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部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柏宗红

敦化市官地镇中心卫生院 吉林 敦化 133722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部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输液患者计9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47)与采用护理干预实验组(n=47),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住院部输液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可维持其心理状态的稳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住院患者;输液;心理特征;护理干预

输液质量能够直接反应出医院服务的质量,为此在输液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就住院输液患者来看,由于长期用药,且不少药物存在一定的刺激性,所以在输液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皮肤、血管等受损,可能引发并发症,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另外受住院的影响,患者本身也可能存在焦虑、恐慌的不良情绪,护理的配合度不高,为此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护理服务,进一步减轻患者输液中的不适,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1]。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与采用护理干预方案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输液患者计9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47)与采用护理干预实验组(n=47)。对照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19~72岁,均数(38.42±3.51)岁,实验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20~75岁,均数(38.18±3.44)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已经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方案。实验组则采用护理干预方案,按照输液前、中、后三个阶段开展护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输液前护理干预,为患者创设良好的输液环境,对病房内温度需要设定为22~26℃,湿度以55~60%为宜,并定期开窗通风,维持空气流通。同时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做好对输液药物、输液方式等的讲解,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讲解输液的目的、输液的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尽可能打消患者所存在的顾虑。(2)输液中护理,在穿刺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并做好对药物的核对工作,保证操作熟练,进针准确,轻柔,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2]。在输液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恐慌心理,需要做好安抚工作,让患者保持放松,并转身避开针头,以改善其不良情绪。在输液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巡查工作,观察患者输液不良反应,并及时发现液体是否药输完,确保可及时换药。在输液的过程中做好保暖措施,并使用热毛巾热敷输液管,确保将其加温至人体温度,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疼痛、不适,控制好输液的速度,如果出现异常,立刻停止输液。(3)输液后护理干预,输液完成后,及时拔针,动作需要轻柔,并指导患者对穿刺位置进行按压,教会其顺时针方向顺血管走向按压,按压时间设定为3~5min。并要求患者在输液完成后保持体位5~10min,耐心解答患者所存在的疑惑,并做好穿刺位置是否出血的检查,让患者能够放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SAS)与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处理,设定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住院患者由于对住院环境陌生,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负性情绪,再加上住院患者病情普遍较为严重,故更容易出现对疾病的担忧。而输液由于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故患者在等候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恐慌心理,且可能出现对穿刺的恐惧,再加上护理人员并非时刻陪同,故在输液快要完成时,也会担心无人换药。还有部分患者担心输液人员的操作不当而导致反复穿刺,也可能出现对输液不良反应的担忧,这些都会加重患者的思想包袱。针对住院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在输液的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思想包袱,为其提供更为良好的输液体验[3]。而从本次所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来看,通过输液前干预,可为患者创设良好的环境,并提高其对输液的认知,有利于提高其舒适度并减轻其恐慌,输液时严格操作,并做好巡查,加强对患者的保暖,控制好输液速度,则可保障穿刺的成功率,并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配合输液后干预,则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本次研究中,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护理方案效果理想。综上所述,住院输液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负性情绪,故在输液前后均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以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安全感。

参考文献:

[1]杨文娟. 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6):225-226.

[2]陈雅玲. 骨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2):159-162.

[3]王淑珍. 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及效果[J]. 心理医生, 2017, 23(3):205-206.

论文作者:柏宗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住院部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柏宗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