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X-12HP断路器操作箱缺陷分析及相关思考论文_许航达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云南蒙自 661100)

摘要:介绍了一起国电南自FCX-12HP型断路器操作箱缺陷,通过对操作箱回路进行理论分析以及模拟实验,找出引发断路器操作箱内部元件烧坏的原因,并试提出相应的预控方案。

关键词:操作箱;电阻;接点;继电器

前言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准确、可靠地切除发生故障的输电线路和电力设备,一般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均配置双套保护,然而各套保护均需通过一台断路器操作箱出口。断路器操作箱对断路器进行辅助操作,监视断路器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保护装置与断路器的联系和配合。断路器操作箱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保护的可靠动作,因此断路器操作箱的合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 现场情况

1.1 一次接线及相关保护配置

缺陷发生在220 kV某变电站232断路器间隔,变电站一次接线方式为内桥接线。操作机构为具有两个跳闸线圈和一个合闸线圈的断路器机构,断路器操作箱装置型号为国电南自FCX-12HP。

1.2 FCX-12HP断路器操作箱缺陷情况

FCX-12HP采用插件机箱结构型式,保护定检对其插件进行外观检查时发现12号分板手跳回路部分有严重灼烧痕迹,现场测试手分手合功能正常。对换下来的插件进一步检查时发现有2个元器件灼烧痕迹明显,其中烧糊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有粘死现象,线圈也已经烧断。

1.3 FCX-12HP断路器操作箱12号分板功能简介

12号分板主要是手动跳闸继电器(STJ)、三相跳闸继电器(1TJQ、1TJR、2TJQ、2TJR)的功能插件,原理图见图1。

STJ的线圈由KK控制开关启动励磁,其接点分别接入两组跳闸回路的A相、B相、C相,完成手动跳闸,同时送出必要的配合接点。

1TJQ、2TJQ由允许重合闸的保护开出接点启动,其接点分别接入两组跳闸回路的A相、B相、C相,完成三相跳闸,同时送出必要的配合接点。

1TJR、2TJR由不允许重合闸的保护开出接点启动,其接点分别接入两组跳闸回路的A相、B相、C相,完成三相跳闸,同时送出必要的配合接点。

在1TJR的启动端与STJ的启动端之间接入两个正向二极管,当1TJR动作时也启动STJ,实现STJ作为1TJR的后备。STJ作为1TJR的后备时,STJ动作略带延时,以保证跳闸动作信号的正确。

12分板插件原理图见图2。经对比分析,灼烧的元件是R9电阻和SJ继电器,都处在手跳回路中。

R9电阻的作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发布的《十八项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所有涉及直接跳闸的重要回路其动作功率不低于5W,R9电阻的作用是增加回路动作功率,提高回路抗干扰能力。

SJ继电器的作用。经仔细分析以及厂家确认,SJ继电器在这代插件上没有使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SJ继电器的线圈和接点都烧坏,手分手合未受影响的疑问。

2 缺陷分析

2.1 外观检查及分析

通过对12号分板外观检查及对SJ继电器进行拆解,发现SJ本身并不是发热体,而是R9电阻发热,把SJ继电器外壳烧伤。外壳受热变形挤压SJ接点,导致SJ接点出现粘死,继电器线圈也烧断。此分析与现场勘查情况相吻合。

2.2 R9电阻性能简介

R9电阻是一颗额定功率为8 W、阻值为2 kΩ的水泥电阻。水泥电阻的外侧主要是陶瓷材质,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铝(Al2O3),俗称刚玉瓷。

2.3 R9电阻发热量分析

R9阻值为2 kΩ,当手跳继通电时,如12号分板电原理图(图2)所示,C2与A36之间的电压是直流220 V,计算R9实际功率如下:

如上所述,R9为水泥电阻,其外壳主要成分为:氧化铝(Al2O3),氧化铝的比热容为600 J/(kg ℃)。用天平称得R9电阻的重量为7g,由此可以计算持续导电10 s产生的242 J热量可以使R9电阻产生的温度变化为

