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研究论文_仪梦瑶

非理性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研究论文_仪梦瑶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 要:提及人类本质问题,大多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中学生在这一层面更是如此。目前,纯粹的理性与非理性相分离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应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非理性因素价值存在的研究更为关注。本论文从非理性因素概述、非理性因素与中学语文教学中潜在价值联系以及推动非理性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现路径三个方面进行阐明其价值。

关键词:非理性因素 中学语文教学 价值

在新课改以及两会的背景下,尊师重教、品德修养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了全社会关注。谈到非理性因素,并非弱化理性因素的作用,而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发挥着作用,运用马克思辩证法的观点来说,是辩证统一的,是矛盾统一的过程。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教学,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教,还有学生的学,教学活动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创生的过程,非理性因素在教学中起着联动、衔接、强化、重塑等关键作用,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必须合理利用非理性因素,善于发挥非理性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一、非理性因素与中学语文教学中潜在价值联系

教学中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人的认知结构的潜能、直觉等层次,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同个体心理结构和认知结构相联系的意志、欲望、情感、情绪、灵感、顿悟等内在要素的总和。初中语文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非理性因素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展开等方面影响着教学的实施与展开。

1.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初中语文这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中,非理性因素一般发挥的都是潜在的、隐性的作用。面对初中生这一群体,教学目的也不简单的只是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也必须涉及到非理性因素的参与,能够更好地使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非理性因素在教学中的参与也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有利因素。

2.达?芬奇认为“好人的天生的欲望是知识”,所以说,人的求知、求善、求真的欲望程度与教学发展是相联系的,欲望越强烈在一定程度上愈会加强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愈会让人的能力得到更好的迸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非理性因素在教学目标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是非理性因素所独具有的内在驱动力在教学方面发挥作用;意志、欲望、情感、情绪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行为目标和行为过程具有价值引领的作用,从而成为推动、激励认识主体主动克服困难、挑战认知、能力发展的极限的动力或者刺激条件。同时,爱因斯坦认为,要得到普遍的基本规律“只有通过那种以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以非逻辑出现的直觉、顿悟、灵感(牛顿万有引力)等会对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的促进作用而显示出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非理性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1.培养积极的非理性因素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个体在获得认识的过程中离不开直觉、灵感、意志、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而这些因素并非是“永恒的真理”,因为非理性因素对实践活动的调控有正向与负向之分,也就是说非理性因素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是两面性的。面对非理性因素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进而发挥直觉、欲望、灵感、意志的正向作用,抑制它们的负向作用。因此,要积极利用非理性因素的正面效应,尽可能地克服其局限性。

培养积极的非理性因素可以上升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目标,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所获得知识的价值。因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中的情意不应该被看成是获取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手段,而其本身就应该是教学目标构成中的重要方面。

2.充分利用多种课堂教学效应。课堂教学过程是很灵活多变的,所以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也越来越重视。教师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效应,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去小学进行了一项实验,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这些人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实际上,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意选的,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谎言何以成真?实际上不难发现,“期望”发生了重要作用,罗森塔尔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权威性,老师对他的话深信不疑,从而对学生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这种期望传递到学生身上,提高了自信和对自己要求的标准。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重视、被夸奖,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孩子心理产生满足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所以,罗森塔尔效应提醒我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条件,换一种眼光,可能有不一样的答案。

参考文献

[1]王世堪 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版。

[2]潘玉峰 赵藴华 课堂教学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年。

[3]苏春景 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4]娄立志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论文作者:仪梦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非理性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研究论文_仪梦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