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质护理服务中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论文_乔瑞华,陈立新

乔瑞华 陈立新(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辽宁沈阳 110024)

【摘要】目的 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选择6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三级医院12个普外科病房,将护士以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为主要指标等因素分为N0~N4五个技术级对病人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并将实施前后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后护士自身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结论 通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体现护士价值,实现医院发展与护士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分层管理 全责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205-02

2010年卫生部提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对医院的护理质量要求。优质护理是指对于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在进行护理服务中注重礼貌、礼仪、礼节,讲究仪表、言谈,执行规范操作[1]。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使得护理工作范围扩大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以前的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无论工作经验如何,学历高低,均从事打针、发药等技术含量相同的工作,使护理人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从而使护理人员失去继续进步的信心和勇气。长此以往,将造成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2]。因此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6月份选择6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三级医院为研究对象,每所医院选择2个普外科病房为试点开展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每个病房床位35~4O张。护士14~16名,12个病区护士175名,各病区床护比不少于1:0.40。其中在职研究生2名,本科89名,大专77名,中专7名。职称:副主任护师9名,主管护师35名, 护师59名,护士72名。对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前后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 将护士以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为主要指标,与护士职称体系有机结合,同时参考护士的工作年限与学历水平等因素分为N0~N4五个技术级:① N0级 全日制护理专业毕业,未取得或已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但仍处于试用期的护理人员。经过医院相应的岗前和岗位培训并考试合格,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能完成本岗位护理工作;② N1级 完成N0级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注册护士,能独立完成病情较轻病人的护理工作,能熟练执行各项基础护理工作;③ N2级 完成N1级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在所在科室工作3年以上,能完成病情较重病人的护理;④ N3级 完成N2级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获得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注册护士,能承担组织危重病人抢救、临床带教、临床科研、专科护理指导及病房管理等工作。专科护士原则上由N3及以上层级担任;⑤N4级 完成N3级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获得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注册护士,能完成疑难、危重患者专科护理,承担护理咨询、全院护理会诊、专科指导及护理研究等工作。

1.2.2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 各层级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上一层级护士对下一层级护士负责,最终形成逐级负责、环环相扣的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各级责任护士对所分管的患者全面负责,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心理支持、治疗、康复和健康指导等,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效果由病区护士长和专职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检查。

1.2.3 制定考核细则,完善评价标准 医院根据各科室各岗位职责及特点制定各层级护士考核的长效机制,同时将日常质量考核与年度绩效考评、职称晋升、年度评优奖惩等相挂钩。要求科护士长在年终结合考核细则,对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评,并向护理部反馈,护理部层级管理小组予督查、考核,并审批下一年度的层级护士,保证整体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1.2.4 制订层级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方案 按照护理人员 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绩效分配系数,施行绩效工资,即薪酬与岗位绩效挂钩,绩效考核侧重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如:护理工作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程度等,在不同的岗位,护理人员的薪酬不同,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结合。同时护理部也针对不同护理岗位的特点、风险及护理人员的能力等情况,制定了绩效-薪酬管理办法。对于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护理人员,每月发放层级激励奖。

1.2.5 完善专科护理管理 各科室护理单位结合各自科室的需要及临床护理工作特点制定《专科工作指引》、《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专科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岗位工作流程》等,使各项护理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1.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 SPSS11.5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资料用x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2 效果

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前后出院患者满意度及护士自身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

2.1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见表1)

2.2 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提高(见表1)

表1 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前后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将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使护理人员在结构上尽可能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 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病情,能主动发现病情变化,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在应结合各项检查指标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护理计划,低年资的下级护士在实施护理措施必须要有高年资或其上一层级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另外,高级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超值服务,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3.2 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是对传统的管理观念的改革 由过去的以提供者为导向转变为以病人为导向,重视病人满意度,缩小了病人期望服务质量与病人实际感受质量之间的差距,相对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3.3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护理队伍的培养,促进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层级管理明确了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有利于护理人员的培养。年轻护士具有良好的工作热情,精力充沛。在排班上新老搭配,使年轻护士各班次均得到上一级护士的工作指导和心理支持,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护理安全,保证护理质量。而高年资护士在管理、教学、科研方面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3.4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开展有助于形成激励机制,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最大化整合。护理人员的不同层级设置,不仅仅参考职称、学历等内容,还包括通过年度绩效考核等综合能力指标进行多维度考核。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年资低、学历高的护士可以凭临床护理能力提升到高层级的位置,同样,资历老、技术职称高的高年资护士,年度考核未达标者,给予高职低聘,在护理队伍中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氛围,真正实现护士的自身价值。

3.5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开展有助于专科护理人才培养及成长。分层级培训及使用护士,有利于促使护士终身学习,强化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加速专科护理人才培养及成长,实现个人价值,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总之,不同年资、不同能力的护士担任不同层次的护理工作,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更加注重专科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护理队伍群体素质不断提升[3],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分层管理护理人员能降低护理成本,保证护理质量,体现护士价值,实现医院发展与护士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春英.刘森,吕媛.ADL评估量表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11,26(11):59.60.

[2]闷怡静.医院护理人员配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5—296.

[3]吕园园.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作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l2(1):25—27.

论文作者:乔瑞华,陈立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7

标签:;  ;  ;  ;  ;  ;  ;  ;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中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论文_乔瑞华,陈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