为了进一步验证R9电阻发热情况,笔者在温度为24 ℃的开放空间对R9电阻两端加220 V直流电。

如图3所示,当对R9电阻通电10 s,电阻温度由24.4 ℃上升为69.4 ℃。考虑到实验空间是一个开放的低温空间,非常利于电阻散热。而R9电阻实际运行在密闭的操作箱里,实际环境温度相对更高,散热性也更差,所以实际情况下的R9电阻发热更为严重,在短时间内就能烧毁相邻继电器外壳。

3 引发缺陷的原因

3.1 手跳操作失误可能引发

R9电阻位于手跳回路,当进行手跳操作的时候有电流通过R9电阻,如果操作时间过长或者短时间频繁手跳,会造成R9电阻堆积大量的热,烧毁相邻SJ继电器。

3.2 主变非电量保护动作可能引发

缺陷所在变电站的一次接线方式为内桥接线。#2主变非电量保护动作需切除缺陷所在间隔断路器,所以#2主变的非电量跳闸出口并联接在该断路器操作箱的手跳继电器(STJ)回路上,当重瓦斯保护动作时,油流冲击挡板,使接点闭合,手跳继(STJ)回路导通,R9电阻有电流流过。由于冲击挡板的油流不能立即退回,所以重瓦斯保护动作一般不会马上返回,动作持续时间长,就使得该STJ回路保持导通,R9电阻持续发热,引发烧毁SJ继电器的缺陷。

3.3 TJR永跳动作可能引发

如图4所示,在1TJR继电器的启动端与STJ继电器的启动端之间接入两个正向二极管,当1TJR动作时,略带延时后也启动STJ,实现STJ作为1TJR的后备。

因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检修人员校验保护逻辑或者做传动实验,当做出不启动重合闸永跳动作时,没有及时停止继电保护实验仪输出量,模拟的故障电流持续加入到保护装置,动作未及时返回,STJ作为TJR的后备也一直处于带电吸合状态。此时的手跳继(STJ)回路保持导通,R9电阻持续有电流流过。当这样的状况保持数十秒,或者检修人员反复的做永跳实验,引发R9电阻发热过高,烧坏相邻继电器。

4 预控建议

虽然本次缺陷没有影响到保护装置正常功能,未造成直接后果,但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假设由于相邻电阻发热,被烧坏的继电器是跳闸保持继电器(TBJ)、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等至关重要的元件,外壳受热变形挤压常开接点使其粘死或者无法闭合,就会引发断路器误动或拒动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国电南自FCX-12HP断路器操作箱属于主流设备,在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内较为常见,有必要辨识类似风险并加以管控。

为了控制缺陷,防止事故发生,笔者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管理方面:在作业指导书“外观检查”项目的要求中,增加“电阻与其他元器件应有间隙”一条,确保施工、检修人员在安装、更换插件时进行检查,使电阻与其他元器件没有直接接触。

2、技术方面:在PCB板设计、制作环节,要充分考虑元件发热问题,对于类似电阻这样的高发热元件,对其位置的布置要慎重考虑,同类元件集中布置,元件之间的间隙要足够,从设计环节控制风险。

结束语

通过对FCX-12HP型断路器操作箱内部回路进行理论分析以及模拟实验,发现继电器元件烧坏是由相邻电阻发热所引起。对相邻电阻进行成分分析、功率计算后,再通过实验佐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进一步证实了引发元件烧坏的真实原因。通过提出预控方案,可以一定程度避免类似缺陷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毛锦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二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11.

[2]钟泽章. FCX-12HP分相操作箱说明书.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02.

[3]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 国家电网,2005.

论文作者:许航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  ;  ;  ;  ;  ;  ;  ;  

FCX-12HP断路器操作箱缺陷分析及相关思考论文_许航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