,俄罗斯科学技术水平最高,中国科学技术进步最快。与科学技术处于领先水平的发达国比较,虽然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比较显著,但从总体来看“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金砖国家”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必须在科学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金砖国家”资本积累推动力量的比较和分析

      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物质资本曾经被认为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兴产业产生所导致的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成为比物质资本积累更重要的经济增长的源泉。

      首先来分析物质资本的积累。在“金砖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物质资本都曾经是它们经济增长最主要的障碍。但是到了今天,如果说印度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物质资本,那么物质资本已经不是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经济增长的障碍了。表8说明了“金砖国家”2010年以来总资本形成增长情况。

      在表8中,列举了3个最发达的国家作为参照国家。从表8可以看到,“金砖国家”总资本形成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它们的总资本形成分别以平均超过和接近20%的速度在增长。由此可见,“金砖国家”的物质资本在迅速积累。

      应该指出,“金砖国家”工业化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在“金砖国家”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俄罗斯很早就建立起发达的重工业,它的能源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俄罗斯的产业发展不均衡,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不过近年来,俄罗斯的农业有所发展,粮食已经自给有余可以出口。

      

      巴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巴西已经形成了均衡的产业体系,农业、畜牧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比较均衡。但是,巴西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度比较高,外国资本在许多产业都占据主导地位,外国资本的流向对巴西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再其次。中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体系,其中制造业尤为突出,没有什么类型的工业制品是中国制造不出来的。由于中国走的是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开始发展的道路,较好地解决了第一人口大国的就业问题。但是,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弱点已经开始显现,中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南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之后。南非的支柱产业是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旅游业,南非的采矿技术比较先进。但是,南非的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存在比较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

      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最低。印度同样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是印度产业的亮点是服务业,尽管印度的工业化程度较低,但印度的软件业、国际商务、金融业比较发达。印度是第二人口大国,而且人口的年龄较轻。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种“人口红利”,印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业问题,人口则有可能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负担。

      另外,长期以来困扰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就是外汇储备不足,因而难以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或紧缺的自然资源来推进经济的发展。表9说明了“金砖国家”外汇储备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除了南非以外,“金砖国家”的外汇储备十分充足,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的外汇储备更为充足,这样就为它们长期的经济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其次来分析人力资本的积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已经超越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源泉。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培训、医疗。特别是高等教育,它在人力资本积累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表10说明了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情况。由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没有提供印度和南非的统计资料,这里主要是将中国、俄罗斯、巴西与美国、日本、德国相比较。

      

      

      美国、德国、俄罗斯是高等教育传统强国,在18世纪,当中国人还是私塾读着“之乎者也”的时候,它们的国人已经在高等学校接受数学、物理和化学的近代科学教育。日本的高等教育是在19世纪初期开始追赶上来的,也迅速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因此,它们都是人力资本大国,劳动者的素质比较高。

      从表10可以看到,从25岁~64岁年龄段的人口来看,中国和巴西与这些国家相比具有巨大的差距。但是从25岁~34岁年龄段的人口来看,中国和巴西与这些国家相比差距有所缩小。这意味着“金砖国家”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年长者相比更多的年轻者受到高等教育,它们的人力资本在不断积累。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只是数量指标,高等教育还存在质量的差异,但质量的差异是很难用统计数据体现的。

      然而,应该指出,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严重低估了中国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情况。中国在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曾经对中国受高等教育的情况进行了精确的统计。据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25岁~64岁年龄段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占该年龄段人口9.68%,25岁~34岁年龄段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该年龄段人口17.95%⑩。这说明中国与发达国家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差距迅速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从比例来看,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与发达国家具有很大的差距。但从数量来看,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它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没有提供印度的相关数据,从印度统计部门也查阅不到相关的数据,但是某些数据可以反映印度高等教育的情况。根据印度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1年,印度适龄人口的识字率为73.00%,男性为80.90%,女性为64.60%。但是在2010年,印度高等学校本专科入学人数为15706377人(11)。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识字率为95%,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入学人数为10241669人(12)。从与中国相比较可以看到,印度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尽管印度的文盲率远高于中国,但是印度高等学校入学人数多于中国。印度的现代服务业正是依靠这些高素质的劳动者才发展起来的,印度的人力资本也在迅速积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金砖国家”的物质资本积累在迅速积累,在物质资本的数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明显差距。另外,“金砖国家”人力资本也在迅速积累,中国、巴西、南非、印度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俄罗斯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则没有明显差距。

