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关系到2001年资本市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_资本市场论文

解决关系到2001年资本市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_资本市场论文

2001年事关资本市场发展大局的重大课题将得到解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事论文,资本市场论文,大局论文,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宏观经济谨慎乐观地前瞻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也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预期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2002年经济增长达到8%,止跌回稳的情况下,2001年的经济增长有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首先,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国有企业在2000年实现利润将超过2000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目前国有企业发展态势良好,2001年可能继续处在快速发展的通道上。其次,2001年我国将加入WTO,外资流入估计会有相当比重的增加。第三,民间投资需求已经有所恢复。最后,2001年中央政府还将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是,2001年的经济增长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突出的因素有二:一是外部环境污染的不确定。今年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有可能低于去年,这意味着我国的外部需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二是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仍显不足。

总的看,积极因素要多于消极因素。我们对今年的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2001年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低于2000年,但是,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将提高增长的质量。

入世,我们多年的夙愿即将实现

人民币在资本与金融项目下实现可自由兑换前,中国资本市场不会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外资冲击。当然,入世在投资者的心理上,在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上必然会产生一些影响。

入世使得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是更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和震撼前所未有的,有些情况甚至是预料不到的。然而,入世并不等于立即敞开国门,任由境外势力在经济是对我们渗透和侵入。市场的开放,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开放是逐步进行的,不可能一夜之间完成,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市场开放也不是毫无保留的。根据我国与美欧达成的协议,我们的资本市场开放也是有限度的,另外,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的条件下(预计至少还需要五年才能实现),境外资本的进出受到限制。所以,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存在遭受像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东南亚及他国家所受到的沉重打击。

市场将开始朝着成熟的方向在迈进

随着“市场化”措施的落实,2001年的资本市场将在发展中开始朝着成熟的方向迈进。具体表现是:机构投资者必将得到超常规发展。开放式基金将投入实质性运作,保险基金在扩大间接入市资金比例的基础上,最终将取得直接入市资格,而成为资本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证券市场的办法已经初步拟定,讨论修改后将会实施,社保基金将在年内如期进入证券市场,而成为资本市场中的超级机构投资者。中外合作证券市场基金的试点工作也将展开,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使投资主体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理性投资理念初露端倪。将引导广大投资者对发展前景好的优质上市公司,进行相对较长的投资。

而伴随股票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个人股票抵押贷款将可能成为现实,加上股票交易成本的下降,整个股市的流动性必将得到提高。

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退出机制将伴随着二板市场的推出,而在二板市场上实现。同时主板市场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也会在市场的推动下,最终得以建立,这将是一个包括破产、摘牌、资产重组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预计会有不幸处以摘牌的上市公司出现,而在市场上产生“杀一儆百”的效应。那些无望重组面临摘牌的劣质公司将市场所遗弃。

二板市场(创业板)将正式启动

尽管到现在,各层人士对二板设立的意见还没有统一,但主要争论的是什么时间设立的问题,而不是要不得要设立的问题。我们分析最终赞成尽早设立的将占上风,预计2001年中国的二板市场将在深圳正式启动。

二板市场的启动,将为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空前广阔的融资渠道和发展空间,对民营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为风险投资创造了退出渠道。必将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产生深远影响。二板市场的启动,必须会使人们联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主板市场的资金是否会公流到二板市场上?我们的结论是,二板市场在资金面上对主板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更多的可能是投资者心理上的压力。

首先,由于二板市场是个高风险的市场,所以真正能参与二板市场交易的投资者毕竟有限。也即现在主板市场上的投资者有很大一部分无法或不会参与二板市场投资。其次,而且二板市场的特点(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决定了其最初规模不可能太大。再次,资本市场上的资金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动态增加的。

应该特别指出,二板市场的制度设计决定了其市场的风险性会远远高于主板市场,要求投资者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投资者在进入二板市场之前要审慎考虑。对管理层来说,也决不是一开了之,开市之后其监管任务比主板市场有过之面无不及。

二板市场的风险将远远高于主板市场,这一点足以让理性投资者望而却步,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对应的法则,长远看投资于二板市场的平均预期收益水平也会高于主板市场。为确保创业板成功启动,证监会及交易所会优先选择资质条件好的企业上市,可以预计将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将高于人们的预期,也就使得来自于上市公司的风险会有所减少。应该指出创业板的风险是多方位的,比如摘牌,上市开盘价过高导致股价后续疲软、原始投资者集中变现出逃、二级市场暴涨暴光跌等,都要引起投资者足够重视。但是,由于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更能够代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十年后的今天,也许中国的“微软”、“思科”就出在创业板,到那时也不乏股价涨幅超过百倍的上市公司。所以,创业板决不仅仅是冒险家的乐园,它同样能让长期投资者取得丰硕成果,最大的赢家仍将是非理性投资者莫属。

国有股减持出现重大进展

国有股减持是中国资本市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要完成的任务。在近两年试点的基础上,我们有理由估计2001年的国有股减持工作,在保持市场稳定,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将出现重大进展,包括可能出台指导减持规范性操作的细则和规定,并有较多的上市公司实施国有股减持。国有股减持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不言而喻,更主要的是对投资者心理上造成的压力。历来被投资者视作洪水猛兽,需要指出的是,国有股减持并非就是国有股全部立即变现,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有退也有进,有减股也会有增持,减持后所形成的社保基金也将有相当部分回流到资本市场。另外,有关部门在减持方案的设计时,会首先考虑市场的承受力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市场稳定发展大局出发,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采取适当的方式,稳健妥善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股市将保持较快的扩容速度

截止到2000年12月21日,我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5363亿元人民币,加上国家股、法人股等未流通股(按当前市场流通价计算)市价总值为47080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GDP的50%。但是,12月21日美国思科(CISCO)公司(在NASDAQ上市)的市值为279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159亿元),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规模差距显而易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仍将是2001年的主旋律,股市新股扩容将在2000年的基础继续扩大,股票供给压力依然存在,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能够有机会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其中,将有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较多的金融企业发行上市。

同时,有资格的既有上市公司将继续通过增发和配股进行融资。

资金供给能够满足市场要求

股票供给增加的同时,资金供给也能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增量资金主要来源于:开放式基金的推出;保险基金和社保基金的间接入市以及直接入市;证券公司的增资扩股,包括发行上市;随着股票发行价格的市场化,一级市场收益率将逐步下降,在一级市场得到锻炼的部分,新投资者将尝试着进入二级市场,其中包括一些机构投资者,一、二级市场资金结构扭曲的现象有望得到改善,一部分资金会流向二级市场,新入市的资金也会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在一、二级市场得以较合理的配置;中外合作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也会逐步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居民储蓄的增长额中也将继续保持一定的比例分流到资本市场。

股指期货创新问题引起关注

随着入世的实现,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整体实力的增强,股票市场投资品种单一的功能性缺陷将进一步凸现。市场推出股指期货,为大资金运作提供规避和锁定风险的工具,以及推出信用交易实现融资融券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呼声会再度响起。但是衍生品种具有风险放大的负面作用,鉴于稳定发展的考虑,以及技术的限制,估计2001个内不会推出。

标签:;  ;  ;  ;  ;  

解决关系到2001年资本市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_资本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