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题出版若干特征的思考论文

对主题出版若干特征的思考论文

对主题出版若干特征的思考

张来胜

摘 要 主题出版业已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个热点关键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细致地分析了主题出版的特征,即历史性、现实性、规定性、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如何做好主题出版工作,包括主题出版的策划规律和策划要领,从而为迎接未来新的挑战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主题出版;主题出版;特征思考

主题出版一般定义为“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就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1]。主题出版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解决时代的实际问题的出版,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对于主题出版,笔者也对其属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 主题出版的特征

1.1 主题出版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主题出版几乎伴随着我们党的整个历史。从建党之初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书籍的出版,再到改革开放指后我国出版行业的一系列出版活动,这些都可以看作主题出版的雏形,但尚未形成出版行业的集体共识。自2003 年开始,总署每年都会确定一个出版的主题,实施主题出版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界坚持以主题出版为抓手,围绕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重大活动、事件等,推出了大量的优秀出版物。

对于出版社来讲,绝不可以在主题出版方面缺席或者是一种弱存在;对于编辑出版人来讲,要想成为时代的优秀编辑,不可能不从事主题出版。当下,党和国家对主题出版加大了扶持的力度,全国各类出版单位也积极主动地开展多种实践活动,由过去被动的完成任务式地策划各种不接地气的出版物,开始向主动策划面向市场的主题出版物转变。大家逐渐意识到主题出版物也可以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出版物,都在思考并尝试如何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创新,策划出“有意思”“有市场”“有意义”的主题出版类图书。

1.2 主题出版的规定性

于殿利(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道:“不要一说主题出版就是说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领导同志的讲话,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和文明的演进多角度挖掘选题资源,这些都是主题出版的范围,可以成系统,分板块。”[2]主题出版不仅具有现代出版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还具有以下一系列特征:

1)导向性的特征:主题出版实际上就是国家出版,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反映了时代、民族的需要,题材重大、任务明确,同时又具有公益性。

到了元朝时期,钧窑窑口已近不再烧制,不过值得幸运的是禹州窑钧瓷的烧制技术在别的产瓷区保存下来,这应该是禹州窑窑工逃避战乱往南迁徙中把钧红瓷技术也一并带走。景德镇从宋朝开始就烧制钧红瓷,到南宋烧制技术已非常成熟,烧制技术一直延续到今天。

3)时效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围绕主题活动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间和阶段。主题出版选题一般要求当年完成,如果出现延误,其效果无疑将会大打折扣,经济效益也无从得到保证。因此,重点选题要由领导亲自抓,配备精干力量,以工期倒推的方式加以推进,确保按时保质出版。同时,主题出版不同于那些昙花一现的选题,以连续出版为特征,可以长期做下去。

除对申请书进行评审之外,二审专家组的另一任务是在评审结束后将各领域的相对资助率进行综合,平衡各研究领域的资助力度。

3.锅中入油烧热,放入备好的所有材料一同翻炒均匀,调入盐、胡椒粉、白醋、辣椒油炒匀,淋入香油,起锅盛入盘中即可。

4)学术性的特征:主题出版首先是学术出版,是在扎实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做到研究、出版和传播的结合,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主题出版要以学术的角度切入主题思潮,需要紧扣时代命题,稳住心态,以提高主题图书质量为生命线,提高原创能力,杜绝粗制滥造,要推出一批优秀的作品。

6)全媒体出版的特征:主题出版的出版形态逐渐多样化,呈现出多种媒体形式综合的特点。这些形式往往具有即时、接地气的特点,增强了出版物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如:2019 年1 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它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各教育的创新探索。

1.3 主题出版的规律性

主题出版的规律性就是揭示主题出版内在运行规律与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主题出版如何走向成功的道路和方法。打造成功的主题出版产品,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思考:一要创新选题内容和表现形式。内容是图书生产的核心。要实现出版内容、形式的创新,实现体裁、题材的发展,实现表现形式的创新,增强出版的感染力。二要重视宣传发行。主题出版物一旦推出,借力营销是重要的营销宣传思路。

2 如何做好主题出版工作

2.1 主题出版的策划规律

在当前国家更加重视主题出版、主题出版物呈现出向畅销书和常销书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出版单位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及创新:

5)市场性的特征:作为一种出版行为,主题出版和新闻的主题宣传之间不能画等号。主题出版不仅仅是责任,也是一个市场,而且是最大、最持久的市场。主题出版是政治任务,也是市场的需求,反映的是国家之需、民族之需和时代之需。

