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_王连勇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水务局 山东省 德州市 253500

摘要:各级水利部门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程就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其实施的目的是使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饮水水质不达标、水量和水压不足、供水保证率低等饮水不安全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使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改善,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从某区饮水工程建设现状出发,对其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着重对工程的建后管理提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

1工程概况

某区19.43万农村人口中,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5.81万人,若从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方面衡量评估,全区仍有10.67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分布在全区14个乡镇135个村883个自然村中,饮水不安全户数达31674户。其中,饮用高铁、高锰的有0.64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1.36万人,饮用污染严重未经任何处理的地下水的有1.03万人,水量不达标的有1.11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有0.85万人,饮用未经处理的郁类及超郁类地表水的有8.63万人。该区饮水工程如图1所示。

2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分析

2.1工程技术方面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淤干旱山区降水稀少、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集蓄难度大。于绝大多数湖区村附近水含铁、锰,水质差,水量少,取水距离远。盂资江水污染严重,直接饮用提灌资江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村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得不到保障。榆部分地区受水源型与水质型以及工程型缺水的多重困扰,饮水问题累积难解。虞饮水工程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区境内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点多面广困难重重,特别是高扬程灌区饮水工程的复杂性超出一般工程,建设任务艰巨、资金需求大、缺口多,仅靠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问题,但市、区配套却投入力度不大,使得这些地区的饮水问题积重难返,长期存在不能解决。愚农村供水保障体系不健全,集中式供水工程少,自来水普及率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差距很大。

2.2建设管理方面问题

该区人饮安全工程施工管理机构不健全,对于权责的分化不清晰,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率低下,不能形成统一的合力;建设和管理秩序混乱,技术力量相对不足,使得工程规划不规范,质量得不到保证,建设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个别工程制定的建设管理规章制度与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管理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性人才短缺,使建设管理和技术管理水平落后。

2.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运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开拓经营、强化管理的理念不强;受益区群众缺乏水是商品的意识,认识不到位,水费征收难度较大;工程建后管理滞后,缺乏管理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造成工程不能正常运转,不能自我发展壮大;受益区群众经济基础薄弱,致使成本加正常利润水价不能一次性到位。从工程的水价执行情况来看,大多数工程制水成本为2.30耀2.50元/m3,但运行水价却为2.00耀2.30元/m3。由于水费标准低,征收的水费只能勉强维持工程简单运行,农村供水工程电价执行标准现基本为农村照明用电电价0.585元/度,随着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物价、人员工资等上涨因素的影响,对农村供水工程的水价和工程运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许多工程已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多数工程没有建立和完善水厂化验室和水质检测机构,所以机构、人员、仪器设备和经费(特别是维修经费)难以完全落实,使得水质检验能力及检验情况不能完全满足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要求,对农村供水工程的长期良性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质量控制措施

3.1严把工程设计关

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前提条件就是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对切实可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制定。为此,该区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站把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放在首位,将工作扎实做好。并按照总体规划及供水实际现状,对年度计划及年度实施方案及时制定上报,从而做到早运筹、早行动。水利部门与建设部门、人饮安全、项目所在乡镇及水厂负责同志多次对设计方案进行会商和审查,与区域供水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做好衔接,明确所有输、配水管道的线路、管材的选定、施工标段的划分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站带领设计部门多次对供水管网现状进行调查,全面摸清现状,本着“投资省、方案优、操作性强、效益高”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水源状况有针对性地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使供水系统布局合理,并合村镇有关建设规划;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尽量满足管道埋设要求,避免急转弯、较大的起伏及穿越不良地质地段,减少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尽量保证施工、运行和维修方便。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范围广,管网的口径多,地形地貌复杂,因此,只有设计工作做细做实,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3.2严把工程材料关

全面检验管材和施工质量的一道关键工序就是管道压力试验。规范要求每公里管道施工完毕后即应组织进行管道压力试验。请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供水服务公司派员参加施工单位组织进行的试验,试验合格后在相关打压试验记录上签字确认。在管材通水冲洗消毒后,应进行水质化验,可对管材的卫生性能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有效检验。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为避免麻烦,在整个管网都铺设后才进行打压试验,这样施工对管材质量的控制是很不利的,没有做到对管材质量进行早期检验,一旦管材质量有问题,此时管道已全部铺设下去,会造成较大的施工损失。另外,若不及时进行打压试验,还会造成在没有对管材进行充分检验的情况下,先行支付部分材料款,一旦管材质量出现问题,追回损失将变得非常被动。管道压力试验如图2所示。

3.3严把工程运行关

在项目竣工以后,需要对其运行进行全面的管理,需要依托现有的供水体制,根据区域供水及工程所在乡镇的情况实行分级管理,做到产权明晰,管护到位。与区域供水相衔接的计量水表以下的新建、改建镇村管网的资产,由工程所在地万人以上供水水厂(含万人的供水水厂)的区级千吨万人供水公司管理;万人以下的水厂由乡镇政府管理,负责工程的运行维护工作。各乡镇集体所有的供水企业作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供水单位具体负责工程的试运行,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在整个管网系统试运行前,对管网的末梢水均应进行抽样并做水质全面分析试验,投入试运行72h后,定点测量管网中的供水流量和水压,在水量、水压、水质合格后进入试运行观察期,观察期间按供水管理要求作好各项观测记录和水质检验。本工程管网运行观测情况反映,项目达到工程设计目标,管网运行正常,控制使用方便,回填土施工质量良好,未发生明显的下沉现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其建设长期而艰巨,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动力,以发展壮大供水产业为方向,以保障人民饮水安全为目的,只有加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才能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成为一项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富民工程。

参考文献

[1]王佩珍.加强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初探[J].民营科技,2013(5):90~91.

[2]郭德良.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低碳世界,2014(1):45~46.

[3]曾凡江.如何因地制宜设计农村人饮安全工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9):23~24.

论文作者:王连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_王连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