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疗效分析论文_曾佑斌

衡阳市衡阳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200

【摘 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2 月至2016 年2 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半月板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0)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91.65±8.37 分,对照组为75.26±10.59 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67 %,对照组为80.00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rthroscopic surgery on meniscus injury in knee joint. Collected in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our hospital of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jury of knee joint meniscus,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the control group(n = 30)received total resection of the meniscal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n = 30)under arthroscopy surgery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knee joint function,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Lysholm score of the group was 91.65 plus or minus 8.37,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26-10.59,P< 0.05. The optimal rate of treatment was 96.67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00 %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under the arthroscop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knee meniscus injury,plays a positive role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knee joint motion function,and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security is good,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arthroscope;The knee joint. Meniscus injury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一种骨科的常见疾病,其在青少年和中青年中较为多见,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可导致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改变,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半月板全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常用术式,但是临床应用发现,手术对患者的关节损伤较大[1],术后易出现关节粘连、僵硬等并发症,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已经在临床上外科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我院采用关节镜下手术进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临床治疗,并与传统半月板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2 月至2016 年2 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半月板全切除术进行治疗,30 例患者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13 例,年龄22~57 岁,平均年龄36.18±5.94 岁,病程2 个月~1 年,平均病程5.74±1.95 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21~58 岁,平均年龄36.57±6.23 岁,病程1 个月~1 年,平均病程5.33±1.84 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膝关节镜下手术进行治疗,即手术取平卧位,硬膜外麻醉,于患者大腿处放置气囊止血带,将生理盐水置入患侧膝关节外侧上方的关节腔中,于胫骨三角间隙处做手术切口,将30 °膝关节镜置入,依次对患者膝关节病灶部位进行探查,按照“髌骨关节部位→髌上囊区域→外侧间室→内侧间室→后内间室→髁间窝区→后外间室”的顺序进行探查[2],而后使用探针对半月板损伤的类型和实际损伤部位进行探查,依据患者半月板损伤的类型和部位选择部分切除术或修补术进行治疗,修补术主要采用自内向外法对红白区或红区的纵裂伤部位进行缝合,部分切除术使用兰钳、刨刀将损伤的半月板切除,直至患者关节腔的半月板获得满意紧致效果,而后对切除的半月板创面进行修复,常规冲洗关节腔,缝合手术切口。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半月板全切术进行治疗,术后两组患者的手术关节部位均用棉垫包裹,局部应用弹力绷带,术后第2 d,可以进行股四头肌的功能训练,并隔一天进行一次膝关节的屈伸训练,术后依据患者恢复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活动训练,强度不宜过大。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使用Lysholm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膝关节功能越优。治疗效果评价,优: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正常;良: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的运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存在轻微的疼痛感;可:治疗后患者膝关节暂时性恢复活动能力,但是维系时间较短;差: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的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仍明显受限。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治疗前后的Lysholm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解剖结构中最为复杂的关节机构,半月板损伤可导致患者膝关节的静力稳定性变差[3],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膝关节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半月板全切术是临床上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传统方法,但是为传统方法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患者恢复慢,难以满足患者对外科手术的需求。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一方面有效的减少了手术创伤,提高了术后预后效果,同时通过腔镜技术,可以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关节镜下手术可有效提高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并发症少,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治疗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春辉,杨东,杨琳.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2):53-54.

[2]赵树杰.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18):3657-3658.

[3]贺侃松,邓德礼,肖立军,等.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163-164.

论文作者:曾佑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疗效分析论文_曾佑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