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院系信息宣传员队伍建设刍议论文_杨丹旎

新时代高校院系信息宣传员队伍建设刍议论文_杨丹旎

杨丹旎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党政办公室

摘要:本文以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为例,从分析宣传信息员队伍现状入手,在队伍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高校院系新闻宣传工作。本文指出建设一支思想敏锐、素质过硬、求实创新、战斗力强的信息宣传员队伍是做好"讲好外院故事、传播外院声音"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二级学院;宣传工作;队伍建设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学院作为高校的一线阵地和基层单位是高校宣传媒体的主力。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下文简称"外语学院")党委一直努力探索,聚各方之力构建"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其中,建设一支思想敏锐、素质过硬、求实创新、战斗力强的宣传信息员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学院宣传信息员队伍现状及问题

目前外语学院的信息宣传员工作队伍,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指学院直接撰写、编辑、审核发布稿件的师生,主要包括学院信息宣传员队伍、各党支部宣传委员、学生会宣传推广中心、团委宣传部等学生力量等,是外语学院信息宣传工作的核心力量。其中学院信息宣传员队伍由各系、所、科研平台、机关科室及直属单位的20余名兼职信息宣传员组成。

外语学院信息宣传员队伍总体来说,素质良好、运行稳定,能够较好完成信息宣传任务,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学院宣传力量较为分散,没有得到充分整合,职责有待细化,尤其是学生方面,没有整合建立一支学生信息员队伍,而学生信息员以本科生为主,硕士的力量有待挖掘。第二、投稿的积极性有待加强,稿件时效性差,尤其是系所讲座、党支部层面的新闻。师生的投稿意识有待加强,系所新闻止步于发在自己的平台上,而不主动往学院网站、公众号报送,国际交流新闻需要翻译而不是直接由专人来写,英文网站的时效因此大打折扣。第三、信息员的专业素养、稿件的质量层次不齐,尤其缺少清晰、精彩的新闻图片。第三、经费保障不足,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队伍活力有待进一步激活。此外,自媒体门槛低监管难度大,外语学院师生境外交流频繁对师生意识形态方面的监控和防范措施很难做到及时和全面等,这些都造成了外语学院宣传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

二、学院宣传信息员队伍提升策略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整个宣传思想队伍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为全体宣传干部锐意进娶开拓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指明了方向。院系的宣传信息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贯彻落实好中央文件精神,将其纳入学院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整合各方之力构建"大宣传"格局,加强领导、壮大队伍,健全机制。

1.明确任务,认清形势,科学谋划新闻宣传工作布局

以"内塑精神、外塑形象"为主要任务,外语学院信息宣传队伍致力于充分利用学院中英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手段,积极发挥学院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通过宣传挖掘学院改革发展进程,宣传报道学术论坛、学生活动、理论专题教育学习、工会活动、重大事件、庆典仪式等充分展示学院改革发展成果,让师生及时了解学院动态,从而引导全院师生坚定"四个自信",为学院改革、发展、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更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这一原则。学院党委应将宣传思想工作提升至战略高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坚强的组织后盾。例如,成立宣传领导小组,明确各级责任人职责,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整体部署,组织研判问题,构建配齐激励、培训、经费保障等体制。同时,也要注重与校内外主流媒体建立渠道,与社会媒体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学院的影响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强化人才储备,加强培养使用,构建新闻宣传工作大格局

当今价值取向多元化、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网络时代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这些问题都给高校院系新闻宣传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

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信息宣传员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牢守"意识形态"底线,把握前进的大方向,保持清醒、站稳立场,引导舆论。还需要有敏锐洞察力、扎实的专业素养,高度的责任心、职业认同感和执行力。为此,学院党委应该统筹经费壮大培养队伍,强化组织训练,例如邀请校内外专家定期举办撰稿、拍摄等培训,并且通过层级审核把关、及时给与反馈在实践中加强训练。

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首先要重视人才吸纳工作,调动多方人力、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有梯度、层次合理、战斗力强的系统人才库。充分发挥学生主力军的作用,覆盖到各个系所、专业、班级和党支部等,让新闻触角深入到学院各个细节角落。同时,明确职责、分级负责,以确保队伍高效运转,报送渠道畅通。要提高人才准入门槛,并且注重用心投入打造精英团队,注重培育一批综合素质强的骨干通讯员,并充分发挥其领军作用。

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从挖掘储备、培训锻炼、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入手,配套管理、激励、经费保障等制度,打造分级负责、科学规范的全链条工作机制。(1)规范审核发布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要求审稿人在把好"文字关"的同时抓好意识形态、保密审查等环节。(2)配齐激励机制,分类进行绩效考核,安排专人做好统计登记工作,教师信息员可以结合年终测评进行考核鼓励、学生信息员可以与评奖评优挂钩。实行稿酬制度,利用物质奖励、评奖评优、宣传典型等形式进一步激发活力。(3)保障经费。学院应该设置宣传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壮大提升队伍战斗力、定期升级设备等。(4)多方发动,构建部门联动机制。遇到重要新闻线索,各部门应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报备,学院给与人员、技术支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临时组建专题小分队。

3.挖掘新闻特色,凝练品牌,开拓新闻宣传工作新视野

内容是宣传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学院的宣传工作要处理好官方媒体的严肃性和受众需求多样性的关系。在坚持主旋律的前提下,除了要保障日常的新闻报道、通知公告等,还应凸显学院办学特色、凝练品牌,树立典型,提高学科声誉和国内外影响力。

以重大事件为契机提升学院知名度。学院重要事件主要指具有学院层面影响的各类事件,包括大型国际会议,大型活动,对学院发展和形象树立有影响的各类获奖、项目获批,所、科室、学院推出的有一定影响面的改革举措、阶段性成果等。以外语学院90周年纪念大会为例,学院多渠道发布形式多样的信息,推介学院的成绩和亮点,在广大校友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应定期召开宣传员工作会议,进行选题策划,也应该鼓励各单位设立课题,充分利用理论或实践成果,从而提升学院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崛起,对于学院信息宣传员来说是挑战更是飞速成长的机遇。面对后起之秀,学院网站网作为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语学院网站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不少探索,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英文网站的更新时效性欠缺等。建设好网站和新媒体平台,需要信息员不断学习更新新本领,也需要学院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资源、实现信息内容、干部队伍、技术手段、平台管理等共融互通,推动学院媒体深度融合永葆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叶皓. 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4):1-7.

[2] 裴欢. 新时代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若干思考[J]. 管理观察,2018(32):129-130.

[3]黄国春. 高校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的难题与对策[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01):121-124.

[4]孔建华,张国磊. 新常态下高校构建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实践路径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16(05):182-186.

论文作者:杨丹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新时代高校院系信息宣传员队伍建设刍议论文_杨丹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