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之我见论文_吴钩 付许香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之我见论文_吴钩 付许香

湖北省沙市第五中学 434000

摘 要: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新课程改革,一个成功的学校管理团队应该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和运筹帷幄的教育谋略,既要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找好自己的定位,积极主动地应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深刻变革;又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找到抓手,选择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必须分项目、分阶段、由点及面地稳步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课改下 高中 管理 实践 思考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它的必要性毋庸置疑。新课改也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但是,与新课改相应的配套体系是不是很完善,评价制度如何统一,新课改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具体操作等问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探究。

一、新课改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背景思考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大方向。它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它注重于对人的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

在此大背景下,目前高中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至少三个方面矛盾:

1.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与当前高考背景下的实际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存在矛盾。其中新课程改革是直指学生全面发展的取向;而实际教学更关注高考的需要。这一矛盾,有其根源性、体制性。

2.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现实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即传统的授课模式之间的冲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体现了时代要求的品质,更加关注学生对文化的探究与理解,对过程的重视超过对结果的重视。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学校一系列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必须向新课程改革目标迈进;另一方面,仍不能脱离于高考体制之外,这最终形成学校课程运行的认同模式。这种模式将学校教育过程定位于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一种程式化的“输入——产生”式运行轨迹,有模式化、统一化的痕迹,教师的备、教、辅、改、批等环节仍需落实。因为它对高考是行之有效的,是被许多学生、家长认可、接受的。这二者之间,一个是目标要求,必须前行;一个是现实需求,有实际价值,故存在着一种冲突。

3.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内涵发展要求,与学校现实中的文化之间有矛盾。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内涵发展,要求学校形成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现实中,学校许多青年教师,受原有教育思想的影响,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的培训远未迅速跟上,无法立即适应这种内涵发展的节奏;而部分中年骨干教师,由于中学阶段目标压力大,教育教学存在周期性、教学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当前人事制度改革未跟上、学校物质方面的激励有局限等,因而出现了工作的“高原区”,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这使得学校的工作在向深层发展中,遇到了困难。

二、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1.明确目标。学校在达到一定层次后,今后向什么方面前进,这都是学校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新课改要求,学校适时提出了“二次创业”的目标,即走内涵发展道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尤其是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学校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运作。

2.策略方面。抓住“两块阵地”,即班主任队伍建设和教研组、备课组学科建设。

(1)队伍打造,理念引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整个教育教学层面上,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完善学校自主教育理念”的思想,这是引领学校一切工作的理论基础。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石,形成“自主育德、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管理”的自主教育模式。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坚持长期的培训,将学校提出的“学问以人品支撑,业绩靠人文奠基”这一思想内化为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细则去实践。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即“爱字当头,严在其中”成为学校进行学生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探索新的评价方式,去激励班主任创造新的业绩。①建立“副班主任”制度。这一策略,一方面是为了在实践中培养后备班主任队伍,以解决学校班主任后继乏人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减轻了现任班主任的压力和工作负担,对学校的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②建立班级周反馈系统。每周对班级教情、学情进行调研、诊断并及时反馈,确保班级协调发展。③建立年级核心小组专题会议制度。通过以上诸多管理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了班主任工作一条线,使班主任队伍有了新的生机,学校校风、学风有了进一步保障。

(3)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①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倡导的原则是传承与发扬。新课程改革并不是要将现在的教学程序全部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对课堂的要求是18字方针:参与广、互动强、学味浓、快节奏、大容量、巧落实②在指导学生学法上,我们倡导:慧从静中生,巧从练中来。在常规教学中不断创新。备:备课的新要求即备课需有原理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这一知识三段论的统一。教:教案如剧本,教程要优化。批:批改作业的几大功能,要引入情感这一要素。辅:学法辅导,心理引导,分层落实。考:考试命题这一关键要落实,考卷的命题要进行培训(原则与技巧)。考试分诊断型、检验型和选择型。

3.以集备为抓手。

(1)解决学情、班情这一问题,制定适合本班情况的“班纲”。这是进行集备的基础。

(2)形成备课平台,解决“通案”问题,即教案在统一的要求之下,老师应该有自己的创新和观点并制定符合班情的“班纲”,最终形成“个案”。

(3)以智慧共享,培养同行如友、和谐共进的教研组文化。开展“创建友好合作型、教学科研型”班级、教研组达标活动。

4.建立教学及时反馈系统。

(1)采用变终端评价为过程性动态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新办法,确保教学过程扎实有效。

(2)形成周反馈系统运作体制,变重评价为及时、快速、准确提供信息,为教师提供教学信息,促进教学相长。

(3)加强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与帮助。

5.目标凝聚。

(1)以目标凝聚的方式,团结大家。

(2)以目标唤起处于职业倦怠感的教职工的热情,以目标激活倦怠细胞。

总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中课改,既不能流于形式,又要脚踏实地,坚持质量标准。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完善,确保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论文作者:吴钩 付许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之我见论文_吴钩 付许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