首先,要超前思考、准确策划,找准主题。党和国家的重大主题活动,是主题出版选题集中出现的高峰时期,想让自己运作的选题能够在众多的选题中“鹤立鸡群”,就一定要充分准备,未雨绸缪;同时,还要争取利用大数据来搜集市场上同类选题的情况,做到选材独特,针对特定的受众主体,彰显自身的特色。主题出版的内涵更丰富,更具有穿透力。具有多少策划含量是决定一本主题出版物能够受到市场欢迎,而非在书架和办公桌上做摆设的关键。

第13题文理科相同,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以及两向量共线的坐标关系;第14题文科考查抽样方法,理科考查导数的计算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第15题文科考查线性规划的简单应用,理科考查余弦函数的性质和函数的零点概念;第16题文科考查函数的性质奇偶性,理科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难度中等偏上。

3)权威性:主题出版图书,尤其是理论性比较强的时政类图书,一定要力求作者是专业领域内的优秀乃至权威学者。如果作者水平很一般甚至比较差,图书质量自然无法得到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落空。同时,基于对主题出版内容的驾驭,也要组建一支具有权威性的编辑队伍。

2)独特性:创新是主题出版的永恒主题。选题内容要具有独特性,表现形式要具有多样性,推出各种有针对性的主题图书。策划理念上由理论性、学术性向通俗化、大众化转变,推动主题图书多元衍生转化,让丰富的内容通过丰富的载体得到丰富的呈现。

4)整合性:出版理念要创新,要拓展新视野、形成新理念、探索新路径,要善于将资源整合化。优秀的图书,要有好的选题策划,权威的、认真严谨的作者,优秀的文案编校人员,头脑中有想法的装帧设计人员,乃至优秀的营销人员,所有人齐心协力,才能使做出来的书脱颖而出。

2.2 主题出版的策划要领

1)政策性:出版单位的领导要了解国家层面的各项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握主题出版的“风向标”,加强对作品政治性内容以及整体基调、格调、品位把关。

2)主题性的特征:任何主题出版物都必须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主题出版就重在“主题”:关系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事项,如“中国梦”等;涉及全球贸易和投资市场融合发展的重大事项,如“一带一路”等;配合重大活动挖掘历史题材的作品,如建党、建国、建军周年纪念活动等;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如“5·12”汶川大地震等。

其次,要立足传统,发挥自身的优势,细致规划。可以说,每个出版单位都有自身的地缘区位优势、作者群体和专业编辑队伍。如果无视自身的基础,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范围,冒险深入陌生的领域去策划主题出版选题,往往会事倍功半,推出的产品得不到市场的响应,有时甚至会很危险。出版社要有专业的出版团队,以保障主题图书的品质;要重视培养团队的政治觉悟、理论修养和专业修养;要确保重点主题出版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再次,注意媒体互动与跨媒体出版。出版是头,推广是尾,必须紧密衔接。题材形式多种多样,传播形式也多样化。另外还要借助党和国家举办的重大活动推广主题出版图书,营造市场声势,并且要加强整合资源。

3 出版业面临的两大挑战

一是读者差异化的阅读需求造成的内容生产的新挑战。出版定位需要细分。二是新媒体飞速发展所造成的内容和技术结合的新挑战,出版需要引入新技术、新媒体。面对新的挑战,我们不能临时抱佛脚,而是要从现在开始,逐渐开始新的探索,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动主题出版工作再上新台阶。

自然流产是指妊娠不满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胚胎或胎儿因某种原因(非人工方法)自动脱离母体并排出而无生命现象的妊娠终止,不包括人工流产和异位妊娠[1]。近年来国外学者将连续3次或以上的自然流产称为复发性流产,等同于习惯性流产。也有人将复发性流产的概念定义为连续2次或以上的自然流产[2]。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45例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4 结语

总之,要做好主题出版,不仅需要全面地掌握主题出版的概念,了解主题出版的历史和其主要类型,掌握主题出版的特征和策划的技巧,还要懂得主题出版的多媒体出版形式与营销推广。未来主题出版是否能成为出版业的核心出版业务,将直接影响和改变出版业的生态政治环境。我们应积极参与,把主题出版做出规模、做出品牌、做出效益,为人民出书、为时代出书、为市场出书。

基于边缘检测的分割方法是通过相邻像素之间的特征的改变来获得不同区域之间的边缘,边缘点的判断依据是检测点的本身和与它相邻的点,具体包括局部微分算子,例如:Roberts梯度算子、Soble梯度算子和Canny算子,面对不同的超声图像,有着不同的算子、通过不同的手段来检查这些边缘点。

参考文献

[1]施晨露.主题出版物如何诞生“爆款”[N].解放日报,2018-8-16.

[2]主题出版要不断回应时代课题 上海书展首次举办主题出版高端论坛[EB/OL].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5/nw38613/u21aw1046597.html.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44-0143-02

作者简介: 张来胜,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标签:;  ;  ;  

对主题出版若干特征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