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及施工技术论文_李凯

探析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及施工技术论文_李凯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的基础设施,是智能建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将从综合布线的特点和应用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综合布线;智能化;施工技术

前言:

建筑智能化在不断发展完善,高新技术不断推出,智能控制水平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其实质是信息产业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其建设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前期的设计过程,显得十分重要

一、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网络

作为建筑信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综合布线的设计影响着建筑的通信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智能化布线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的工作核心。建筑智能化布线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架桥、管线的安装都存在一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合理的智能化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1.1理论概述

智能建筑是指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体系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下掌控、运作,这种运作模式不仅能为居民用户提供一个信息便捷、功能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还能增强建筑技术的社会价值。2006年,智能建筑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项目,其系统功能设计理念已被广泛推崇。智能化综合布线是现代建筑通讯安装的主要手段。通过综合布线,为大楼提供了基础信息传播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传递、管理和控制,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1.2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由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六个部分构成,作为控制整体建筑工程的集控中心,该系统必须连接建筑工程所有运行系统。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系统拥有非常强的翻译能力,能够将不同类型的传导数据(图像、图片、语音、视频、符号)等信息翻译成可用信息。

同时,系统会采用标准型号的集成光缆、管理设备,只有这样,才能统一规划,设定信号连接点,依照功能模块的现实需要,制定同轴电缆、双绞线或光缆介质系统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案。

1.3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一)兼容性。兼容性指的是系统完全处理独立的位置,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因此可以对多个系统进行适用。可以采用统一的传输介质、适配器、交连设备等等,有效的将语音和数据的综合信号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能够解决建筑物中存在各种信号的兼容心的问题,使得在维护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

(二)开放性。综合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因此目前在我国安装的过程中有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因此可按统一标准与各种设备相匹配,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我国综合布线在智能化布线方面的使用。系统的开放性又使其具有可扩充性,在需升级扩容或更新改造时,采用简单的跳线就能够使得系统从新的安装。

(三)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的是高品质的材料,在连接方式上采用的是标准化的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的是点端接,因此任何故障都不会一想到其他位置的运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均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二、综合布线的组成和设计

2.1工作区:智能建筑的通信网络有若干各工作区,每个工作区与通信系统相连,终端连接设备是信号连接点,用电线电缆、网络跳线和适配器组成。子系统信息集成度要低于通信系统,所以在信号传输时,工作区的信号常被转换成压缩文件进行传输。

2.2水平主干子系统:该系统与负责为各楼层用户、配置间提供通信信号,与通信主线相连,同样以终端设备为传输载体。同时,水平主干线需采用非屏蔽、屏蔽双绞线连接各电信设备,也可以选择光缆。

2.3干线子系统:该系统是垂直布线的,因为是智能建筑的主要通信干道,所以干线子系统使用的通信电线必须耐磨、柔韧度强、延展性好,能够连接所有工作区的子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铜揽或多芯光缆是干线子系统最佳选择,它不仅能够连接各中电信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端口,还能将配线间的设备分层、分级的组织起来,形成单独的线路网络。

2.4设备间:设备间的布线结构复杂,因为是整座建筑通信网络的管理中枢,所以该区间的布线系统必须区分好功能模块,依靠信号的强弱、信息的繁简程度,捋顺电缆,并将每个子系统接线,汇集到集控设备上。

2.5管理区:管理区的通信系统由水平、垂直两部分线路组成,因为要连接服务设备、互联设备、服务设备,所以,该区间的布线、配线必须要精心设计。首先,分析各子系统的管理设备数量、电信设备数量,根据它们的结构布局,设定布设线路;其次,依靠线路的交互能力,将通信系统分为若干模块,并对每个模块的配线体系进行针对性功能设计;最后,使用配线架、跳线板,将电路变成一个集控中心,使其在满足配置要求和连接原则的情况下,完成通信任务。

2.6建筑群干线子系统:智能建筑的通信网络应向外延伸,与其他建筑形成信号交互网,除无线信号传导之外,为建筑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建筑还需引申出多条连接电线电缆,与周边建筑的通信终端设备相连接,形成线路网络。

三、实际施工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3.1电源需求

在每个工作区内应预留交流电源插座(5孔)一组,使用功率可按1 kW计算;在主配线间及楼层配线间内预留交流电源插座组(4-5个独立或组合插座)一处,使用功率可按 1.6 kW 计算。系统设备用电要有可靠的交流电源供电,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需要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并考虑备用电源。

3.2系统防火/防水要求

所有线缆均为阻燃线缆,敷线后使用防火材料有效封闭地板洞;在易燃的区域和大楼竖井内没有用钢管保护的电缆或光缆,应采用防火和防毒的电缆;壁挂设备后应附防火背板。

3.3系统抗电磁干扰要求

所有设备间、配线间以及竖井内金属构件均应可靠接地,在主/楼层配线间预留接地端子,接地电阻≤1Ω。关键的网络设备的数据连线上串接防雷防浪涌电压的网络保护器。

所有线缆均封闭于镀锌金属线槽内以屏蔽电磁干扰,弱电金属线槽的敷设应与强电线槽保持一定间距,最低不小于 30 cm。

3.4投资特性

布线初期,设计者应根据通信网络的投资计划,制定完整的布线方案,并结合布线标准、功能要求等内容,初步估计电线电缆、服务设备、端口等构成元件的使用量。同时,要最大限度降低重复、反复线路的使用率,做到布线简化、功能完整、设计合理。

综合布线性能价格比。综合布线可以使通信网络的应用效果更强,拥有更多信号处理、连接、传导功能,因为要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布线设置为依托的通信网络,在功能设计上必须拥有非常好的能动特征。只有这样,通信网络才能根据用户工作需求变化、设备布置变化,合理安排配线、服务终端、通信设备等装置。由此可见,光纤和UTP混合综合布线方式,可解决诸如多媒体的传输和用户对宽带的需求。传统布线和综合布线的性能价格比的曲线。

结束语: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性强,作业强度密集。线路种类繁多,对智能控制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综合考虑声控、光控、手动控制、自动监控等一系列的工控设备与技术。因此,从工程的系统定位、设计、具体的技术要求细节、专业的布线施工标准以及最终的系统测试等环节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探讨随着建筑监管的不断完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设计和施工将得到施工单位的更加重视,为建筑优化和人们生活带去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梁裕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技术”课程的建设 华章[J]2011年8期

[2] 董青锋 综合布线设计要领 中国新通信[J]2014年15期

[3] 韦芳 墙面看不见线路的综合布线设计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11年1期

[4] 戴彤 浅谈智能化小区综合布线设计 中国房地产业[J]2011年9期

论文作者:李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探析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及施工技术论文_李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