      “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

      不论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还是推动力量,在没有实现以前都只是经济增长的潜力。前面所分析的“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和推动力量是已经实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它预示着“金砖国家”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

      “金砖国家”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可以从经济增长的规模和经济增长水平两个方面来分析。经济增长规模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经济增长水平可以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由于世界银行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即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下面用国民总收入的指标进行分析。

      表11和表12分别列举了世界银行公布的2012年以汇率方法和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居前10位的国家以及南非的国民总收入数据。

      

      

      从经济增长的规模来看,“金砖国家”中的中国和印度无疑是最具有经济增长潜力国家。中国和印度是第一和第二人口大国,而且已经实现了经济起飞。即使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正在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经济规模继续扩大是明显的趋势。特别是中国,如果说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印度相当的话,那么正如前面的分析所表明的,中国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物质资本积累方面快于印度。

      如果以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美国高盛公司在2003年所作的预测过于保守了。中国和美国2000—2012年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0.6%和1.7%(13)。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时期而假定未来年平均产值增长率降低到7%,美国经济进入复苏时期而假定未来年平均产值增长率提高到3%,那么中国的国民总收入将大约于2020年超越美国。印度的国民总收入已经在2012年超越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2000—2012年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4.8%、1.1%、1.1%、3.7%(14),如果考虑到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将未来年平均产值增长率分别假定为5.0%、2.0%、2.0%、4.0%,那么俄罗斯的国民总收入在2020年将超越德国,巴西的国民总收入在2020年超越法国。这就是说,以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到2020年,世界上最大的10个经济体依次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德国、巴西、法国、英国、意大利。最初的“金砖四国”分别居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位。

      如果以汇率的方法估算,美国高盛公司在2003年所作的预测同样过于保守。如果以各个国家2000—2012年共12年年平均产值增长率为基础,考虑到各个国家经济调整情况,将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巴西、意大利、印度、俄罗斯2012年以后年平均产值增长率假定为7.0%、3.0%、2.0%、2.0%、2.0%、4.0%、2.0%、7.0%、5.0%,同时假定不利于“金砖国家”的货币汇率不变,那么在20年后的2032年中国的国民总收入将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这就是说,以汇率方法估算,到2032年,世界上最大的10个经济体依次是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德国、巴西、俄罗斯、法国、英国、意大利。最初的“金砖四国”分别居第一、第四、第六和第七位。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相对较快的国家货币汇率将相对趋向于升值,这意味着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间很有可能会提前到来。

      当然,上面的预测是经济增长规模的预测,如果要进行经济发展水平的预测,那么在“金砖国家”内部,目前经济增长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俄罗斯、巴西、南非、中国、印度,除了中国可能很快超越南非以外,这个格局在未来10年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如果将“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的格局在未来10年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目前的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是“金砖国家”中的俄罗斯和巴西将会进入到中等富裕国家的行列。

      由此可见,“金砖国家”是正在发展之中的国家,但是它们又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它们未来在世界经济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Jim O'Neill,Building Better Global Economic BRICs,Goldman Sachs,Global Economics Papers No.66,November 30,2001,http://www.goldmansachs.com/our-thinking.

      ②Dominic Wilson and Roopa Purushothaman,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Goldman Sachs,Global Economics Papers No.99,1st October 2003,http://www.goldmansachs.com/our-thinking.

      ③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2013,p 41,http://www.imf.org.

      ④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U.S.Economic Accounts,http://www.bea.gov.

      ⑤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April 2013,p.149,http://www.imf.org.

      ⑥俄罗斯的产值是指农业、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产值。俄罗斯产值数据引自Bank of Russia,Statistics,http://www.cbr.ru。

      ⑦Reserve Bank of India,Database,http://www.rbi.org.in.

      ⑧OECD,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http://stats.oecd.org.

      ⑨WIPO,PCT Yearly Review,2013,http://ipstatsdb.wipo.org.

      ⑩(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http://www.stats.gov.cn。

      (11)India Ministry of Statistics and Programme Implementation,Statistics Year Book India 2014,http://www.mospi.nic.in

      (13)(14)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http://www.worldbank.org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金砖国家仍然是真正的黄金吗?“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比较与分析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